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04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吸尘器。其包括机体模块、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上的电机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模块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机体模块包括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的尘杯、与尘杯一体成型的进风管、以及与尘杯一体成型的手柄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通过尘杯与进风管和手柄部一体成型,减少后续的组装环节,提高效率,且提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吸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吸尘器通常包括尘杯、固定设置在尘杯一侧的进风管、以及设置在尘杯另一侧的手柄,其中进风管和手柄为单独的零件,需要专门开模制成,其结构复杂,生产和组装成本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吸尘器,通过尘杯与进风管和手柄部一体成型,减少后续的组装环节,提高效率,且提高可靠性。本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吸尘器,其包括机体模块、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上的电机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模块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机体模块包括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的尘杯、与尘杯一体成型的进风管、以及与尘杯一体成型的手柄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管位于尘杯的一侧,而所述手柄部则位于尘杯的另一侧。当其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电机模块位于尘杯的上方,而电源模块则位于手柄部的上方并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还包括一体连接尘杯和手柄部且至少部分收容电源模块的电源存放部,且所述电源存放部的存放方向与所述进风管的进风方向相平行。还包括旋风器,而所述尘杯包括收容旋风器的旋风腔、位于旋风器上方且支撑电机模块并一体成型于尘杯内侧的支撑筋。所述电机模块具有电机连接部、和位于电机连接部上的固定孔或固定凸起,而所述电源模块具有与固定孔或固定凸起对应连接的固定凸起或固定孔。本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吸尘器,其包括机体模块、和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上的电机模块,其中所述机体模块包括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且至少部分透明的尘杯、与尘杯一体成型的进风管、以及与尘杯一体成型且至少部分透明的手柄部。所述进风管位于尘杯的一侧,而所述手柄部则位于尘杯的另一侧;当其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机体模块位于尘杯的上方,而电源模块则位于手柄部的上方并与机体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模块具有电机连接部、和位于电机连接部上的固定孔或固定凸起,而所述电源模块具有与固定孔或固定凸起对应连接的固定凸起或固定孔。还包括一体连接尘杯和手柄部且至少部分收容电源模块的电源存放部、和设置在尘杯中的旋风器,且所述电源存放部的存放方向与所述进风管的进风方向相平行;所述尘杯包括收容旋风器的旋风腔、位于旋风器上方且支撑电机模块并一体成型于尘杯内侧的支撑筋。本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吸尘器,其包括机体模块、和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上的电机模块,其中所述机体模块包括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的尘杯、与尘杯一体成型的进风管、以及与尘杯一体成型的手柄部,其中所述尘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风管的进风方向相互垂直或平行,且所述尘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柄部的延伸方向相交一锐角或钝角。本技术优点是:通过尘杯与进风管和手柄部一体成型,减少后续的组装环节,提高效率,且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分解图,且内部结构被揭示;图2是本技术的组装图,且内部结构被揭示;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揭示一种模块化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机体模块100、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100上的电机模块200、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模块100的电源模块300、以及设置在机体模块100中的旋风器400。其中机体模块100、电机模块200、电源模块300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模块。机体模块100包括与电机模块200固定连接的尘杯110、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进风管120、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手柄部130、一体连接尘杯110上端和手柄部上端且至少部分收容电源模块300的电源存放部140、以及一体连接尘杯110下端和手柄部130下端的支持部150。尘杯110呈筒状并包括旋风腔102、支撑电机模块200并一体成型于尘杯110内侧的支撑筋104、上方开口且收容电机模块200的电机容纳腔112、以及用于开启/封闭尘杯110下方开口并清理灰尘的尘杯盖114。尘杯盖114底端与支持部150底端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可靠放置而不倾倒。支持部150通过连接筋152与尘杯110一体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120位于尘杯110的一侧,而手柄部130则位于尘杯110的另一侧。进风管120用于向旋风腔102内提供切向含尘气流。尘杯110的延伸方向(或尘杯中心轴线方向)与手柄部130的延伸方向相交一钝角,即枪式手柄。当吸尘器放置于一水平面时,电机模块200位于尘杯110的上方,而电源模块300则位于手柄部130的上方并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电源存放部140的存放方向与进风管120的进风方向相平行,其包括向上开口的电池收容腔142、和位于电池收容腔142中的导轨144。电机模块200包括电机壳体210、被电机壳体210包覆的电机、收容在电机壳体210中且用于对电机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器230、一体成型在电机壳体210上的电机连接部216、和位于电机连接部上的固定孔218或固定凸起,电机壳体210包括位于下方的电机下壳体212、和位于上方的电机上壳体214。其中电机下壳体212被电机容纳腔112所收容,而电机上壳体214则不被收容且裸露在外。电源模块300具有与固定孔218或固定凸起对应连接的固定凸起302或固定孔。电机模块200具有与导轨144配合的滑槽,以实现电机模块的直线移动和拆卸。电机模块200还具有一端面和若干个散热孔306。其中端面设置有触摸按钮304并朝向用户。触摸按钮304用于启动或切换工作模式。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旋风腔102内的旋风器400,旋风器400包括过滤网、以及位于过滤网下游且在电机上游的过滤件,该过滤件为海绵或海帕。工作时,含尘气流从进风管120流入,进入到旋风腔102进行旋风分离,粗尘或大垃圾则留在旋风腔102的底部,而细尘和气流则进入过滤网,细尘被过滤件过滤,然后气流经过电机和过滤器230,由此干净的空气排向大气。本技术揭示一种模块化吸尘器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机体模块100、和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100上的电机模块200,其中机体模块100包括与电机模块200固定连接且至少部分透明的尘杯110、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进风管120、以及与尘杯110一体成型且至少部分透明的手柄部130。由于尘杯采用透明材料,用户可清楚地了解尘杯内部的结构,而由于一体成型,手柄部130也为透明材料,外观更为新颖。进风管120位于尘杯110的一侧,而手柄部130则位于尘杯110的另一侧;当其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机体模块位于尘杯的上方,而电源模块则位于手柄部的上方并与机体模块固定连接;电机模块200具有电机连接部216、和位于电机连接部上的固定孔218或固定凸起,而电源模块300具有与固定孔218或固定凸起对应连接的固定凸起或固定孔。进风管120位于尘杯110的一侧,而手柄部130则位于尘杯110的另一侧;当其放置于一水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体模块(100)、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100)上的电机模块(200)、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模块(100)的电源模块(300),其中所述机体模块(100)包括与电机模块(200)固定连接的尘杯(110)、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进风管(120)、以及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手柄部(1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体模块(100)、固定设置在机体模块(100)上的电机模块(200)、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模块(100)的电源模块(300),其中所述机体模块(100)包括与电机模块(200)固定连接的尘杯(110)、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进风管(120)、以及与尘杯(110)一体成型的手柄部(1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20)位于尘杯(110)的一侧,而所述手柄部(130)则位于尘杯(110)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当其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电机模块(200)位于尘杯(110)的上方,而电源模块(300)则位于手柄部(130)的上方并与电机模块(20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体连接尘杯(110)和手柄部(130)且至少部分收容电源模块(300)的电源存放部(140),且所述电源存放部(140)的存放方向与所述进风管(120)的进风方向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风器(400),而所述尘杯(110)包括收容旋风器(400)的旋风腔(102)、位于旋风器(400)上方且支撑电机模块(200)并一体成型于尘杯(110)内侧的支撑筋(10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块(200)具有电机连接部(216)、和位于电机连接部上的固定孔(218)或固定凸起,而所述电源模块(300)具有与固定孔(218)或固定凸起对应连接的固定凸起或固定孔。


7.一种模块化吸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