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立国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1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所述消毒盒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消毒盒有消毒液填充,所述消毒盒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安装盒背面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安装盒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转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针灸针放入安装盒与助力滚轴之间的空间,再启动驱动电机起到有效控制清理环外表面的清理刷毛对针灸针进行清理消毒的效果,通过消毒液与针灸针的充分接触和冲刷达到提升消毒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毒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随着针灸的快速发展,对于针灸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针灸针消毒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针灸针消毒都是在类似于消毒柜的空间内静置消毒,进而导致消毒效率和质量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盒(1)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消毒盒(1)有消毒液填充,所述消毒盒(1)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连接杆(2)固定连接有安装盒(3),所述安装盒(3)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安装盒(3)背面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底端贯穿安装盒(3)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连接杆(2)之间的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外表面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主动齿块(7),所述主动齿块(7)的两侧通过复位弹簧(8)固定连接在转动盘(6)的外表面上,所述消毒盒(1)内设置有位于两个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盒(1)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消毒盒(1)有消毒液填充,所述消毒盒(1)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连接杆(2)固定连接有安装盒(3),所述安装盒(3)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安装盒(3)背面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底端贯穿安装盒(3)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连接杆(2)之间的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外表面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主动齿块(7),所述主动齿块(7)的两侧通过复位弹簧(8)固定连接在转动盘(6)的外表面上,所述消毒盒(1)内设置有位于两个连接杆(2)外侧的传动环(9),所述消毒盒(1)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传动环(9)下方的支撑环形槽(10),所述传动环(9)的底部通过滚轮滑动伸入支撑环形槽(10)的内表面,所述传动环(9)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连接杆(2)外侧的从动齿块(11),所述主动齿块(7)与从动齿块(11)啮合,所述传动环(9)的外表面上通过结合杆固定连接有位于安装盒(3)外侧的清理环(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国郭云
申请(专利权)人:韩立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