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07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用于采集病人的舌象和面象的数码相机和均匀光源、用于采集特征气体信息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用于采集病人病态语音信息的语音输入电路以及用于采集病人的脉象数据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数码相机和语音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和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实现中医四诊的客观化记录;把中医四诊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现代信号监测和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先进成果结合起来,采集到能够用于辅助诊断的有效客观信号。(*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局部。从诊察疾病反映在各方面的客观症状、体征,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望、闻、问、切在临床诊察搜集疾病反映的情况时,各有其独特作用,只有认真细致地运用四诊的方法客观地搜集,才能详细地占有材料;四诊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如果只强调或者注意一种诊法的重要而忽视其它,则搜集的材料不够全面,会影响对疾病的正确判断。传统中医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进行望闻问切,收集病人的身体信息,通过语言进行描述,以供辨正论治。这样的方法主观依赖性比较强,缺乏定量化,客观化的依据。由于中医是一个经验主导的技术行业,因此同样的证型不同的专家,不同的医者会有不同的诊断结果,所以需要一种客观的记录手段来描述病人身体的特征。目前,研究者在脉诊和舌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脉诊方面利用PVDF薄膜或压电片制作的各种传感器作为人体耦合部件,采集脉象信号。通过采样调整电路,最后a/d转换后输入到微机显示,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应用于脉波信号的提取。舌象方面,北京工业大学的沈兰荪教授等人提出的数字化中医舌象采集装置,由图像采集器,计算机和显示器组成,较好的实现了舌象的采集。但是当前的研究情况和专利公布表明,没有一个医疗装置把中医四诊做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实现四诊信息的数字化记录。传统中医四诊主要可以分成下列四个部分:望诊——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在望诊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实现面象和舌象的记录。闻诊——包括听声音、闻气味两方面。其中声音包含了说话声、脚步声、动作声、呼吸-->声以及咳嗽声等各类声音。籍由判断所听到声音的强弱及频率是否正常来作为辩证的依据。而气味包括了口气、汗气、体臭、鼻气及排出物等。问诊——即向病人或其家属有步骤、有目的地询问病史。问诊是询问病人疾病的发生与经过,问清病人的主要痛苦与症状,了解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等有关内容,以达到掌握重点,结合其他三诊来诊断疾病的目的。切诊——切诊的内容包括了脉诊与按诊两部分,传统中医的做法两者都是运用医生的手,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用于采集病人的舌象和面象的数码相机和均匀光源、用于采集特征气体信息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用于采集病人病态语音信息的语音输入电路以及用于采集病人的脉象数据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数码相机和语音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和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医疗仪器,实现中医四诊的客观化记录;把中医四诊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现代信号监测和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先进成果结合起来,采集到能够用于辅助诊断的有效客观信号。为实现真正可行的中医现代化分析诊断仪器等后续工作提供原始的数字化记录;有助于中医电子病历的标准化,使得中医标准HIS系统可以更加顺利的推行,促进中医的信息化发展。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A/D转换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A/D转换电路局部放大图a;图5是本技术的a/D转换电路局部放大图b;图6是本技术的A/D转换电路局部放大图c;图7是本技术的A/D转换电路局部放大图d;-->附图标记说明:数码相机1,均匀光源2,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语音输入电路4,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对照传统中医四诊模型,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系统结构图如附图1所示,外围主要有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切诊模块、望诊模块、问诊/闻诊模块、闻诊模块;四个模块连上一台计算机组成了一个整体。具体地说本装置主要包括用于采集病人的舌象和面象的数码相机1和均匀光源2、用于采集特征气体信息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用于采集病人病态语音信息的语音输入电路4以及用于采集病人的脉象数据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数码相机1和语音输入电路4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和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切诊、闻诊模块负责把需要采集的人体信息用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通过采样保持电路,输入到由51芯片加上一个8位A/D转换芯片,通过232串口芯片输入到计算机显示和保存。在切诊中采用压电片作为传感器,当前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有专门的脉象头可以购买使用。闻诊选用硫化氢,氧气,二氧化碳,湿度等气敏传感模块,作为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前端,通过串行口把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用以报告有无特征气味以及检测目标气体的浓度。需要明确说明的是闻诊的前端采用了可扩充的多路输入,其气体收集器为头盔式的口罩,用于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气体传感器的识别是否有某种特征气体;对于病人身体散发出的气味和病室的气味采用带有小电机的类似于吸尘器的气体吸取器,提取样本气体,用于气体传感器识别。因此,由上所述,两个模块唯一的区别在于传感器功能的不同。望诊模块由均匀光源、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或者采用通过改造的高清晰度摄像头)组成,病人伸出舌部,调整好光源,使得病人面部即可摄像。得到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得到清晰逼真的舌象和面象图片。问诊/闻诊模块主要记录的是病人个人信息,病史等语音信息和咳嗽等病态语音录入。最简单实效的方法——用一个麦克风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把病人病史信息和病态语音录入到计算机中以声音的形式存储,同时可以使用计算机键盘输入病人病史,以文本录入。病人的病态语音信息同样也是通过麦克风,输入微机存储。-->下面介绍计算机外围电路的实现。首先是脉诊的传感器实现电路,把以应变电阻片为敏感元件的脉象传感器作为惠斯顿电桥,其中用两组应变片朝相反的方向形变。电桥把传感器脉波的压力冲击转换成电压的变化,为后续的模拟放大器AR1提供输入。根据模拟电路放大器的原理可知,在电路制作标定的时候,选取合适的R6,可以确定合适的放大倍数。由于输入的电压信号是由体现按压的一个慢变信号和脉搏波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主要包括用于采集病人的舌象和面象的数码相机(1)和均匀光源(2)、用于采集特征气体信息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用于采集病人病态语音信息的语音输入电路(4)以及用于采集病人的脉象数据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数码相机(1)和语音输入电路(4)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和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主要包括用于采集病人的舌象和面象的数码相机(1)和均匀光源(2)、用于采集特征气体信息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用于采集病人病态语音信息的语音输入电路(4)以及用于采集病人的脉象数据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数码相机(1)和语音输入电路(4)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3)和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数字四诊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传感器脉象记录电路(5)是,把以应变电阻片为敏感元件的脉象传感器作为惠斯顿电桥,其中用两组应变片朝相反的方向形变,电桥的输出端与模拟放大器AR1的输入端相连接,模拟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分别与两路模拟放大器AR3和AR4的输入端相连接;C3、C4、R10、R11、R12、AR3组成用来获得合理的保持采样频率和放大器下限制截止频率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晖郑能干刘保延崔蒙杨国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