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31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包括手腕固定主体和插销,手腕固定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手肘固定主体,手腕固定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指固定主体,手腕固定主体包括第一环状件,第一环状件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凸台,第一环状件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手肘固定主体包括第二环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该上肢支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肢支具的使用问题,该上肢支具分为三个部分,使得该上肢支具包裹性强、舒适度好;该上肢支具的前后可调节结构,便于该上肢支具针对不同臂展的患者进行长度调节,提高了该上肢支具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
本技术涉及医用支具
,特别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
技术介绍
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死亡。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肩手综合征,偏瘫上肢可有循环障碍、肌肉营养不良、萎缩、骨质疏松、关节萎缩等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10%手部首先受累,肢体无力,晨起关节无僵硬。手部可有弥漫性压凹性水肿,尤以手背较为显著。手部肿胀,或于1~6个月完全消退,或成为罕见的皮肤硬变和萎缩,而出现手指屈曲挛缩,以至于发生肩部及上肢永久性活动受限,医用支具是一种置于身体外部,旨在限制身体局部的某项运动,从而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或直接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外固定,用于人们骨折或肢体畸形部位的矫形固定,因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外形各异,通常采用石膏固定或非包围结构。在现有的上肢支具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上肢支具结构简单,使用的功能性单一,大多数只能起到简单的固定作用,不仅无法满足良好功能位及康复训练需求,从使用层面来看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包括手腕固定主体和插销,所述手腕固定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手肘固定主体,所述手腕固定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指固定主体,所述手腕固定主体包括第一环状件,所述第一环状件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一环状件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手肘固定主体包括第二环状件,所述第二环状件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手指固定主体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弹力带锁紧扣,所述支撑件靠近第一环状件的一端设置有吊耳,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安装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顶部表面依次设置有固定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呈中空状,所述固定杆的内径与调节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同,且与所述插销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和弹力带锁紧扣的数量为五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状件和第二环状件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腕固定主体与手肘固定主体活动连接,所述手肘固定主体可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手肘固定主体与手指固定主体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是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肢支具的使用问题,该上肢支具分为三个部分,脑卒中患者可将手指至手肘的位置放置于该上肢支具上,包裹性强、舒适度好;该上肢支具的前后可调节结构,便于该上肢支具针对不同臂展的患者进行长度调节,提高了该上肢支具的实用性;该上肢支具通过手指固定主体,使得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轻松摆放偏瘫侧手部及指间关节,维持较好良肢位;另外,该上肢支具对处于恢复期手功能较好的脑卒中患者提供适当的手指及手腕部的康复锻炼。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拆分图;图中:1、手腕固定主体;11、第一环状件;12、固定杆;13、第一通孔;14、安装凸台;2、手肘固定主体;21、第二环状件;22、调节杆;23、第二通孔;3、手指固定主体;31、支撑件;32、弹性层;33、固定座;34、弹力带锁紧扣;35、吊耳;4、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包括手腕固定主体1和插销4,手腕固定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肘固定主体2,手腕固定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指固定主体3,手腕固定主体1包括第一环状件11,第一环状件1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凸台14,第一环状件11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手肘固定主体2包括第二环状件21,第二环状件21靠近固定杆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杆22,调节杆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3,手指固定主体3包括支撑件31,支撑件31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弹力带锁紧扣34,支撑件31靠近第一环状件11的一端设置有吊耳35,支撑件31的顶部安装有弹性层32,弹性层32的顶部表面依次设置有固定座33。进一步的,固定杆12呈中空状,固定杆12的内径与调节杆22的外径相适配,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23的内径相同,且与插销4相适配。固定座33和弹力带锁紧扣34的数量为五个,固定座33和弹力带锁紧扣34的数量与手指的数量相对应,患者将手指均匀对应放入固定座33中。第一环状件11和第二环状件21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用于提高患者手部舒适度。手腕固定主体1与手肘固定主体2活动连接,手肘固定主体2可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手肘固定主体2与手指固定主体3铰接,手肘固定主体2可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便于该上肢支具针对不同臂展的患者进行调节,提高了该上肢支具的实用性,手指固定主体3的铰接患者可在康复训练中,适当锻炼手腕部的力量。具体的,该上肢支具部件固定关系:安装凸台14与吊耳3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最终使得手指固定主体3与手腕固定主体1之间构成旋转副,将该上肢支具放置于桌面或其它平面时,手腕固定主体1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手指固定主体3相对于手腕固定主体1可绕着手腕固定主体1的前端进行旋转,患者在手指对应插入固定座33后,可适当锻炼患者手腕部的力量,手肘固定件2可沿着垂直于手腕固定主体1的方向进行移动,医务人员可针对不同臂展的患者调节手肘固定件2相对于手腕固定主体1的距离,提高了该上肢支具的实用性。固定座33为弹性材料,弹力带锁紧扣34用于固定弹性带,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33的底端,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弹力带锁紧扣34上,患者将手指放入固定座33后,在弹力带的作用下,当患者需做握紧手指动作时,固定座33将被患者手指带动拉出,固定座33、弹力带锁紧扣34和弹力带保证了患者手指能处于功能位的同时起到固定作用,根据弹力带的材料特性,弹力带的可伸长量,应该临界于患者手能握拳与手能平整放置之间;该上肢支具使用过程:医务人员根据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包括手腕固定主体(1)和插销(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固定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肘固定主体(2),所述手腕固定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指固定主体(3),所述手腕固定主体(1)包括第一环状件(11),所述第一环状件(1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凸台(14),所述第一环状件(11)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手肘固定主体(2)包括第二环状件(21),所述第二环状件(21)靠近固定杆(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3),所述手指固定主体(3)包括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弹力带锁紧扣(34),所述支撑件(31)靠近第一环状件(11)的一端设置有吊耳(35),所述支撑件(31)的顶部安装有弹性层(32),所述弹性层(32)的顶部表面依次设置有固定座(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包括手腕固定主体(1)和插销(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固定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肘固定主体(2),所述手腕固定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指固定主体(3),所述手腕固定主体(1)包括第一环状件(11),所述第一环状件(1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凸台(14),所述第一环状件(11)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手肘固定主体(2)包括第二环状件(21),所述第二环状件(21)靠近固定杆(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3),所述手指固定主体(3)包括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弹力带锁紧扣(34),所述支撑件(31)靠近第一环状件(11)的一端设置有吊耳(35),所述支撑件(31)的顶部安装有弹性层(32),所述弹性层(32)的顶部表面依次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龙曹磊张甜甜王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