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3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组、橡皮塞、超声波液位感应器、气压感应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引流瓶组的积液盖上分别设有两个塞孔,所述塞孔分别由橡皮塞堵塞,所述超声波液位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橡皮塞的顶端且感应头分别穿过橡皮塞和积液盖而伸入引流瓶组的积液瓶的内腔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液位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通信连接,能够使医护人员远程了解引流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的
,特别是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可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和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为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中,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但是,在胸腔引流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常检查引流瓶的连接以及引流瓶内引出液的颜色和体积是否正常,较为麻烦,在病人较多时也难以及时看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胸腔引流装置,能够使医护人员远程了解引流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组、橡皮塞、超声波液位感应器、气压感应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引流瓶组的积液盖上分别设有两个塞孔,所述塞孔分别由橡皮塞堵塞,所述超声波液位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橡皮塞的顶端且感应头分别穿过橡皮塞和积液盖而伸入引流瓶组的积液瓶的内腔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液位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通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瓶组包括积液瓶、水封瓶和调压瓶且顶端的开口分别由积液盖、水封盖和调压盖密封,所述积液盖上分别设有插入积液瓶内腔之中的第一积液管和第二积液管,所述水封盖上分别设有插入水封瓶内腔之中的第一水封管和第二水封管,所述调压盖上分别设有插入调压瓶内腔之中的第一调压管、第二调压管和第三调压管,所述第一积液管的顶端通过延长管插入病人体内,所述第二积液管和第一水封管的顶端之间以及第二水封管和第一调压管的顶端之间分别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的顶端连通大气,所述第三调压管的顶端通过延长管与吸引机相连接,所述水封瓶和调压瓶内分别注入有水,所述第一水封管和第二调压管的底端均伸入水面之下。作为优选,所述积液瓶的一侧安装有色觉识别探头,所述色觉识别探头与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架和高度调节器,所述引流瓶组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架的一侧并由高度调节器驱动而沿着支撑架上下移动,所述高度调节器与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电机、转筒、钢索、支撑板、滑块和定滑轮,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架的靠近底端处且输出轴与转筒相连接,所述定滑轮位于支撑架的顶端,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在转筒上而另一端在穿过定滑轮后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滑块滑动固定在支撑架的滑槽内且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边缘设有限位板,所述引流瓶组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中央,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缺口。作为优选,所述中央控制器内设有通讯模块并与医护人员的手机或者电脑端的通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超声波液位感应器实时检测积液瓶内引出液的液位,避免引出液溢出;通过设置气压感应器实时检测积液瓶的瓶内压力,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导管滑脱或者堵塞情况的发生;通过设置色觉识别探头实时检测积液瓶内引出液的颜色,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通过设置高度调节器驱动引流瓶组沿着支撑架上下运动,便于引流瓶组的高度调整。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引流瓶组、橡皮塞、超声波液位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图2的主视剖视图。图中:1-引流瓶组、11-积液瓶、12-水封瓶、13-调压瓶、14-积液盖、141-第一积液管、142-第二积液管、15-水封盖、151-第一水封管、152-第二水封管、16-调压盖、161-第一调压管、162-第二调压管、163-第三调压管、2-橡皮塞、3-超声波液位感应器、4-气压感应器、5-色觉识别探头、6-中央控制器、7-支撑架、8-高度调节器、81-电机、82-转筒、83-钢索、84-支撑板、841-限位板、8411-缺口、85-滑块、86-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组1、橡皮塞2、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气压感应器4和中央控制器6,所述引流瓶组1的积液盖14上分别设有两个塞孔,所述塞孔分别由橡皮塞2堵塞,所述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分别设置在两个橡皮塞2的顶端且感应头分别穿过橡皮塞2和积液盖14而伸入引流瓶组1的积液瓶11的内腔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6分别与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通信连接。所述引流瓶组1包括积液瓶11、水封瓶12和调压瓶13且顶端的开口分别由积液盖14、水封盖15和调压盖16密封,所述积液盖14上分别设有插入积液瓶11内腔之中的第一积液管141和第二积液管142,所述水封盖15上分别设有插入水封瓶12内腔之中的第一水封管151和第二水封管152,所述调压盖16上分别设有插入调压瓶13内腔之中的第一调压管161、第二调压管162和第三调压管163,所述第一积液管141的顶端通过延长管插入病人体内,所述第二积液管142和第一水封管151的顶端之间以及第二水封管152和第一调压管161的顶端之间分别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162的顶端连通大气,所述第三调压管163的顶端通过延长管与吸引机相连接,所述水封瓶12和调压瓶13内分别注入有水,所述第一水封管151和第二调压管162的底端均伸入水面之下。所述积液瓶11的一侧安装有色觉识别探头5,所述色觉识别探头5与中央控制器6通信连接。还包括支撑架7和高度调节器8,所述引流瓶组1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架7的一侧并由高度调节器8驱动而沿着支撑架7上下移动,所述高度调节器8与中央控制器6通信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器8包括电机81、转筒82、钢索83、支撑板84、滑块85和定滑轮86,所述电机81固定在支撑架7的靠近底端处且输出轴与转筒82相连接,所述定滑轮86位于支撑架7的顶端,所述钢索83的一端固定在转筒82上而另一端在穿过定滑轮86后固定在支撑板84上,所述滑块85滑动固定在支撑架7的滑槽内且一端与支撑板84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4的顶端边缘设有限位板841,所述引流瓶组1放置在支撑板84的顶面中央,所述限位板841上设有缺口8411。所述中央控制器6内设有通讯模块并与医护人员的手机或者电脑端的通讯连接。本技术工作过程:首先,将装有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的橡皮塞2分别塞入积液盖14的塞孔中。然后,在水封瓶12和调压瓶13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并使第一水封管151的底端伸入水面之下3cm,使第二调压管162的底端伸入水面之下12cm。接着,将第一积液管141的顶端通过延长管插入患者体内,将第三调压管163的顶端通过延长管与吸引机相连接。随后,电机81驱动转筒82转动,放出或者回收钢索83,使支撑板84通过滑块85沿着支撑架7一侧的滑槽上下移动,直至引流瓶组1位于低于患者胸腔的位置。此时,胸水可沿着第一积液管141流入积液瓶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瓶组(1)、橡皮塞(2)、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气压感应器(4)和中央控制器(6),所述引流瓶组(1)的积液盖(14)上分别设有两个塞孔,所述塞孔分别由橡皮塞(2)堵塞,所述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分别设置在两个橡皮塞(2)的顶端且感应头分别穿过橡皮塞(2)和积液盖(14)而伸入引流瓶组(1)的积液瓶(11)的内腔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6)分别与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瓶组(1)、橡皮塞(2)、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气压感应器(4)和中央控制器(6),所述引流瓶组(1)的积液盖(14)上分别设有两个塞孔,所述塞孔分别由橡皮塞(2)堵塞,所述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分别设置在两个橡皮塞(2)的顶端且感应头分别穿过橡皮塞(2)和积液盖(14)而伸入引流瓶组(1)的积液瓶(11)的内腔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6)分别与超声波液位感应器(3)和气压感应器(4)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组(1)包括积液瓶(11)、水封瓶(12)和调压瓶(13)且顶端的开口分别由积液盖(14)、水封盖(15)和调压盖(16)密封,所述积液盖(14)上分别设有插入积液瓶(11)内腔之中的第一积液管(141)和第二积液管(142),所述水封盖(15)上分别设有插入水封瓶(12)内腔之中的第一水封管(151)和第二水封管(152),所述调压盖(16)上分别设有插入调压瓶(13)内腔之中的第一调压管(161)、第二调压管(162)和第三调压管(163),所述第一积液管(141)的顶端通过延长管插入病人体内,所述第二积液管(142)和第一水封管(151)的顶端之间以及第二水封管(152)和第一调压管(161)的顶端之间分别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162)的顶端连通大气,所述第三调压管(163)的顶端通过延长管与吸引机相连接,所述水封瓶(12)和调压瓶(13)内分别注入有水,所述第一水封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三珊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