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妮雯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13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皮肤拉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随着患者呼吸,容易使皮肤拉紧装置与皮肤接触的地方产生空隙,或者因为痛疼引起的患者颤抖,造成皮肤拉紧装置脱落,影响胸腔穿刺的治疗的问题,包括主体,滑槽,内杆和底板;所述滑槽设在主体的前侧,且滑槽侧面的卡槽设在主体的前侧;所述内杆的外端设有把手,且内杆安装在外筒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凸块,且底板安装在主体的底部。在进行胸腔穿刺的时候,通过内杆拉紧皮肤,使内杆可以在外筒的内部进行移动,把竖板侧面的上下两个吸盘吸附在皮肤上,在弹簧作用下使吸盘吸附在皮肤上,随着呼吸胸腔的上下起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穿刺是指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的操作,在肺科的临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是一个比较常见,又是方便简易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在进行胸腔穿刺的时候,需要把皮肤拉近,便于插入针刺。例如申请号:CN208130021U中涉及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以往胸腔穿刺不方便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其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底部分别与第一吸盘背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左端部和第二固定板的右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拉环,所述的第一拉环分别通过系绳与固定在第二吸盘背面的第二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吸盘,所述的第三吸盘背面分别与蛇管两端部固定连接。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皮肤拉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跟随呼吸胸腔起伏移动,在进行胸腔穿刺的时候,随着患者呼吸,容易使皮肤拉紧装置与皮肤接触的地方产生空隙,或者因为痛疼引起的患者颤抖,造成皮肤拉紧装置脱落,影响胸腔穿刺的治疗。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皮肤拉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跟随呼吸胸腔起伏移动,在进行胸腔穿刺的时候,随着患者呼吸,容易使皮肤拉紧装置与皮肤接触的地方产生空隙,或者因为痛疼引起的患者颤抖,造成皮肤拉紧装置脱落,影响胸腔穿刺的治疗的问题。本实用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包括主体,滑槽,内杆和底板;所述主体为环形结构,且主体的前侧设有开孔;所述滑槽设在主体的前侧,且滑槽侧面的卡槽设在主体的前侧;所述内杆的外端设有把手,且内杆安装在外筒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凸块,且底板安装在主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支撑板,顶槽;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气孔,且主体的后侧安装有皮带扣;所述支撑板为锥形结构,且支撑板的侧面通过弹簧安装在主体的内侧;所述顶槽为弧形结构,且顶槽设在主体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包括有卡槽,卡板,外筒,滑板;所述卡槽为矩形结构,且卡槽设在滑槽的侧面;所述卡板为矩形板结构,且卡板安装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外筒的顶部设有开孔,且外筒的内端设有凸块;所述滑板设在外筒的侧面,且滑板的侧端安装在滑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内杆包括有竖板,吸盘,插板;所述竖板为矩形板结构,且竖板的侧面安装有弹簧,并且竖板的侧面设在内杆的内端;所述吸盘为橡胶材质,且吸盘设在竖板的侧面;所述插板为圆柱形结构,且插板的底端安装在内杆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有内槽,内板,抽板;所述内槽为矩形结构,且内槽设在底板的内侧;所述内板的顶部为倾斜面结构,且内板的底端侧面通过弹簧安装在底板的内侧底部;所述抽板为L形结构,且抽板的底端安装在底板两侧凸块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内杆,在进行胸腔穿刺的时候,通过内杆拉紧皮肤,减少因为呼吸胸腔起伏造成的皮肤拉紧装置脱落,在外筒的内部安装有内杆,首先把主体套在患者的胸腔部位,通过人力的作用抽出内杆顶部安装的抽板,使内杆可以在外筒的内部进行移动,把竖板侧面的上下两个吸盘吸附在皮肤上,再通过外筒带动内杆移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固定住外筒,在外筒内端凸块通过弹簧与竖板的侧面相连接,在弹簧作用下使吸盘吸附在皮肤上,随着呼吸胸腔的上下起伏,或者患者痛疼引起的颤抖,弹簧带动竖板侧面的吸盘上下起伏,防止吸盘因为胸腔移动造成的空气,引起皮肤拉紧装置的脱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皮肤拉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跟随呼吸胸腔起伏移动,在进行胸腔穿刺的时候,随着患者呼吸,容易使皮肤拉紧装置与皮肤接触的地方产生空隙,或者因为痛疼引起的患者颤抖,造成皮肤拉紧装置脱落,影响胸腔穿刺的治疗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板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支撑板;102、顶槽;2、滑槽;201、卡槽;202、卡板;203、外筒;204、滑板;3、内杆;301、竖板;302、吸盘;303、插板;4、底板;401、内槽;402、内板;403、抽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包括主体1,滑槽2,内杆3和底板4;主体1为环形结构,且主体1的前侧设有开孔;滑槽2设在主体1的前侧,且滑槽2侧面的卡槽201设在主体1的前侧;内杆3的外端设有把手,且内杆3安装在外筒203的内部;底板4的两侧设有凸块,且底板4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支撑板101可以支撑在胸腔部位,防止主体1的前侧压迫在胸腔上,顶槽102设在主体1的前侧顶部,可以方便医生观察穿刺插入的地方,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在卡槽201的内部插入卡板202,来固定住外筒203,多个卡槽201设在滑槽2的侧面,可以使外筒203带动内杆3向胸腔的两侧拉紧皮肤,使吸盘302随着胸腔的起伏进行移动,防止使吸盘302进入空气,造成皮肤拉紧装置的脱落,吸盘302吸附住皮肤就可以在外筒203的移动下向外拉紧皮肤,液体流到内板402上,内板402顶部的倾斜状结构,使液体流到内槽401内,当治疗完成的时候,向上拉动抽板403就可以抽出底板4,把液体排到指定的地方,主体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滑槽(2),内杆(3)和底板(4);所述主体(1)为环形结构,且主体(1)的前侧设有开孔;所述滑槽(2)设在主体(1)的前侧,且滑槽(2)侧面的卡槽(201)设在主体(1)的前侧;所述内杆(3)的外端设有把手,且内杆(3)安装在外筒(203)的内部;所述底板(4)的两侧设有凸块,且底板(4)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滑槽(2),内杆(3)和底板(4);所述主体(1)为环形结构,且主体(1)的前侧设有开孔;所述滑槽(2)设在主体(1)的前侧,且滑槽(2)侧面的卡槽(201)设在主体(1)的前侧;所述内杆(3)的外端设有把手,且内杆(3)安装在外筒(203)的内部;所述底板(4)的两侧设有凸块,且底板(4)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支撑板(101),顶槽(102);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有气孔,且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皮带扣;所述支撑板(101)为锥形结构,且支撑板(101)的侧面通过弹簧安装在主体(1)的内侧;所述顶槽(102)为弧形结构,且顶槽(102)设在主体(1)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科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包括有卡槽(201),卡板(202),外筒(203),滑板(204);所述卡槽(201)为矩形结构,且卡槽(201)设在滑槽(2)的侧面;所述卡板(202)为矩形板结构,且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妮雯商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黄妮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