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39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呕吐容器,涉及医院用品领域,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的呕吐容器。呕吐容器包括支撑圈和呕吐袋;支撑圈包括支撑圈主体和两个挂耳,支撑圈主体上具有开口,支撑圈主体依靠自身材料的弹性张开,挂耳与支撑圈主体连接,两个挂耳对称设置;呕吐袋上具有两个挂孔,呕吐袋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呕吐袋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上,两个挂孔分别挂在两个挂耳上,支撑圈主体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置在病人身边备用,由于呕吐袋保持撑开状态,病人要呕吐时,拿起支撑圈接在嘴巴下即可,方便快捷,能够适应很急的呕吐。呕吐后从支撑圈上取下呕吐袋,系紧口部丢弃即可。支撑圈重复使用,不需要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呕吐容器
本技术涉及医院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呕吐容器。
技术介绍
医院常有病人呕吐情况发生,例如肠胃疾病病人、肠胃检查的病人、肿瘤化疗后病人或需要催吐的病人。病人呕吐时常采用塑料袋,盆子等常见物品接住呕吐物。采用塑料袋时,因塑料袋不能保持打开状态,接呕吐物时,需要临时将塑料袋打开,病人呕吐很急时,常常来不及。采用盆子接呕吐物时,盆子不放在病人旁边,只能放在床旁地上,病人需要侧身将头探出病床呕吐,容易坠床并且也可能来不及,此外接呕吐物后盆子还要进行清洗增加工作量。ZL201520363192.2公开了一种术后复苏呕吐袋,该呕吐袋包括容物袋,容物袋的开口密封连接有面部贴合部件,所述面部贴合部件的两端开有用于挂在耳朵上的挂钩,容物袋实际通过绳子系紧在面部贴合部件上。该呕吐袋由于面部贴合部件的撑开作用,可使容物袋保持撑开,并且较小巧可放在病人旁边或挂在病人面部以适应很急的呕吐。该呕吐袋的缺点是:1、容物袋通过绳子系紧在面部贴合部件上,二者的连接很不可靠,呕吐物进入容物袋,其重力和冲击力容易使容物袋脱落。2、呕吐物会污染面部贴合部件,面部贴合部件若一次性使用则成本高;重复使用则需要清洁,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的呕吐容器。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呕吐容器包括支撑圈和呕吐袋;支撑圈包括支撑圈主体和两个挂耳,支撑圈主体上具有开口,支撑圈主体依靠自身材料的弹性张开,挂耳与支撑圈主体连接,两个挂耳对称设置;呕吐袋上具有两个挂孔,呕吐袋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呕吐袋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上,两个挂孔分别挂在两个挂耳上,支撑圈主体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进一步的是:支撑圈包括两个挤压片,两个挤压片分别位于开口两侧并与支撑圈主体连接,挤压片与支撑圈主体顶部间有距离。进一步的是:支撑圈包括手柄,手柄与支撑圈主体连接,手柄与支撑圈主体顶部间有距离。进一步的是:支撑圈主体顶部具有外凸缘。进一步的是:支撑圈主体的形状为漏斗形。进一步的是:支撑圈包括呕吐袋卡板,呕吐袋卡板位于支撑圈主体下方并与支撑圈主体连接,呕吐袋卡板上设置有呕吐袋导入口、竖向缝和横向卡缝,呕吐袋导入口由呕吐袋卡板侧面向内延伸,竖向缝由呕吐袋导入口内端向下延伸,横向卡缝由竖向缝下端向内横向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呕吐袋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呕吐袋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上,两个挂孔分别挂在两个挂耳上,支撑圈主体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可确保呕吐袋完全覆盖支撑圈主体的内表面,避免呕吐物污染到支撑圈。呕吐袋一次性使用,从支撑圈上取下系紧口部丢弃即可。支撑圈重复使用,不需要清洗,很方便且节约成本。2、“两个挂孔分别挂在两个挂耳上,支撑圈主体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呕吐物进入呕吐袋,其重力和冲击力不会使呕吐袋脱落,使用可靠。3、呕吐袋安装时,将呕吐袋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再捏紧支撑圈主体11使其缩小,再将呕吐袋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上并将呕吐袋通过挂孔挂在挂耳上,然后松开支撑圈主体即可,操作简便。4、病人在病床上即可呕吐,不需侧身将头探出病床,不会因此而坠床。附图说明图1是呕吐容器结构图;图2是支撑圈主视图;图3是支撑圈俯视图;图4是支撑圈右视图;图5是呕吐袋结构图;图6是另一种支撑圈结构图;图7是支撑圈夹闭呕吐袋状态图;图中标记为:支撑圈1、支撑圈主体11、外凸缘111、开口112、挤压片12、手柄13、挂耳15、呕吐袋卡板14、呕吐袋导入口141、竖向缝142、横向卡缝143、呕吐袋2、挂孔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呕吐容器包括支撑圈1和呕吐袋2;支撑圈1包括支撑圈主体11和两个挂耳15,支撑圈主体11上具有开口112,支撑圈主体11依靠自身材料的弹性张开,挂耳15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两个挂耳15对称设置;呕吐袋2上具有两个挂孔21,呕吐袋2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11,呕吐袋2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11上,两个挂孔21分别挂在两个挂耳15上,支撑圈主体11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2。本技术放置在病人身边备用,由于呕吐袋2保持撑开状态,病人要呕吐时,拿起支撑圈1接在嘴巴下即可,方便快捷,能够适应很急的呕吐。呕吐后从支撑圈1上取下呕吐袋2,系紧口部丢弃即可。支撑圈1重复使用,不需要清洗。一次用完后,安装新的呕吐袋2即可再次使用。呕吐袋2安装时,将呕吐袋2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11,再捏紧支撑圈主体11使其缩小,再将呕吐袋2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11上并将呕吐袋2通过挂孔21挂在挂耳15上,然后松开支撑圈主体11即可,操作简便。为了方便安装呕吐袋2时捏紧支撑圈主体11使其缩小,优选支撑圈1包括两个挤压片12,两个挤压片12分别位于开口112两侧并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挤压片12与支撑圈主体11顶部间有距离。如此则捏紧两个挤压片12即可使支撑圈主体11缩小,更加方便。“挤压片12与支撑圈主体11顶部间有距离”的意义是避免挤压片12妨碍呕吐袋2套在支撑圈主体11上。为了方便手持支撑圈1,优选支撑圈1包括手柄13,手柄13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手柄13与支撑圈主体11顶部间有距离。“手柄13与支撑圈主体11顶部间有距离”的意义是避免手柄13妨碍呕吐袋2套在支撑圈主体11上。为了进一步利于提高撑紧呕吐袋2的效果,支撑圈主体11顶部具有外凸缘111。支撑圈主体11的形状也可以如图6所示,为漏斗形。前述呕吐容器的呕吐袋2需要取下后系紧才能封闭。为了能够更快速地临时封闭呕吐袋2,优选支撑圈1包括呕吐袋卡板14,呕吐袋卡板14位于支撑圈主体11下方并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呕吐袋卡板14上设置有呕吐袋导入口141、竖向缝142和横向卡缝143,呕吐袋导入口141由呕吐袋卡板14侧面向内延伸,竖向缝142由呕吐袋导入口141内端向下延伸,横向卡缝143由竖向缝142下端向内横向延伸。如图7所示,将呕吐袋2上部捏小后,从呕吐袋导入口141经竖向缝142放入到横向卡缝143中,横向卡缝143夹闭呕吐袋2,实现呕吐袋2快速临时封闭。呕吐袋导入口141用于导入呕吐袋2,竖向缝142用于避免呕吐袋2进入横向卡缝143后又滑出。临时封闭后,若需要留取呕吐物标本,将呕吐袋2从呕吐袋卡板14中取出即可打开呕吐袋2,留取呕吐物标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呕吐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圈(1)和呕吐袋(2);支撑圈(1)包括支撑圈主体(11)和两个挂耳(15),支撑圈主体(11)上具有开口(112),支撑圈主体(11)依靠自身材料的弹性张开,挂耳(15)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两个挂耳(15)对称设置;呕吐袋(2)上具有两个挂孔(21),呕吐袋(2)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11),呕吐袋(2)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11)上,两个挂孔(21)分别挂在两个挂耳(15)上,支撑圈主体(11)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2)。/n

【技术特征摘要】
1.呕吐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圈(1)和呕吐袋(2);支撑圈(1)包括支撑圈主体(11)和两个挂耳(15),支撑圈主体(11)上具有开口(112),支撑圈主体(11)依靠自身材料的弹性张开,挂耳(15)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两个挂耳(15)对称设置;呕吐袋(2)上具有两个挂孔(21),呕吐袋(2)自下而上穿过支撑圈主体(11),呕吐袋(2)上端向外翻折并套在支撑圈主体(11)上,两个挂孔(21)分别挂在两个挂耳(15)上,支撑圈主体(11)依靠其弹性撑紧呕吐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呕吐容器,其特征在于:支撑圈(1)包括两个挤压片(12),两个挤压片(12)分别位于开口(112)两侧并与支撑圈主体(11)连接,挤压片(12)与支撑圈主体(11)顶部间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呕吐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