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兆万专利>正文

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12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其包括开路锥锥杆和设置在开路锥锥杆前端部的锥头,开路锥锥杆的后部装有手持柄,所述开路锥锥杆包括用于连接锥头的前连接段、用于连接手持柄的后连接段和位于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之间的倾斜段,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平行设置,所述倾斜段与前连接段之间的夹角和倾斜段与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皆为角M,角M的范围为95度至120度,所述锥头包括连接在前连接段上的锥头铲段和位于锥头铲段前端的开锥头段,锥头铲段呈扁平状设置且自前往后逐渐变厚,开锥头段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的开锥刃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轻松简便的实现颈椎前路开孔,具有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手术风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骨科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当颈椎病发生时,颈椎管狭窄,可以有前方的颈椎间盘突出造成狭窄,也可以有椎管的骨质增生,形成骨性的颈椎管狭窄。如果前方的颈椎间盘突出,造成压迫神经,就需要从前路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后方的骨性椎管狭窄,就需要从后路治疗。无论从颈椎前路还是颈椎后路进行上述手术时,椎弓根螺钉需要穿过颈椎的表面后伸入椎弓根,但因椎弓根毗邻脊髓、神经根、食管、血管等重要组织,一旦出现置钉偏差,后果极为严重。当前方的颈椎间盘突出,造成压迫神经的情况,就需要从前路进行手术治疗,即切掉部分或全部的椎间盘后,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首先要用开路锥开路,形成椎弓根螺钉的进钉方向,其深度根据不同人以及不同颈椎来确定,一般在2-4cm,在开路锥开路时,用于进钉方向已经确定,因而从前路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直杆的开路锥在钻孔时,开路锥的锥杆以及医护人员的手部容易受到患者胸部的影响,医护人员很难发力钻孔,很难完成手术,造成手术时间长和增加患者疼痛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进钉方向错误造成手术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将该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轻松简便的实现颈椎前路开孔,并且便于医护人员发力钻孔,有效保证了手术成功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包括开路锥锥杆和设置在开路锥锥杆前端部的锥头,开路锥锥杆的后部装有手持柄,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开路锥锥杆包括用于连接锥头的前连接段、用于连接手持柄的后连接段和位于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之间的倾斜段,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平行设置,所述倾斜段与前连接段之间的夹角和倾斜段与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皆为角M,角M的范围为95度至120度,所述锥头包括连接在前连接段上的锥头铲段和位于锥头铲段前端的开锥头段,锥头铲段呈扁平状设置且自前往后逐渐变厚,开锥头段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的开锥刃口。所述开锥头段的底面为圆弧面、顶面为平直面,从而使开路锥头自后往前逐渐变薄。所述前连接段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手持柄为连接在开路锥锥杆后端的塑料套,塑料套的表面上环布有多个凹坑。所述前连接段、后连接段和倾斜段处于同一平面N内,锥头铲段的扁平表面与平面N平行或垂直。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设置了上述的倾斜段以及前后连接段,并且对其角度进行了限制,因而在进行手术时,开路钻孔时手部不会受到胸部的挤压干扰,可以轻松实现颈椎前路开孔,并且有利于手术人员掌握开孔的角度,保证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手术风险。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轻松简便的实现颈椎前路开孔,具有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手术风险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颈椎剖视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行手术时人体的卧床位置示意图;图4为进行手术时人体头部后仰的最大角度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1至图4所示,附图1、图2大致示意出颈椎的形状以及进钉的位置和方向,附图3和附图4大致示意出患者的体位以及颈椎在患者身体中的大致位置和形状,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前路进行椎弓根钉植入手术,其术野较小,需要从图中的H线准确进入,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图中的双箭头线表示进钉方向可能出现的角度偏移,万一出现上述角度偏移问题,容易造成手术失败甚至损伤患者椎动脉或椎管的问题,医生通过透视图,清楚明白进钉位置,但对于进钉方向(H线的方向)以及进钉距离皆难以准确把握,因而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另外,由于人体体位(图4为手术时的体位)问题,不管人体的头部如何后仰,很难达到较大的角度,因进钉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医生操作直杆状的开路锥时,手部和开路锥的后端头部容易受到患者胸部的影响,很难操作,甚至出现无法实现进钉角度的控制问题,对医生的职业技术要求过高,容易出现医患事故。参考图5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开路锥锥杆1和设置在开路锥锥杆前端部的锥头2,开路锥锥杆的后部装有手持柄3,手持柄可以呈图5中的膨大头状,也可以为圆柱体形,在本实施例中,手持柄3为连接在开路锥锥杆后端的塑料套,塑料套的表面上环布有多个凹坑,可以方便手术人员用力。所述开路锥锥杆1包括用于连接锥头2的前连接段11、用于连接手持柄3的后连接段13和位于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之间的倾斜段12,所述前连接段11和后连接段13平行设置,所述倾斜段12与前连接段11之间的夹角和倾斜段与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皆为角M,角M的范围为95度至120度,通过上述角度的设置,手术人员进行手术时,手部不会受到患者胸部的干扰,保证开孔方向满足要求,所述锥头2包括连接在前连接段上的锥头铲段21和位于锥头铲段21前端的开锥头段22,锥头铲段21呈扁平状设置且自前往后逐渐变厚,开锥头段22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的开锥刃口。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前连接段11、后连接段13和倾斜段12处于同一平面N内,锥头铲段21的扁平表面与平面N平行或垂直,其可以方便手术人员掌握锥头铲段21初始的位置,再通过转动整个装置,轻松掌握进孔距离,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参考图5至图7所示,所述开锥头段22的底面为圆弧面、顶面为平直面,从而使开路锥头自后往前逐渐变薄,所述前连接段11上设置有刻度线。上述结构有利于进行钻孔,并保证钻孔深度。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所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不再进行一一赘述,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包括开路锥锥杆(1)和设置在开路锥锥杆前端部的锥头(2),开路锥锥杆的后部装有手持柄(3),其特征是:所述开路锥锥杆(1)包括用于连接锥头(2)的前连接段(11)、用于连接手持柄(3)的后连接段(13)和位于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之间的倾斜段(12),所述前连接段(11)和后连接段(13)平行设置,所述倾斜段(12)与前连接段(11)之间的夹角和倾斜段与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皆为角M,角M的范围为95度至120度,所述锥头(2)包括连接在前连接段上的锥头铲段(21)和位于锥头铲段(21)前端的开锥头段(22),锥头铲段(21)呈扁平状设置且自前往后逐渐变厚,开锥头段(22)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的开锥刃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前路开孔装置,包括开路锥锥杆(1)和设置在开路锥锥杆前端部的锥头(2),开路锥锥杆的后部装有手持柄(3),其特征是:所述开路锥锥杆(1)包括用于连接锥头(2)的前连接段(11)、用于连接手持柄(3)的后连接段(13)和位于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之间的倾斜段(12),所述前连接段(11)和后连接段(13)平行设置,所述倾斜段(12)与前连接段(11)之间的夹角和倾斜段与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皆为角M,角M的范围为95度至120度,所述锥头(2)包括连接在前连接段上的锥头铲段(21)和位于锥头铲段(21)前端的开锥头段(22),锥头铲段(21)呈扁平状设置且自前往后逐渐变厚,开锥头段(22)的前端面为圆弧形的开锥刃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沁民冀旭斌刘宝戈胡永成孙德修伦登兴庄青山厉锋张杨刘大勇张骁李小鹏朱万平徐兆万隋国侠钟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兆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