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47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刺针头,它解决了防刺针头防针刺结构较为复杂等问题,包括与注射器连接的针栓,针栓前端连接有针杆,针栓一侧具有呈长条片状且相对于针栓周向摆动至针杆侧部的保护体,保护体长度大小大于针杆的长度大小,且保护体朝向针杆的一侧具有沿保护轴向延伸设置且供针杆卡入的针槽,且保护体与针栓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保护体定位于针栓一侧的定位机构,且保护体和/或保护体与定位机构之间设有针杆易剥离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防针刺效果好,能快速实现针杆分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刺针头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刺针头。
技术介绍
针头是注射器头端可自由装卸的中空金属针。为了安全卫生起见,一次性针头使用过后应丢弃,不可重复使用。其广泛运用于医疗领域、畜牧业领域以及工商业的部分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针头大多包括针管,针管为中空状用于输送液体,针管一端为尖锐端以便于插入相应的组织如人体组织中,另一端固定于相应的针具上,如注射器、输液器以及穿刺针具等等。这些医疗器械不仅是在医疗机构中由专业人员使用和处理,而且常常由非专业人员在家庭中使用和处理。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注射器大部分在拆开包装后,针头暴露在外,而注射完毕,针头同样暴露在外,很容易刺伤相关人员,给医护或清洁人员收集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除此之外,常规的防刺针头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便大规模运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防针刺伤且自动封堵的动脉采血针[201720574895.9],其包括活塞,套筒,自动封堵装置,针头座,针头,针头夹,针头盖,铰接轴;其中:活塞与套筒滑动密封连接,自动封堵装置安装在套筒前端管口内,前端管口带有内螺纹;针头座与套筒前端管口螺纹连接,针头与针头座固连,针头盖通过铰接轴与针头座连接,针头盖内部带有用于卡紧针头的针头夹。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针头防刺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防刺针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防刺针头,包括与注射器连接的针栓,针栓前端连接有针杆,针栓一侧具有呈长条片状且相对于针栓周向摆动至针杆侧部的保护体,保护体长度大小大于针杆的长度大小,且保护体朝向针杆的一侧具有沿保护轴向延伸设置且供针杆卡入的针槽,且保护体与针栓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保护体定位于针栓一侧的定位机构,且保护体和/或保护体与定位机构之间设有针杆易剥离机构。通过将针杆卡接定位在针槽内实现防针刺的目地,同时定位机构能将保护体和针栓相连防止针槽和针杆相互脱离,当需要将针杆脱离针槽时可以通过针杆易剥离机构来实现针杆和针槽的分离。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定位机构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针栓侧面的固定条,保护体与针栓相对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具有若干分布在保护体两侧的竖条和设置在竖条之间的横条,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若干凸条,凸条之间为与固定条卡接的固定槽。针栓通过定位机构卡接在加强筋之间的固定槽内,保证防刺的需求时,简化了卡接处的结构。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针杆易剥离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体与针杆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槽和针槽之间的凹槽,凹槽分别与固定槽和针槽相连通且针杆轴向穿过凹槽,凹槽的中心具有通孔,且通孔一侧连接有与针杆相对应的推动块,且通孔另一侧和推动块之间形成缝隙。针杆卡接在保护体的凹槽内,当需要针杆脱离针槽时候可以按压推动块将针杆脱出。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针杆易剥离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保护体远离针杆的一侧且与针槽连通的缺口,缺口内具有与针槽相对的推动片。当需要针杆脱离针槽时,按压针槽上的推动片起到将针杆顶出的目地。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保护体与针栓一体成型且保护体由柔性片状材料制成;或者,保护体由硬质材料制成且保护体与针栓连接处由柔性片状材料制成,保护体靠近针栓的一端宽度大于远离针栓的一端,保护体靠近针栓一端的厚度小于远离针栓的一端。保护体底部厚度较小,提高其连接处的柔韧性,保证加强筋和凸条与针栓侧面贴合。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针杆外部套有针套且针套底部通过卡接机构与针栓连接,且针套底部设置有卡接圈,卡接圈下端与针栓和/保护体与针栓连接处贴合压紧。卡接圈保证针套底部结构强度,同时提高其连接处的密封性。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针套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相对针套中心轴线对称的加强条。加强条沿针套轴向方向分布,从而提高针套的结构强度。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针套包括若干节首尾相接的圆筒或锥筒,针套的直径由开口朝向封闭的一端依次减小。针套从底部向端部逐渐收束,有效保护针杆。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卡接机构包括若干分布在针套内侧且与针栓侧面的固定条一一对应卡紧的卡接条。固定条与卡接条插接固定,避免针套相对针栓周向转动。在上述的防刺针头中,针栓底部设置有与注射器贴合的限位圈,针栓与针杆连接处设有加强节,针杆端头处为斜剖式的针头,保护体的端头内设置有与针头端部相对的卡口。限位圈将针栓牢牢固定在注射器的注射口处,加强节避免针栓与针杆连接处断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定位机构结构较为简单,保证防刺的同时,简化其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实现针杆的快速脱离针槽,针套下端通过卡接圈与针栓贴合,提高其密封性,保证针杆洁净;针套外侧设置有加强条,底部设置有卡接圈,提高了针套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针栓1、限位圈11、加强节12、针杆2、针头21、卡口22、针套3、卡接圈31、加强条32、卡接机构4、卡接条41、保护体5、定位机构6、固定条61、凸条62、固定槽63、凹槽64、推动块65、针槽66、缺口67、推动片68、加强筋7、竖条71、横条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防刺针头,包括与注射器连接的针栓1,针栓1前端连接有针杆2,针栓1一侧具有呈长条片状且相对于针栓1周向摆动至针杆2侧部的保护体5,保护体5长度大小大于针杆2的长度大小,且保护体5朝向针杆2的一侧具有沿保护5轴向延伸设置且供针杆2卡入的针槽66,且保护体5与针栓1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保护体5定位于针栓1一侧的定位机构6,且保护体5和/或保护体5与定位机构6之间设有针杆易剥离机构。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针杆2卡接定位在针槽66内实现防针刺的目地,同时定位机构6能将保护体5和针栓2相连防止针槽66和针杆2相互脱离,当需要将针杆2脱离针槽66时可以通过针杆易剥离机构来实现针杆2和针槽66的分离。具体地,定位机构6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针栓1侧面的固定条61,保护体5与针栓1相对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7,加强筋7具有若干分布在保护体5两侧的竖条71和设置在竖条71之间的横条72,加强筋7之间设置有若干凸条62,凸条62之间为与固定条61卡接的固定槽63。针栓1通过定位机构6卡接在加强筋7之间的固定槽63内,保证防刺的需求时,简化了卡接处的结构。其中,针杆易剥离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体5与针杆2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槽63和针槽66之间的凹槽64,凹槽64分别与固定槽63和针槽66相连通且针杆2轴向穿过凹槽64,凹槽64的中心具有通孔,且通孔一侧连接有与针杆2相对应的推动块65,且通孔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刺针头,包括与注射器连接的针栓(1),所述的针栓(1)前端连接有针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栓(1)一侧具有呈长条片状且相对于针栓(1)周向摆动至针杆(2)侧部的保护体(5),所述的保护体(5)长度大小大于针杆(2)的长度大小,且所述的保护体(5)朝向针杆(2)的一侧具有沿保护体(5)轴向延伸设置且供针杆(2)卡入的针槽(66),且保护体(5)与针栓(1)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保护体(5)定位于针栓(1)一侧的定位机构(6),且所述的保护体(5)和/或保护体(5)与定位机构(6)之间设有针杆易剥离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针头,包括与注射器连接的针栓(1),所述的针栓(1)前端连接有针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栓(1)一侧具有呈长条片状且相对于针栓(1)周向摆动至针杆(2)侧部的保护体(5),所述的保护体(5)长度大小大于针杆(2)的长度大小,且所述的保护体(5)朝向针杆(2)的一侧具有沿保护体(5)轴向延伸设置且供针杆(2)卡入的针槽(66),且保护体(5)与针栓(1)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保护体(5)定位于针栓(1)一侧的定位机构(6),且所述的保护体(5)和/或保护体(5)与定位机构(6)之间设有针杆易剥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刺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6)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针栓(1)侧面的固定条(61),所述的保护体(5)与针栓(1)相对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7),所述的加强筋(7)具有若干分布在保护体(5)两侧的竖条(71)和设置在竖条(71)之间的横条(72),所述的加强筋(7)之间设置有若干凸条(62),所述的凸条(62)之间为与固定条(61)卡接的固定槽(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刺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易剥离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体(5)与针杆(2)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槽(63)和针槽(66)之间的凹槽(64),所述的凹槽(64)分别与固定槽(63)和针槽(66)相连通且所述的针杆(2)轴向穿过凹槽(64),所述的凹槽(64)的中心具有通孔,且所述的通孔一侧连接有与针杆(2)相对应的推动块(65),且所述的通孔另一侧和推动块(65)之间形成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刺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易剥离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保护体(5)远离针杆(2)的一侧且与针槽(66)连通的缺口(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