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康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3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摇摆康复机,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和摇把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控制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摇把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且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摇把组件朝前后旋转的轨迹运转,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机体朝左右方向摇摆,增大了康复机训练的运行轨迹,提高康复训练的自由度,提高康复效果;增加娱乐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摆康复机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摇摆康复机。
技术介绍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借助器械,采用适量的、定向或者有针对性的机体运动来帮助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使病人患肢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达到治疗效果。康复训练对于脑血栓术后用户、长期卧床用户、上下肢受伤手术后用户、偏瘫后遗症用户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帮助用户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恢复上下肢的功能。康复训练需要借助相关的器械,每次去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比较麻烦。市面上的康复机,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智能主被动康复机器人(申请号:CN201710982996.4;授权公告号:CN107583234A),它包括机体、转动连接于机体的转轴、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以及固定于转轴两端的踏板组件,电机连接有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包括,速度传感器,设置于转轴上,用于检测转轴前半圈的第一转速及后半圈的第二转速,并输出第一转速信号及第二转速信号;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有用于采集第一转速信号及第二转速信号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耦接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且耦接于电机的控制端,用于根据采集的第一转速信号及第二转速信号进行分析并向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机以适应现阶段的转速进行转动。康复训练时,上述康复机通过踏板主动或被动地带动用户朝固定轨迹锻炼,易让用户感到枯燥乏味,体验效果差;其摇摆自由空间小,康复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摇摆康复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摇摆康复机,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和摇把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控制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摇把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且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直流电机、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机连接的第一减速箱以及与所述第一减速箱连接的第一编码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直流电机、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机连接的第二减速箱以及与所述第二减速箱连接的第二编码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一端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主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另一端且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从动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把手。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包括U型架以及与所述U型架一体成型的底架。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底架侧边设有多组折叠脚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摇把组件朝前后旋转的轨迹运转,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机体朝左右方向摇摆,增大了康复机训练的运行轨迹,提高康复训练的自由度,提高康复效果;增加娱乐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摇摆康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摇摆康复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2-壳体;3-摇把组件;4-控制板;5-转轴;31-摇把;6-触屏控制器;7-第一支座;8-第一直流电机;9-第一减速箱;10-第一编码器;11-第二支座;12-第二直流电机;13-第二减速箱;14-第二编码器;15-主动轴;16-从动轴;17-把手;101-U型架;102-底架;18-折叠脚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摇摆康复机,包括支架1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壳体2和摇把组件3,所述壳体2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控制板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板4连接,所述摇把组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2外侧且通过转轴5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摇把组件3前后转动,所述摇把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两侧的摇把3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体左右摆动,所述壳体2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4连接的触屏控制器6,所述触屏控制器6包括显示屏和触屏按钮。本技术可通过设置在壳体2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摇把组件3朝前后旋转的轨迹运转,通过设置在壳体2内的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机体朝左右方向摇摆,增大了康复机训练的运行轨迹,提高康复训练的自由度,提高康复效果;增加娱乐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一支座7、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7上的第一直流电机8、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机8连接的第一减速箱9以及与所述第一减速箱9连接的第一编码器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二支座1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座11上的第二直流电机12、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机12连接的第二减速箱13以及与所述第二减速箱13连接的第二编码器14。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直流电机8和第二直流电机12均可以是有刷直流电机或无刷直流电机;用户可根据需要实现九种模式的康复运行状态,包括前后自主转动模式、前后被动转动模式、前后助力转动模式、左右主动摇摆模式、左右被动摇摆模式、左右助力摇摆模式、前后自主转动和左右主动摇摆混合模式、前后被动转动和左右被动摇摆混合模式、前后助力转动和左右助力摇摆混合模式,具体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摆康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壳体(2)和摇把组件(3),所述壳体(2)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控制板(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板(4)连接,所述摇把组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2)外侧且通过转轴(5)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摆康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壳体(2)和摇把组件(3),所述壳体(2)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控制板(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板(4)连接,所述摇把组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2)外侧且通过转轴(5)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康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一支座(7)、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7)上的第一直流电机(8)、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机(8)连接的第一减速箱(9)以及与所述第一减速箱(9)连接的第一编码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康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胡鸿翔陈海峰杨婧怡李亚楠李俊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