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8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包括烘干仓,所述烘干仓内采用若干孔板作为隔板来构建若干竖向谷物烘干腔体、若干竖向第一风道和若干竖向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所述烘干腔体间隔并连通;在烘干运行时,所述谷物烘干腔体内的谷物顶部均设置余隙补偿模块,所述余隙补偿模块可沿着所述谷物烘干腔体的内壁上下移动;烘干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烘干腔体内,蒸发谷物水分成为暖湿气流,并通过另所述第二风道排出;或,烘干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风道进入所述烘干腔体内,蒸发谷物水分成为暖湿气流,并通过另所述第一风道排出;所述余隙补偿模块依靠自重自动补偿谷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谷物烘干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谷物是典型的颗粒型物料,在颗粒型含湿物料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干燥空气与颗粒型含湿物料之间的传热传质来实现烘干。
[0003]热回收型谷物热泵烘干装置,是谷物烘干机与热泵机组的联合装置。其中,谷物烘干机,是干燥空气与潮湿谷物进行热湿交换、夺取潮湿谷物水分的场所。热泵机组是一个热源,作为一个制冷系统,其蒸发器连续不断地从烘干机出风和/或环境空气中吸取热量,再通过冷凝器来连续不断地生产干燥空气。
[0004]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谷物烘干机,都是循环式谷物烘干机,如图1所示,在提升机的作用下,谷物干燥机底部的谷物被输送到顶部,再从顶部缓慢向下运动到底部,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谷物烘干。在每一次循环中,谷物经过烘干机腰部的“干燥段”,在干燥段里谷物表面的水分被高温干燥空气加热蒸发出来;然后,谷物进入“缓苏段”,实现水分自谷物内部向表面扩散,为下一次热风干燥阶段的到来做准备。
[0005]谷物烘干机的干燥段,就是由两张金属网板围合的竖向下粮槽和热空气的横向进出风道所组成的空间,是干燥空气的热量与潮湿谷物的水分进行“热湿交换”的场所;
[0006]在谷物干燥装置中,干燥空气与潮湿谷物的热湿交换过程,是一个在空气焓湿图上表达为“等焓”的过程,如图2中的a

b。
[0007]从图2可以得出重要结论,谷物等含湿物料干燥过程的能量特征是:干燥空气在干燥过程出口的热量(焓值)与干燥过程进口的热量(焓值)相等!
[0008]因为,在干燥装置里发生的含湿物料干燥这个“等焓”的热湿交换过程中,干燥空气降温放出显热,推动含湿物料中的水分吸热汽化,在这个过程中,干燥空气和干燥装置没有对外做功,干燥装置这个热力系统的总热量没有减少,只是部分热量从干燥空气的“显热”形式,转换成了水蒸汽的“潜热”形式。所以,对直接进行传热传质、热湿交换的干燥装置的出风进行热量回收,具有比其它热工系统(例如内燃机系统、锅炉汽轮机系统)高得多的技术意义和商业意义。
[0009]作为“热量搬运工”的热回收型热泵,可以把谷物等含湿物料干燥装置出风口的低品位的热量搬回到高品位,送回到干燥装置的进风口,让热量在含湿物料水分蒸发与水蒸汽冷凝热量回收之间循环起来,大幅度提高热量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烘干成本。
[0010]但是,谷物等含湿物料烘干装置出风热量回收技术的推广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出风中粉尘对热泵吸热装置(蒸发器)的污染。
[0011]如上所述,在循环式烘干机里的谷物烘干过程中,谷物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不断被提升机输送到烘干机顶部,再由抛粮盘360
°
抛出;之后再进入缓苏段缓慢下移,然后谷物再次进入干燥段;最后,再流入烘干机底部,进入提升机吸入口,开始新一轮循环。问题源
自烘干过程:谷物处在连续运动中,谷物颗粒表面附着的泥土因为失去水分而干化、剥落,谷物颗粒之间由于相互摩擦而使谷毛谷皮粉末化;谷物颗粒表面干化剥落的泥土和粉末化的谷毛谷皮,在循环式烘干机干燥段被烘干气流裹挟而成为干燥装置出风中的粉尘,浓度达到0.5g/m3以上;当含有粉尘的干燥装置出风被引入热回收型热泵机组蒸发器进行热量回收时,因为出风被降温除湿而在蒸发器上产生大量冷凝水,粉尘随着冷凝水附着到蒸发器翅片上,产生严重污染、扩大蒸发器污垢热阻、阻塞蒸发器翅片间风道,并且在蒸发器翅片间潮湿泥土粉尘与谷毛谷皮组成的培养基上,微生物细菌快速繁殖而导致区域性发霉,使蒸发器功能退化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包括烘干仓,所述烘干仓内采用若干孔板作为隔板来构建若干竖向谷物烘干腔体、若干竖向第一风道和若干竖向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所述烘干腔体间隔并连通;
[0013]在烘干运行时,所述谷物烘干腔体内的谷物顶部均设置余隙补偿模块,所述余隙补偿模块可沿着所述谷物烘干腔体的内壁上下移动;烘干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烘干腔体内,蒸发谷物水分成为暖湿气流,并通过另所述第二风道排出;或,烘干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风道进入所述烘干腔体内,蒸发谷物水分成为暖湿气流,并通过另所述第一风道排出;所述余隙补偿模块依靠自重自动补偿谷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
[0014]较佳地,所述余隙补偿模块在随着谷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下滑时,与所述坍缩余隙空间对应的所述谷物烘干腔体内壁动密封。
[0015]较佳地,所述烘干仓的外侧分别设置一第一风管和一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上设置若干第一风口,若干所述第一风口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若干第二风口,若干所述第二风口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0016]较佳地,采用热回收型热泵作为烘干热源,所述热回收型热泵的冷凝器组的出风口通过第一风管分别与若干第一风道连通,蒸发器组的进风口通过第二风管分别与若干第二风道连通。
[0017]较佳地,所述冷凝器组的出风口和蒸发器组的进风口通过风门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可切换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充分利用谷物颗粒优良的热物理特性,集成了微速烘干、静置烘干、余隙自动补偿系列技术,具有烘干仓对环境漏热强度小、谷物颗粒高效蒸发脱水、烘干仓回风洁净高焓值、干基谷物品质好获得率高的鲜明技术特征:
[0020]①
坍缩空间余隙自动补偿
[0021]谷物烘干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发生体积坍缩而出现竖向谷物烘干腔里谷物顶部出现坍缩“余隙”,导致烘干气流短路,致使谷物颗粒堆积缝隙的烘干气流量减少而降低烘干速度和效率。
[0022]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余隙补偿模块,能随着谷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而下
移,并填充坍缩余隙空间,余隙补偿模块依靠自重自动补偿谷物烘干过程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以阻止烘干气流短路;
[0023]②
空间利用率提高、热回收价值提高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全仓多排微速静态烘干,撤销了传统循环式谷物烘干机的缓苏区以及谷物的循环流动,提高烘干空间利用率和谷物烘干效率,实现含湿谷物高效蒸发脱水;相比传统循环式烘干机,本专利技术烘干仓对环境漏热强度降低、烘干仓回风的焓值升高,回风热回收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大幅提高;
[0025]③
烘干仓回风洁净度提高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微速静态烘干,烘干气流微速穿越谷物层再排出,与传统循环式烘干机相比,克服了谷物颗粒之间由于相对运动相互摩擦而使谷毛谷皮粉末化,谷物颗粒表面附着的泥土因为失去水分而干化、剥落而再入烘干气流粉尘化问题,并且穿越谷物层的气流截面积大,烘干气流速度<0.3m/s,实施了微速烘干,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仓,所述烘干仓内采用若干孔板作为隔板来构建若干竖向谷物烘干腔体、若干竖向第一风道和若干竖向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所述烘干腔体间隔并连通;在烘干运行时,所述谷物烘干腔体内的谷物顶部均设置余隙补偿模块,所述余隙补偿模块可沿着所述谷物烘干腔体的内壁上下移动;烘干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烘干腔体内,蒸发谷物水分成为暖湿气流,并通过另所述第二风道排出;或,烘干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风道进入所述烘干腔体内,蒸发谷物水分成为暖湿气流,并通过另所述第一风道排出;所述余隙补偿模块依靠自重自动补偿谷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烘干坍缩余隙补偿模块的微速静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隙补偿模块在随着谷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坍缩余隙空间下滑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刘素芹李小化李成伟徐学冲吴飞飞韦林林诸葛水明王恒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