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兴勇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31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包括托臀架、上肢腿部缠绕板和下肢腿部缠绕板,托臀架正面中轴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腰垫板,托臀架与依腰垫板上均设有呈“X”交叉固定在使用者腰部的束缚组件;上肢腿部缠绕板的内侧设有按摩垫,托臀架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上肢腿部缠绕板的顶部铰接于传动器内,并通过传动器驱动使上肢腿部缠绕板保持弧线运动;下肢腿部缠绕板的内侧设有按摩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托架组件,装置的设计采用的类似人体的外骨骼设计,佩戴之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隐藏效果,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心里,并可对比受力进行校对,使得患者在正常行走的时候可借助装置辅助完成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这类患者多数在正常的行走上存在明显的障碍,例如脑梗塞患者或是坐骨神经病患者,由于大脑细胞受到损害因此大脑的协调能力较差,因此在正常行走的时候较为困难,因此多数的患者选用助步器进行辅助行走,但是这种装置存在明显的不住,第一就是如果患者的年龄不大,使用助步器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第二就是在行走的途中遇到障碍物、台阶以及上坡使用起来较为困难。由此可见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用于解决患者选用助步器进行辅助行走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而且也会在行走的途中遇到障碍物、台阶以及上坡使用起来较为困难。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包括:托臀架,所述托臀架正面中轴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腰垫板,所述托臀架与所述依腰垫板上均设有呈“X”交叉固定在使用者腰部的束缚组件;上肢腿部缠绕板,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的内侧设有按摩垫,所述托臀架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传动器内,并通过所述传动器驱动使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保持弧线运动;下肢腿部缠绕板,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的内侧设有按摩垫,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传动器,并通过所述传动器驱动使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保持弧线运动;其中,两个所述传动器配合作用使得所述托臀架、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和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协作模拟使用者行走时腿部的运动轨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臀架具体由钛合金制成,且呈“U”型结构,而“U”型结构端口的两侧向下弯曲135°-145°形成连接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具体由钛合金制成,且数量为两个,并呈单螺纹型结构,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相邻安装于所述托臀架上的所述传动器一端的外壁设有束缚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器包括骨骼座和封盖,所述骨骼座内壁之间轴接于铰合板,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的顶部设有“Y”型结构的转接板I,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的顶部设有“Y”型结构的转接板II,所述转接板I和所述转接板II均与所述铰合板相互插接固定,其中两个所述骨骼座的顶部焊接于所述托臀架下端的连接柄上,另外两个所述骨骼座的顶部焊接于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的底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封盖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骨骼座相互远离一侧的外壁上,且位于该侧外壁的中轴处设有扭矩电机,所述扭矩电机的输出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铰合板相邻所述扭矩电机一侧外壁的轴心处设有行星轨道齿轮,所述铰合板相邻所述扭矩电机一侧外壁的轴心处轴接有减速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减速齿轮均位于所述行星轨道齿轮的内侧,并与所述行星轨道齿轮的内壁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于三个所述减速齿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具体由钛合金制成,呈长矩形结构,且内侧外壁的中轴处设有束缚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束缚组件包括尼龙带I、尼龙带II和卡扣座,所述尼龙带I安装于所述依腰垫板上,所述尼龙带II安装于所述托臀架上,所述卡扣座安装于所述尼龙带I其中一端上,另一端和所述尼龙带II均通过卡件与所述卡扣座卡接安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臀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内设有主控电路板、集成于主控电路板上的CPU、校准仪和陀螺仪,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和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上均设有微压式传感器,且两个微压式传感器均与主控电路板数据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臀架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式电池,且充电式电池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并通过设置于所述托臀架上USB接口与220V市电电连接进行电源补充。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的设计采用的类似人体的外骨骼设计,全身采用钛合金金属制成,金属强度较大,佩戴之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隐藏效果,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心里,并且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会自动进行当前使用者行走状态的校对,并可对比受力进行校对,使得患者在正常行走的时候可借助装置辅助完成动作,并且对患者腿部进行校正防止双腿有一侧出现倾斜的问题,而使得患者跌倒而引起受伤。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齿轮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肢腿部缠绕板与托臀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肢腿部缠绕板与下肢腿部缠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托臀架;11、连接柄;12、电控盒;2、依腰垫板;3、束缚组件;31、尼龙带I;32、尼龙带II;33、卡扣座;4、上肢腿部缠绕板;41、转接板I;5、传动器;51、骨骼座;52、封盖;53、铰合板;531、行星轨道齿轮;532、减速齿轮;54、扭矩电机;541、驱动齿轮;6、下肢腿部缠绕板;61、转接板II;7、按摩垫;8、束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包括托臀架1、上肢腿部缠绕板4和下肢腿部缠绕板6,托臀架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电控盒12,电控盒12内设有主控电路板、集成于主控电路板上的CPU、校准仪和陀螺仪,上肢腿部缠绕板4和下肢腿部缠绕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托臀架(1),所述托臀架(1)正面中轴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腰垫板(2),所述托臀架(1)与所述依腰垫板(2)上均设有呈“X”交叉固定在使用者腰部的束缚组件(3);/n上肢腿部缠绕板(4),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的内侧设有按摩垫(7),所述托臀架(1)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5),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传动器(5)内,并通过所述传动器(5)驱动使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保持弧线运动;/n下肢腿部缠绕板(6),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的内侧设有按摩垫(7),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5),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传动器(5),并通过所述传动器(5)驱动使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保持弧线运动;/n其中,两个所述传动器(5)配合作用使得所述托臀架(1)、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和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协作模拟使用者行走时腿部的运动轨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臀架(1),所述托臀架(1)正面中轴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腰垫板(2),所述托臀架(1)与所述依腰垫板(2)上均设有呈“X”交叉固定在使用者腰部的束缚组件(3);
上肢腿部缠绕板(4),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的内侧设有按摩垫(7),所述托臀架(1)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5),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传动器(5)内,并通过所述传动器(5)驱动使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保持弧线运动;
下肢腿部缠绕板(6),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的内侧设有按摩垫(7),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器(5),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传动器(5),并通过所述传动器(5)驱动使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保持弧线运动;
其中,两个所述传动器(5)配合作用使得所述托臀架(1)、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和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协作模拟使用者行走时腿部的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臀架(1)具体由钛合金制成,且呈“U”型结构,而“U”型结构端口的两侧向下弯曲135°-145°形成连接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具体由钛合金制成,且数量为两个,并呈单螺纹型结构,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相邻安装于所述托臀架(1)上的所述传动器(5)一端的外壁设有束缚带(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器(5)包括骨骼座(51)和封盖(52),所述骨骼座(51)内壁之间轴接有铰合板(53),所述上肢腿部缠绕板(4)的顶部设有“Y”型结构的转接板I(41),所述下肢腿部缠绕板(6)的顶部设有“Y”型结构的转接板II(61),所述转接板I(41)和所述转接板II(61)均与所述铰合板(53)相互插接固定,其中两个所述骨骼座(51)的顶部焊接于所述托臀架(1)下端的连接柄(11)上,另外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兴勇孙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白兴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