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26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约束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包括约束床,所述约束床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连接有约束装置,所述约束床包括床杆、床体、约束枕头,所述床体安装有栏杆,所述床体安装有所述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连接有约束装置,所述约束装置包括钩带、锁带,所述钩带与所述锁带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对患者进行肢体上的约束固定,并且约束固定的位置可自由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约束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当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便会因为烦躁、躁狂在床上随意乱抓乱动,进而医护人员便难以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治疗,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包括约束床,所述约束床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连接有约束装置,所述约束床包括床杆、床体、约束枕头,所述床杆连接有所述床体,所述床体顶部放置有所述约束枕头,所述床体的两侧安装有所述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放置槽、移动槽、固定槽,所述放置槽为立方体结构凹槽,所述放置槽连接有所述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为“T”型结构凹槽,所述移动槽连接有所述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L”型结构凹槽,所述固定槽内安装有所述约束装置,所述约束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的连接体、钩带、锁带,所述钩带、所述锁带的末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体,所述钩带的另一端设置有钩体,所述钩体为“J”型凸出体结构,所述锁带的表面相应开设有若干锁槽,所述锁槽为“J”型凹槽结构,所述钩体与所述锁槽卡接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的两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圆柱状凹槽结构,所述固定条的侧面相应设置有安装体,所述安装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的两侧设置有栏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枕头的两侧连接有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末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体,所述约束枕头的表面设置有头部约束槽,所述头部约束槽的形状与人头部的形状相吻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钩带、所述锁带的底部连接有宽体捆带,所述宽体捆带为透气棉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杆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棉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中,采用钩带、锁带以及相应的钩体和若干锁槽使得可以对患者进行肢体上的约束固定,并且约束固定的位置可自由调节。2、本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中,固定条与床体是通过安装体、安装槽对应插接配合的,所以固定条可以从床体上拆卸下,方便后期维护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约束床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固定条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连接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固定条反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锁带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锁槽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的锁带反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的钩带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1的约束枕头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0、约束床;110、床杆;111、缓冲棉套;120、床体;121、安装槽;122、栏杆;130、约束枕头;131、约束带;132、头部约束槽;200、固定条;210、连接槽;211、放置槽;212、移动槽;213、固定槽;220、安装体;300、约束装置;310、连接体;320、钩带;321、钩体;330、锁带;331、锁槽;340、宽体捆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包括约束床100,约束床100安装有固定条200,固定条200连接有约束装置300,约束床100包括床杆110、床体120、约束枕头130,床杆110连接有床体120,床体120顶部放置有约束枕头130,床体120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条200,固定条200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210,连接槽210包括放置槽211、移动槽212、固定槽213,放置槽211为立方体结构凹槽,放置槽211连接有移动槽212,移动槽212为“T”型结构凹槽,移动槽212连接有固定槽213,固定槽213为“L”型结构凹槽,固定槽213内安装有约束装置300,约束装置300包括安装于固定槽213内的连接体310、钩带320、锁带330,钩带320、锁带330的末端连接有连接体310,钩带320的另一端设置有钩体321,钩体321为“J”型凸出体结构,锁带330的表面相应开设有若干锁槽331,锁槽331为“J”型凹槽结构,钩带320与锁带330通过钩体321、锁槽331卡接配合。进一步的,床体120的两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为圆柱状凹槽结构,固定条200的侧面相应设置有安装体220,安装体220为圆柱体结构,固定条200与床体120通过安装体220、安装槽121插接配合,方便后期的维护更换。进一步的,床体120的两侧设置有栏杆122,栏杆122可避免患者从约束床100上滚落掉地。再进一步的,约束枕头130的两侧连接有约束带131,约束带131的末端连接有连接体310,通过将连接体310安装于固定槽213内从而将约束枕头130固定在床体120上,约束枕头130的表面设置有头部约束槽132,头部约束槽132的形状与人头部的形状相吻合,方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约束固定。更进一步的,钩带320、锁带330的底部连接有宽体捆带340,宽体捆带340为透气棉带,加大钩带320、锁带330与患者接触的面积,避免因面积过小而压强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除此之外,床杆110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棉套111,在对患者进行约束固定时,当患者的脚部踢到床杆110时缓冲棉套111可起到缓冲作用。本约束固定装置的约束带、钩带、锁带优先采用尼龙约束带,尼龙约束带采用高强度尼龙纤维编制而成,具有韧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包括约束床(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床(100)安装有固定条(200),所述固定条(200)连接有约束装置(300),所述约束床(100)包括床杆(110)、床体(120)、约束枕头(130),所述床杆(110)连接有所述床体(120),所述床体(120)顶部放置有所述约束枕头(130),所述床体(120)的两侧安装有所述固定条(200),所述固定条(200)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210),所述连接槽(210)包括放置槽(211)、移动槽(212)、固定槽(213),所述放置槽(211)为立方体结构凹槽,所述放置槽(211)连接有所述移动槽(212),所述移动槽(212)为“T”型结构凹槽,所述移动槽(212)连接有所述固定槽(213),所述固定槽(213)为“L”型结构凹槽,所述固定槽(213)内安装有所述约束装置(300),所述约束装置(300)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槽(213)内的连接体(310)、钩带(320)、锁带(330),所述钩带(320)、所述锁带(330)的末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体(310),所述钩带(320)的另一端设置有钩体(321),所述钩体(321)为“J”型凸出体结构,所述锁带(330)的表面相应开设有若干锁槽(331),所述锁槽(331)为“J”型凹槽结构,所述钩体(321)与所述锁槽(331)卡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可自由调节的约束固定装置,包括约束床(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床(100)安装有固定条(200),所述固定条(200)连接有约束装置(300),所述约束床(100)包括床杆(110)、床体(120)、约束枕头(130),所述床杆(110)连接有所述床体(120),所述床体(120)顶部放置有所述约束枕头(130),所述床体(120)的两侧安装有所述固定条(200),所述固定条(200)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210),所述连接槽(210)包括放置槽(211)、移动槽(212)、固定槽(213),所述放置槽(211)为立方体结构凹槽,所述放置槽(211)连接有所述移动槽(212),所述移动槽(212)为“T”型结构凹槽,所述移动槽(212)连接有所述固定槽(213),所述固定槽(213)为“L”型结构凹槽,所述固定槽(213)内安装有所述约束装置(300),所述约束装置(300)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槽(213)内的连接体(310)、钩带(320)、锁带(330),所述钩带(320)、所述锁带(330)的末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体(310),所述钩带(320)的另一端设置有钩体(321),所述钩体(321)为“J”型凸出体结构,所述锁带(330)的表面相应开设有若干锁槽(331),所述锁槽(331)为“J”型凹槽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蕴金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