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4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包括敷料层、吸水垫层和保护层,所述敷料层设置于敷贴本体中心,所述吸水垫层设置于敷料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敷贴本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粘结带,所述U型粘结带上覆盖有粘结层,两个所述U型粘结带同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粘结带、第二粘结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敷贴本体上的敷料层覆盖穿刺针处,敷贴本体两侧的U型粘结带黏贴于人体皮肤上,U型粘结带的设计使黏贴的角度更大、范围更大,第一粘结带、第二粘结带可以交叉固定手臂上的软管,通过该设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液贴黏贴不牢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
本技术涉及敷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因内瘘成熟一般约需2~6周,故应提前手术,以备必需。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自1962年首先将动静脉内瘘应用于血液透析以来,动静脉内瘘一直是终末期肾衰竭病人最理想的能长期使用的永久性通路。动静脉内瘘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所需血流量。目前常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多以常规的输液贴为主,存在固定不牢,或治疗结束后不容易撕脱等问题,输液贴黏贴松动更换时有几率会再次造成机械性损伤,增加患者的疼痛,给患者带来穿刺针滑脱出血等风险,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具有黏贴牢固、容易撕脱的特点,还具有固定软管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贴本体(1),所述敷贴本体(1)包括敷料层(4)、吸水垫层(3)和保护层(2),所述敷料层(4)设置于敷贴本体(1)中心,所述吸水垫层(3)设置于敷料层(4)和保护层(2)之间,所述敷贴本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粘结带(6),所述U型粘结带(6)上覆盖有粘结层(10),两个所述U型粘结带(6)同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粘结带(7)、第二粘结带(8),所述U型粘结带(6)远离敷贴本体(1)一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切口(9),所述第一粘结带(7)和第二粘结带(8)远离U型粘结带(6)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切口(12),所述第一粘结带(7)、第二粘结带(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贴本体(1),所述敷贴本体(1)包括敷料层(4)、吸水垫层(3)和保护层(2),所述敷料层(4)设置于敷贴本体(1)中心,所述吸水垫层(3)设置于敷料层(4)和保护层(2)之间,所述敷贴本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粘结带(6),所述U型粘结带(6)上覆盖有粘结层(10),两个所述U型粘结带(6)同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粘结带(7)、第二粘结带(8),所述U型粘结带(6)远离敷贴本体(1)一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切口(9),所述第一粘结带(7)和第二粘结带(8)远离U型粘结带(6)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切口(12),所述第一粘结带(7)、第二粘结带(8)上均覆盖有粘结层(10),所述敷贴本体(1)、粘结层(10)上均覆盖有离型纸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为拒水无纺布,所述保护层(2)厚度为0.05~0.2mm,所述保护层(2)为长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层(4)厚度为0.01~0.05mm,所述敷料层(4)为正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用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垫层(3)为单面复膜水刺无纺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霞李磊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