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婉专利>正文

移动清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8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移动清肠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医护人员在对盆腔CT患者灌肠时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固定块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下方的容纳槽,固定块后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支撑筒上端贯穿固定块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固定块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连通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接触;减少医护人员的准备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对灌肠袋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清肠车
本技术涉及消化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清肠车。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可以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盆腔CT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灌肠操作,但是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所需准备物品较多,且灌肠液的高度调整不便,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共同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移动清肠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医护人员在对盆腔CT患者灌肠时操作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固定块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下方的容纳槽,固定块后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支撑筒上端贯穿固定块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固定块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连通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抽屉与分隔板的设置,便于将灌肠用品分类收纳,减少医护人员的准备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支撑筒与踏板的设置,便于对灌肠袋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容纳槽的设置,便于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收纳,防止对病房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筒的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2,固定块1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2下方的容纳槽3,固定块1后侧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5,支撑筒5上端贯穿固定块1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6,固定块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4连通的滑动槽7,滑动槽7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8连接有限位杆9,两个限位杆9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5接触。为了提高支撑筒5的稳定性,所述的放置槽4内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端设有与支撑筒5滑动连接的导向杆11。为了提高限位效果,所述的两个限位杆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橡胶垫12,支撑筒5的左右两端面为磨砂面。为了限位杆9左右移动,所述的放置槽4内设有位于支撑板10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T形推板13,T形推板13的左右两端分别经连杆14与其对应侧的限位杆9铰接连接。为了便于T形推板13上下移动,所述的固定块1后端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放置槽4连通的移动槽,T形推板13的后端伸出移动槽。为了便于观察灌肠袋的高度,所述的支撑筒5上设有刻度线15。为了便于对灌肠液进行加热,所述的固定块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收纳槽16,右侧的收纳槽16内设有加热器17。为了便于对灌肠用品进行分类,所述的抽屉2内设有分隔板18。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刻度线15的读数自上到下依次增大,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灌肠用品被放置在抽屉2内;将储有灌肠液的灌肠袋放在分隔板18上,启动加热器17对灌肠液进行加热,推动本装置到病床旁,将分别拉动两个抽屉2,将抽屉2的灌肠用品依次取出并放在收纳槽16内;当灌肠液加热完成后,将灌肠袋悬挂在挂钩6上,向下踩踏T形推板13,T形推板13经连杆14带动两个限位杆9相背移动并挤压其对应侧的弹簧8,两个橡胶块同步相背移动解除对支撑筒5的夹紧;向上拉动支撑筒5,支撑筒5经挂钩6带动灌肠袋向上移动,同时观察固定块1上端面所对应的刻度线15的读数,该读数即为灌肠袋所在的高度;当灌肠袋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后,停止移动支撑筒5,松开T形推板13,两个限位杆9在弹簧8的作用下带动橡胶块相对移动,同时,限位杆9经连杆14带动T形推板13向上移动;当橡胶块与支撑筒5接触后,限位杆9停止移动,此时,橡胶垫12对支撑筒5进行限位,支撑筒5无法移动,灌肠袋的高度被确定,此时可对患者进行灌肠;灌肠结束后,向下踩踏T形推板13,两个限位杆9相背移动,解除对支撑筒5的限位,支撑筒5经挂钩6带动灌肠袋向下移动,支撑筒5停止移动后,松开T形推板13,橡胶垫12将支撑筒5夹紧。本技术中容纳槽3内设有垃圾桶,便于将医疗废弃物及时收纳。本技术中加热器17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细描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抽屉与分隔板的设置,便于将灌肠用品分类收纳,减少医护人员的准备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支撑筒与踏板的设置,便于对灌肠袋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容纳槽的设置,便于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收纳,防止对病房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清肠车,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2),其特征在于,固定块(1)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2)下方的容纳槽(3),固定块(1)后侧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5),支撑筒(5)上端贯穿固定块(1)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6),固定块(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4)连通的滑动槽(7),滑动槽(7)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8)连接有限位杆(9),两个限位杆(9)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5)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清肠车,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2),其特征在于,固定块(1)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2)下方的容纳槽(3),固定块(1)后侧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5),支撑筒(5)上端贯穿固定块(1)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6),固定块(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4)连通的滑动槽(7),滑动槽(7)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8)连接有限位杆(9),两个限位杆(9)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5)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清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槽(4)内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端设有与支撑筒(5)滑动连接的导向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清肠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限位杆(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橡胶垫(12),支撑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婉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