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21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疝托装置,属于疝气压迫件技术领域,作用在人体的疝内环口上,所述疝托装置包括:压迫垫,所述压迫垫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位于外层的内侧,且所述内层为软质形变层;束带,所述束带连接在压迫垫上;以及承托件,承托件为镁锌复合硅胶材质,利用镁调节胶原代谢和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内层的内侧,且所述承托件对应人体的疝内环口;其中,所述压迫垫作用在承托件上,以使得承托件作用在疝内环口中;达到疝内环口被针对性压迫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疝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疝气压迫件
,尤其涉及一种疝托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多发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等。目前的疝气压迫件的结构多数为压迫袋和束带,压迫袋压迫在患者在缺损处。这种结构对治疗疝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在于缺损处没有被针对性的物理作用,疝内环口没有被针对性的压迫住。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疝气压迫件没有对疝内环口进行针对性压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疝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疝气压迫件没有对疝内环口进行针对性压迫的技术问题;达到疝内环口被针对性压迫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疝托装置,作用在人体的疝内环口上,所述疝托装置包括:压迫垫,所述压迫垫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位于外层的内侧,且所述内层为软质形变层;束带,所述束带连接在压迫垫上;以及承托件,承托件为镁锌复合硅胶材质;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内层的内侧,且所述承托件对应人体的疝内环口;其中,所述压迫垫作用在承托件上,以使得承托件作用在疝内环口中。作为优选,所述内层为海绵层。作为优选,所述内层相对于承托件设置有内凹的压迫腔,并通过压迫腔贴合所述承托件。作为优选,所述压迫垫还包括挂接件,所述挂接件包括挂接体和限位头;其中,挂接体的一端连接压迫垫的外层,且挂接体的另一端连接限位头;所述束带套设在挂接体上,且限位头作用在束带上,以使得束带绕挂接体可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束带上设置有缝合孔,所述缝合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缝合孔可穿设过缝线,并通过缝线使得束带和压迫垫之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束带包括主束带和下束带;其中,下束带的一端连接在压迫垫上,下束带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在主束带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托件,利用承托件直接对疝内环口进行精准压迫和精准堵缺,利用压迫垫对承托件进行压迫,以使得承托件可以持续作用在疝内环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疝气压迫件没有对疝内环口进行针对性压迫的技术问题;达到疝内环口被针对性压迫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承托件设置设置为包覆层和内芯,内芯采用冰块,借用冰袋的原理,用于有急性肠嵌顿加纳后或疝手术后,可以起到局部消肿,减少出血的作用。3、本申请实施例中,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表明:疝是的病因是局部组织胶原代谢失调。采用镁锌复合硅胶做3D打印疝内环口的承托件。将镁粉与锌粉按比例混合入硅胶,利用镁调节胶原代谢和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以硅胶为载体塑形,制备成镁锌复合硅胶。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挂接件,使得束带相对于压迫垫可转动,使得人体在穿戴本装置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束带相对于压迫垫的作用方向,使得穿戴舒适;且在必要时,可利用缝线穿设过束带的缝合孔,以使得束带在调整好位置后,固定在压迫垫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疝托装置的主视向展开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压迫件和压迫垫之间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3的侧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又一种侧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压迫垫;11、外层;12、挂接件;121、挂接体;122、限位头;123、填充环;13、内层;131、压迫腔;2、主束带;3、下束带;31、缝合孔;4、承托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疝托装置,通过设置承托件,利用承托件直接对疝内环口进行精准压迫和精准堵缺,利用压迫垫1对承托件进行压迫,以使得承托件可以持续作用在疝内环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疝气压迫件没有对疝内环口进行针对性压迫的技术问题;达到疝内环口被针对性压迫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一种疝托装置,作用在人体的疝内环口上,疝托装置包括:压迫垫1、束带以及承托件4;其中,承托件4对应人体的疝内环口,压迫垫1作用在承托件4上,以使得承托件4作用在疝内环口中。压迫垫1,压迫垫1包括外层11、内层13以及挂接件12,内层13位于外层11的内侧,且内层13和外层11通过缝合或粘接的方式连为一体。且内层13为软质形变层,如海绵层,以便于和人体贴合时舒适;也有利于增大接触承托件的面积,使得压迫垫1对承托件能有效压迫,避免承托件滑脱或移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层13相对于承托件4设置有内凹的压迫腔131,并通过压迫腔131贴合承托件4。该压迫腔131可以是在确定好疝内环口大小、形态以及位置后,对内层13进行挖孔处理,以挖出一个压迫腔131。此外,述挂接件12包括挂接体121和限位头122;其中,挂接体121的一端连接压迫垫1的外层11,且挂接体121的另一端连接限位头122;利用限位头122和外层11配合构成一个限位空间。束带,束带连接在压迫垫1上;束带包括主束带2和下束带3;其中,下束带3的一端连接在压迫垫1上,下束带3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在主束带2上。需要说明的是,束带和压迫垫1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束带套设在挂接体121上,且限位头122作用在束带上,基于限位空间以使得束带绕挂接体121可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束带上设置有缝合孔31,缝合孔31设置有若干,缝合孔31可穿设过缝线,并通过缝线使得束带和压迫垫1之间固定连接。承托件4,承托件4位于内层13的内侧,且承托件4对应人体的疝内环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承托件4分为包覆层和内芯;包覆层为硅胶,内芯为冰块。借用冰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疝托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在人体的疝内环口上,所述疝托装置包括:/n压迫垫,所述压迫垫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位于外层的内侧,且所述内层为软质形变层;/n束带,所述束带连接在压迫垫上;以及/n承托件,承托件为镁锌复合硅胶材质;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内层的内侧,且所述承托件对应人体的疝内环口;/n其中,所述压迫垫作用在承托件上,以使得承托件作用在疝内环口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托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在人体的疝内环口上,所述疝托装置包括:
压迫垫,所述压迫垫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位于外层的内侧,且所述内层为软质形变层;
束带,所述束带连接在压迫垫上;以及
承托件,承托件为镁锌复合硅胶材质;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内层的内侧,且所述承托件对应人体的疝内环口;
其中,所述压迫垫作用在承托件上,以使得承托件作用在疝内环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海绵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相对于承托件设置有内凹的压迫腔,并通过压迫腔贴合所述承托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钢夏加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