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秀丹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34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调节箱,且第一伸缩杆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按压机构,两个所述调节箱的上方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杆的下方位于调节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其相连的液压杆,两个所述调节箱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卡槽,且其中一个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螺纹杆以及第一电机部分的设计使此装置的高度可以调节,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滑道以及第四支撑杆部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按压位置和深度的固定,避免了患者由于按压错位或者按压或深或浅造成的伤害,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
技术介绍
胸外按压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两个动作,通常是每30次胸外按压结合两次人工呼吸的通气量,其中胸外按压每次需要至少5CM的按压行程,每分钟不少于100次的按压频率。然而现在的急救工作通常是由抢救人员采用双手交叠按压形式进行该操作,需要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因为人工操作非常容易导致施救人员疲劳,所以通常是施救人员交替进行,但是这其中就难免出现停顿,其次,医护人员胳膊酸痛进行按压时,容易出现按压错位,向下错位时则受压部位为剑突,可致剑突受压折断,肝脏受冲击破裂或胃部受压导致呕吐等,尤其对于外物撞击伤害而停止心跳的被施救者,按压错位以及对其移动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且一般情况下按压频率较为好控制,但是按压的深度不是太好控制,如果按压的深度掌握不好可能会影响对病人的救治,按压过浅或过深都有可能对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的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调节箱(2),两个所述调节箱(2)的上方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杆(3)的下方位于调节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其相连的液压杆(24),两个所述调节箱(2)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卡槽(4),且其中一个调节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二固定杆(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螺纹杆(6),且第二固定杆(5)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斜齿轮(7),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杆(5)和第一斜齿轮(7)并延伸至其外部与第一固定杆(3)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调节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的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调节箱(2),两个所述调节箱(2)的上方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杆(3)的下方位于调节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其相连的液压杆(24),两个所述调节箱(2)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卡槽(4),且其中一个调节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二固定杆(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螺纹杆(6),且第二固定杆(5)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斜齿轮(7),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杆(5)和第一斜齿轮(7)并延伸至其外部与第一固定杆(3)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调节箱(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斜齿轮(7)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0),且第一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调节箱(2)相连的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伸缩杆(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按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科的胸外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压箱(12),所述按压箱(1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4),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5),所述按压箱(12)的内侧位于第二电机(1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丹王洪良杜宏
申请(专利权)人:王秀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