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素玲专利>正文

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7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包括气垫、气囊立围、头部调整机构、防溢报警机构、垫颈机构、充气机构、充气泵、控制器,该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首先通过一体式充气的方式达到鸟巢的效果,结构稳定,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内部携带的头枕以及调整气枕可以有效防止婴幼儿头部畸形,再使用完毕后,只需将气囊内的气体排放完毕即可,再对气垫做系统消毒即可防止细菌滋生,有效防止婴幼儿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
技术介绍
临床上,新生儿由于器官功能、免疫功能等发育还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需要给予特殊的护理,目前,医护人员常通过模拟鸟巢的结构对婴幼儿进行位置限制,同时也可以使婴幼儿感觉舒适,更有安全感。但是现有的鸟巢模拟一般采用医院就地取材的毯子等堆叠而成,这种方式制成的鸟巢结构不够稳定,无法始终保持鸟巢状,长时间使用无法保障其中婴幼儿的安全,同时就地取材的毯子等物清洁程度难以保证,易沾染细菌,引起婴幼儿其他感染,同时一般的头枕不利于对婴儿头部进行调整,容易导致患儿体位性头颅畸形,鉴于以上缺点,实有必要设计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包括气垫、气囊立围、头部调整机构、防溢报警机构、垫颈机构、充气机构、充气泵、控制器,所述的气垫四周密封环绕固设有气囊立围,所述的气垫内部左侧前端固设有头部调整机构,所述的气垫左侧前端由上至下固设有防溢报警机构,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右侧设有垫颈机构,且所述的垫颈机构与气垫紧配连接,所述的气垫上端密封固定贯穿设有充气机构,所述的充气机构另一端固设有充气泵,所述的充气泵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充气泵导线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由头枕以及气枕组成。r>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左侧前端固设有头枕,所述的头枕前端上下两侧密封固设有气枕。进一步,所述的防溢报警机构由水浸感应器以及报警器组成。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左侧前端由上至下固设有水浸感应器,所述的控制器内部固设有报警器。进一步,所述的垫颈机构由母扣按钮、公扣按钮以及充气颈垫组成。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前端左侧上下两端固设有母扣按钮,所述的母扣按钮前端紧配设有公扣按钮,所述的公扣按钮上端固设有充气颈垫。进一步,所述的充气机构由气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组成。进一步,所述的气垫上端密封固定贯穿设有气管,所述的气管上端外壁固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气管中端外壁固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气管下端外壁固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的气管底端外壁固设有第四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首先通过一体式充气的方式达到鸟巢的效果,结构稳定,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内部携带的头枕以及调整气枕可以有效防止婴幼儿头部畸形,再使用完毕后,只需将气囊内的气体排放完毕即可,再对气垫做系统消毒即可防止细菌滋生,有效防止婴幼儿感染。附图说明图1是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的主视图;图2是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的立体图;图3是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的拆分立体图;图4是气垫的仰视图;图5是气垫的立体图。气垫1、气囊立围2、头部调整机构3、防溢报警机构4、垫颈机构5、充气机构6、充气泵7、控制器8、头枕301、气枕302、水浸感应器401、报警器402、母扣按钮501、公扣按钮502、充气颈垫503、气管601、第一电磁阀602、第二电磁阀603、第三电磁阀604、第四电磁阀60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包括气垫1、气囊立围2、头部调整机构3、防溢报警机构4、垫颈机构5、充气机构6、充气泵7、控制器8,所述的气垫1四周密封环绕固设有气囊立围2,所述的气垫1内部左侧前端固设有头部调整机构3,所述的气垫1左侧前端由上至下固设有防溢报警机构4,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3右侧设有垫颈机构5,且所述的垫颈机构5与气垫1紧配连接,所述的气垫1上端密封固定贯穿设有充气机构6,所述的充气机构6另一端固设有充气泵7,所述的充气泵7右侧设有控制器8,所述的控制器8与充气泵7导线连接,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3由头枕301以及气枕302组成,所述的气垫1左侧前端固设有头枕301,所述的头枕301前端上下两侧密封固设有气枕302,所述的防溢报警机构4由水浸感应器401以及报警器402组成,所述的气垫1左侧前端由上至下固设有水浸感应器401,所述的控制器8内部固设有报警器402,所述的垫颈机构5由母扣按钮501、公扣按钮502以及充气颈垫503组成,所述的气垫1前端左侧上下两端固设有母扣按钮501,所述的母扣按钮501前端紧配设有公扣按钮502,所述的公扣按钮502上端固设有充气颈垫503,所述的充气机构6由气管601、第一电磁阀602、第二电磁阀603、第三电磁阀604以及第四电磁阀605组成,所述的气垫1上端密封固定贯穿设有气管601,所述的气管601上端外壁固设有第一电磁阀602,所述的气管601中端外壁固设有第二电磁阀603,所述的气管601下端外壁固设有第三电磁阀604,所述的气管601底端外壁固设有第四电磁阀605。该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使得气管601通向气垫1以及气囊立围2处的第一电磁阀602开启,气管601通向头枕301、气枕302处的第二电磁阀603、第三电磁阀604以及第四电磁阀605关闭,之后再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使得充气泵7为气垫1以及气囊立围2进行充气,当气垫1以及气囊立围2膨胀的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要求后,医护人员再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关闭充气泵7,之后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器8将第一电磁阀602进行关闭,再将气管601通向头枕301部位的第二电磁阀603进行开启,同时气管601通向气枕302的第三电磁阀604以及第四电磁阀605依旧处于关闭状态,再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使得充气泵7为头枕301进行充气,当头枕301膨胀的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要求后,医护人员再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关闭充气泵7以及第二电磁阀603,之后医护人员再将婴儿放置于气垫1上,以此让气垫1对婴儿进行支撑,同时因气囊立围2膨胀后的高度高于气垫1,所以膨胀后的气囊立围2可将婴儿的四周进行围栏保护,头枕301可对婴儿的头部进行支撑,在患儿长时间睡卧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使得气管601通向头枕301前端上下两侧的气枕302处的第三电磁阀604以及第四电磁阀605阶段式开启,第一电磁阀602以及第二电磁阀603关闭,再通过对控制器8的使用使得充气泵7开启,以此使得上下两侧的气枕302处于交替式膨胀,使得患儿的头部向左或向右转动,防止患儿头部发生体位性畸形,此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气囊立围、头部调整机构、防溢报警机构、垫颈机构、充气机构、充气泵、控制器,所述的气垫四周密封环绕固设有气囊立围,所述的气垫内部左侧前端固设有头部调整机构,所述的气垫左侧前端由上至下固设有防溢报警机构,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右侧设有垫颈机构,且所述的垫颈机构与气垫紧配连接,所述的气垫上端密封固定贯穿设有充气机构,所述的充气机构另一端固设有充气泵,所述的充气泵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充气泵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气囊立围、头部调整机构、防溢报警机构、垫颈机构、充气机构、充气泵、控制器,所述的气垫四周密封环绕固设有气囊立围,所述的气垫内部左侧前端固设有头部调整机构,所述的气垫左侧前端由上至下固设有防溢报警机构,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右侧设有垫颈机构,且所述的垫颈机构与气垫紧配连接,所述的气垫上端密封固定贯穿设有充气机构,所述的充气机构另一端固设有充气泵,所述的充气泵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充气泵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调整机构由头枕以及气枕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垫左侧前端固设有头枕,所述的头枕前端上下两侧密封固设有气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婴儿体位性头颅畸形安全护理鸟巢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溢报警机构由水浸感应器以及报警器组成。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素玲卢一相
申请(专利权)人:罗素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