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便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8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便盆本体包括一便池,便池中间部分的底部内部设置有一称量部件,用于称量小便的尿液量;便盆本体上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控制称量部件的控制部件;便盆本体还包括一连接部和与其可旋转地连接的便盆圈;便盆本体上表面沿便池一圈向上延伸出塑料袋卡合部,用以卡合普通塑料袋或和该便盆匹配的过滤塑料袋;便盆圈下表面与塑料袋卡合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可方便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对尿量作为治疗依据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提高女性患者尿量记录的准确率和依从性;且能在便池内更换过滤塑料袋,避免家属频繁清洗便盆内部,减少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便盆
本技术涉及医用便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便盆。
技术介绍
准确记录患者的小便数据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是作为医生调整药物、治疗疾病的关键依据。调查发现男性患者使用有刻度的尿壶,其记录尿量的准确率和依从性均较高;而女性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结构、使用器具及测量步骤的繁琐导致记录尿量的准确率和依从性均较低,给临床医生及护士在病情的观察及治疗方面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设计一款方便女性患者准确记录尿量的便盆,提高其依从性,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准确记录尿量的智能型便盆。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该便盆本体包括一便池,便池中间部分的底部内部设置有一称量部件,用于称量小便的尿液量;便盆本体上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控制称量部件的控制部件;便盆本体还包括一设置于便盆本体一端的连接部和与其可旋转地连接的便盆圈;便盆本体上表面沿便池一圈向上延伸出塑料袋卡合部,用以卡合普通塑料袋或和该便盆配套的过滤塑料袋;便盆圈下表面与塑料袋卡合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凹槽。进一步地,控制部件内包括一数据处理器,用以将称量部件称量的尿液质量换算为体积和延时控制称量部件。进一步地,控制部件上设置有一测量按钮,用以启动称量部件。进一步地,控制部件还包括一显示屏,用以显示称量部件测得的尿液量。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一连接轴,便盆圈和连接部通过连接轴可旋转地连接。进一步地,便盆圈上两侧和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坐垫。进一步地,弹性坐垫上设置有均匀的防滑纹路。进一步地,便盆本体靠近连接部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塑料袋储仓。进一步地,过滤塑料袋上端设置有与塑料袋卡合部匹配的卡合边缘。进一步地,过滤塑料袋内部设置有一过滤部,用以过滤尿液;过滤部贯穿设置有均匀网眼,材质与塑料袋相同。进一步地,称量部件为电子秤。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通过在便盆与皮肤接触的部分设置弹性坐垫,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在便盆内底部设置称量部件,在便盆本体上设置控制部件,可称量尿液的质量并换算成体积,方便医护人员精确记录患者小便数据,作为治疗的依据保存,提高女性患者测量记录尿量的准确率和依从性;设置于便盆结构匹配的过滤塑料袋,可将大便过滤,称量小便,便盆使用完毕后可使用过滤塑料袋处理小便和大便,无需清洗便盆,减少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不包括便盆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中过滤塑料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便盆本体,2-便池,11-便盆圈,12-连接部,13-塑料袋卡合部,14-塑料袋储仓,15-过滤塑料袋,111-弹性坐垫121-连接轴,151-卡合边缘,152-过滤部,21-称量部件,22-控制部件,221-测量按钮,222-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便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便更好地了解本技术,但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1,便盆本体1包括一便池2,便池2中间部分的底部内部设置有一称量部件21,用于称量小便的尿液量;便盆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控制称量部件21的控制部件22;称量部件21为电子秤。便盆本体1还包括一设置于便盆本体1一端的连接部12和与其可旋转地连接的便盆圈11;连接部12包括一连接轴121,便盆圈11和连接部12通过连接轴121可旋转地连接。便盆本体1上表面沿便池2一圈向上延伸出塑料袋卡合部13,用以卡合普通塑料袋或与该便盆匹配的过滤塑料袋15;便盆圈11下表面与塑料袋卡合部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凹槽。通过塑料袋卡合部可将普通的塑料袋或过滤塑料袋15卡合于便盆内,收集小便或大便,避免需要频繁对便盆进行清洗,减少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控制部件22内包括一数据处理器,用以将称量部件21称量的尿液质量换算为体积和延时控制称量部件21;控制部件22上设置有一测量按钮221,用以启动称量部件21;控制部件还包括一显示屏222,用以显示称量部件21测得的尿液量。在使用该便盆时,使用结束后,按下测量按钮221,即可通过称量部件21称量小便的重量,并通过控制部件22内的数据处理器将尿液重量根据尿液的平均密度换算为体积,并将尿液体积量显示于显示屏222上,供医务人员记录和观察。数据处理器可对称量部件21延时控制,在按下测量按钮221后,称量部件21进行称量,显示屏222进行显示,延时控制时间可预先设置为10s,但不限于此,10s后称量部件21自动断电关闭,待下次按下测量按钮221后再进行启动,避免电源浪费。便盆圈11上两侧和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坐垫111;弹性坐垫111上设置有均匀的防滑纹路,可使患者的使用更加舒适。便盆本体1靠近连接部12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塑料袋储仓14;用于储存普通塑料袋和过滤塑料袋。如图4所示,过滤塑料袋15上端设置有与塑料袋卡合部13匹配的卡合边缘151;过滤塑料袋15内部设置有一过滤部152,用以过滤尿液;过滤部152贯穿设置有均匀网眼,材质与塑料袋相同。过滤塑料袋15的长度满足铺平便池2的表面,便于称量准确,在患者只需进行小便时,只需在塑料袋卡合部13内设置普通塑料袋即可;在患者需要同时进行大小便时,使用过滤塑料袋15,过滤部152可将患者的大便过滤,小便通过过滤部152的网眼流入便池内过滤塑料袋15的下部,进行称量。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抬起便盆圈11,根据患者的排便需求,选择普通塑料袋或过滤塑料袋15卡合固定于塑料袋卡合部13内,盖下便盆圈11;然后,将智能型便盆放置于患者的身体下,进行使用;其次,使用完毕后,将便盆从患者的身体下拿出,按下测量按钮221,获得该次排便的尿液量,进行记录;最后,称量部件21自动关闭,抬起便盆圈11,取下塑料袋,通过塑料袋处理丢弃排便,盖下便盆圈11。需要说明的是,在患者排便不正常,例如拉肚子的情况时,无法对小便进行准确过滤,该情况下,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型便盆无法准确称量尿液量,但其属于特殊情况,不影响本技术的范围和技术方案。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1),所述便盆本体(1)包括一便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池(2)中间部分的底部内部设置有一称量部件(21),用于称量小便的尿液量;所述便盆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控制所述称量部件(21)的控制部件(22);/n所述便盆本体(1)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便盆本体(1)一端的连接部(12)和与其可旋转地连接的便盆圈(11);/n所述便盆本体(1)上表面沿所述便池(2)一圈向上延伸出塑料袋卡合部(13),用以卡合普通塑料袋或与所述便盆配套的过滤塑料袋(15);所述便盆圈(11)下表面与所述塑料袋卡合部(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1),所述便盆本体(1)包括一便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池(2)中间部分的底部内部设置有一称量部件(21),用于称量小便的尿液量;所述便盆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控制所述称量部件(21)的控制部件(22);
所述便盆本体(1)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便盆本体(1)一端的连接部(12)和与其可旋转地连接的便盆圈(11);
所述便盆本体(1)上表面沿所述便池(2)一圈向上延伸出塑料袋卡合部(13),用以卡合普通塑料袋或与所述便盆配套的过滤塑料袋(15);所述便盆圈(11)下表面与所述塑料袋卡合部(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22)内包括一数据处理器,用以将称量部件(21)称量的尿液质量换算为体积和延时控制所述称量部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22)上设置有一测量按钮(221),用以启动所述称量部件(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一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燕黎金玲刘洪婷严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