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09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壁与所述竖板的前侧壁之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一螺纹杆,所述底板下表面竖向设置有一伸缩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可转动地竖向设置有一螺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超声医学用诊疗床,通过底板上表面的支撑板和竖板之间的螺纹杆的转动可以带动螺纹杆上的螺纹块进行运动,从而调整第一床板的角度,调整病人的角度,增加病人的舒适度,通过底板上表面后设置的伸缩杆可以使第二床板进行转动,使不方便下肢活动的病人进行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
技术介绍
医疗床,是指使用于人体的器具或者其他物品,其用于人体体表的作用不适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市面上现有的一些医疗床结构简单,功能较少,对卧床的病人无法起到全方位的服务和使用体验,使用范围较小,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且防护栏处的设计不够完善,容易发生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解决了结构简单,功能较少,对卧床的病人无法起到全方位的服务和使用体验,使用范围较小,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且防护栏处的设计不够完善,容易发生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前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一床板,所述转动轴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三床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的前侧下方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壁与所述竖板的前侧壁之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一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下表面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后侧竖向设置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床板下表面的后侧之间竖向设置有一固定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三床板的后侧的下方可转动地竖向设置有一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设置有一螺纹柱,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三床板的上表面均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端之间横向设置有一防护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床板的前侧壁上竖向设置有一床头板,所述第三床板的后侧壁上竖向设置有一床尾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设置有一防撞垫,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下表面的内侧竖向有竖杆,所述防护架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一餐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床板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上方为敞口的箱体,所述竖板的后侧壁和所述固定杆的前侧壁上均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侧均设置有滑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三床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前后侧壁上均横向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表面的外端均设置有拨杆,所述滑动板的上下表面的内侧均竖向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壁与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之间横向设置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超声医学用诊疗床,通过底板上表面的支撑板和竖板之间的螺纹杆的转动可以带动螺纹杆上的螺纹块进行运动,从而使螺纹块上端的转动杆带动第一床板在转动轴的前端进行转动,从而调整第一床板的角度,调整病人的角度,增加病人的舒适度,通过底板上表面后侧竖向设置的伸缩杆可以使第三床板以第二床板后端的转动轴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病人下肢的角度,从而使不方便下肢活动的病人进行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体验。(2)、该超声医学用诊疗床,通过第二床板中部开设的通孔可以使病人在医疗床上完成排便等动作,通过底板上设置在通孔下方的箱体可以储存病人的排泄物,减轻陪护人员的的负担,通过卡接的防护架可以放置病人滚落至床下,通过将安装柱卡入至固定槽中,通过将拨杆向外波动后将安装柱插入至固定槽中进行固定,松开拨杆后在弹簧的弹力下降滑动板的内端插入至安装柱底部两侧的卡槽内对固定槽进行固定,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良好,增加了防护栏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竖板、3-转动轴、4-第一床板、5-第二床板、6-第三床板、7-支撑板、8-螺纹杆、9-螺纹块、10-转动杆、11-伸缩杆、12-固定杆、13-螺纹套、14-螺纹柱、15-防撞垫、16-电机、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安装柱、20-防护架、21-餐板、22-固定套、23-床头板、24-、25-放置架、26-安装板、27-固定板、28-挂钩、29-扶手、30-竖杆、31-通孔、32-箱体、33-弹簧座、34-滑轮、35-万向轮、36-固定槽、37-滑动板、38-拨杆、39-固定柱、40-弹簧、4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竖板2,竖板2的顶端设置有一转动轴3,转动轴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一床板4,转动轴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床板5,第二床板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三床板6,底板1上表面的前侧且位于第一床板4的前侧下方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板7,支撑板7的后侧壁与竖板2的前侧壁之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一螺纹杆8,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一螺纹块9,螺纹块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另一端与第一床板4下表面的前侧转动连接。通过螺纹杆8的转动带动螺纹块9进行运动,从而使螺纹块9上端的转动杆10带动第一床板4在转动轴3的前端进行转动,从而调整第一床板4的角度,调整病人的角度,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底板1上表面的前侧设置有一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第一齿轮17,螺纹杆8的前端设置有一与第一齿轮17啮合的第二齿轮18,当电机16转动时通过输出端的第一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从而使螺纹杆9进行转动。底板1下表面的后侧竖向设置有一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三床板6转动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二床板5下表面的后侧之间竖向设置有一固定杆12。固定杆12对第二床板5起到支撑作用,通过伸缩杆11的伸出顶起第三床板6,从而使第三床板6以第二床板5后端的转动轴3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病人下肢的角度,从而使不方便下肢活动的病人进行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体验。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三床板6的后侧的下方可转动地竖向设置有一螺纹套13,螺纹套13内设置有一螺纹柱14,第一床板4和第三床板6的上表面均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柱19,安装柱19的顶端之间横向设置有一防护架20。第一床板4与第三床板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槽36,固定槽36的前后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竖板(2),所述竖板(2)的顶端设置有一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一床板(4),所述转动轴(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床板(5),所述第二床板(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三床板(6),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4)的前侧下方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后侧壁与所述竖板(2)的前侧壁之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一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一螺纹块(9),所述螺纹块(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4)下表面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后侧竖向设置有一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6)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床板(5)下表面的后侧之间竖向设置有一固定杆(1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三床板(6)的后侧的下方可转动地竖向设置有一螺纹套(13),所述螺纹套(13)内设置有一螺纹柱(14),所述第一床板(4)和所述第三床板(6)的上表面均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柱(19),所述安装柱(19)的顶端之间横向设置有一防护架(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竖向设置有一竖板(2),所述竖板(2)的顶端设置有一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一床板(4),所述转动轴(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床板(5),所述第二床板(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一第三床板(6),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4)的前侧下方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后侧壁与所述竖板(2)的前侧壁之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一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一螺纹块(9),所述螺纹块(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4)下表面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后侧竖向设置有一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6)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床板(5)下表面的后侧之间竖向设置有一固定杆(1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三床板(6)的后侧的下方可转动地竖向设置有一螺纹套(13),所述螺纹套(13)内设置有一螺纹柱(14),所述第一床板(4)和所述第三床板(6)的上表面均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柱(19),所述安装柱(19)的顶端之间横向设置有一防护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医学用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4)的前侧壁上竖向设置有一床头板(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鸥
申请(专利权)人:旺苍县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