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69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包括: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的线圈支撑壳,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所述线圈支撑壳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数据采集设备插入的测试孔洞。本申请能够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并且该线圈具有更高的磁共振成像质量,可避免成像过程中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程中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程中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


[0001]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临床科研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小动物成为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模型,尤其像猕猴、绒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但研究所用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多为临床所用,现有射频线圈同样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因此针对小动物的射频线圈的设计为小动物在临床磁共振系统下的成像提供了可能。此外,近年来在各类与磁共振成像相关的研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对多模态成像方式的需求,人们期望能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如电生理信号、光遗传学图像、近红外图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然而现有的射频线圈鲜有兼容多模态成像方式的设计,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多数射频线圈使用时紧贴着小动物的头皮,狭小的空间使得探头、电极等装置无法触及小动物的头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以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并且该线圈具有更高的磁共振成像质量,可避免成像过程中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包括:
[0006]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的线圈支撑壳,以及
[0007]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
[0008]所述线圈支撑壳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数据采集设备插入的测试孔洞。
[0009]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0010]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由若干个线圈单元构成,每个所述测试孔洞外围均环绕布置有一个所述线圈单元。
[0011]所述线圈支撑壳由可拆卸连接的内壳壁和外壳壁构成,所述线圈单元贴靠所述内壳壁外表面布置。
[0012]环绕布置于所述测试孔洞外围的所述线圈单元,贴靠所述测试孔洞洞壁的外表面布置。
[0013]所述测试孔洞共设置四个。
[0014]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由:
[0015]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
[0016]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以及
[0017]设于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之间、且自前而后依次布置的第
一线圈单元组、第二线圈单元组、第三线圈单元组和第四线圈单元组构成;
[0018]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间隔排布的四个第一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三个第二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四个第三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四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三个第四线圈单元构成;
[0019]每个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均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以及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线圈单元分交叠布置;
[0020]所述第四线圈单元组左右两端部的两个第四线圈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中左右两端的两个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1]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圈组左端部的第一线圈单元以及所述第三线圈组左端部的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2]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圈组右端部的第一线圈单元以及所述第三线圈组右端部的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3]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第三线圈单元和第四线圈单元均为圆环形线圈,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右耳部线圈单元均为鞍形线圈。
[0024]任意两两部分交叠布置的三个线圈单元,无共同的交叠区域。
[0025]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申请在线圈支撑壳上贯通开设了用于供数据采集设备插入的测试孔洞,从而能够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实现多模态成像。
[0027]2、每个测试孔洞外围均环绕布置有一个线圈单元,在成像检测时,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会更加贴近动物头皮,从而提高信号感应接收的信噪比,提升磁共振成像的质量。
[0028]3、在线圈支撑壳上开设的检测孔洞增加了成像组织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透性,可及时散失掉射频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防止局部过热或缺氧,避免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同时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0029]4、在磁共振成像实验时,借助线圈上开设的检测孔洞,实验人员能够更好地观察并调整线圈和被试动物头部之间的距离,做进一步的、灵活的定位与稳定性加固,增加了线圈机械固定的自由度。
[0030]5、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由16个线圈单元按照特定方式排布而成,成像质量高。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介绍:
[003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在耳部线圈单元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的线圈支撑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为方便视图,其中两根万向连杆被移除;
[003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在线圈支撑壳部分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球头管与杆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7的剖视图;
[0040]图9为图7的爆炸图;
[004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球头球窝管与第一球窝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2]图11为图10的剖视图;
[0043]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在线圈支撑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45]其中:
[0046]1动物固定座,2万向连杆,3线圈支撑壳,4射频接收线圈,5信号导线,6第一螺钉,7防护壳,8耳部让位孔;
[0047]101承托板,102挡板,103耳棒,104导杆,105杆夹,106锁紧螺钉;
[0048]105a第一定位槽;
[0049]201第一球头管,202第二球头管,203第一球窝管,204第三球头管,205第二球窝管,206第一球头球窝管,207第二球头球窝管,208第四球头管;
[0050]201a第一管体,201b第一空心球头,201a-1第一环形内凸缘;
[0051]301内壳壁,302外壳壁,303检测孔洞,304插接孔;
[0052]301a第二定位槽,302b出线护管;
[0053]40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的线圈支撑壳(3),以及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3)内的射频接收线圈(4);所述线圈支撑壳(3)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数据采集设备插入的测试孔洞(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4)由若干个线圈单元构成,每个所述测试孔洞(303)外围均环绕布置有一个所述线圈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撑壳(3)由可拆卸连接的内壳壁(301)和外壳壁(302)构成,所述线圈单元贴靠所述内壳壁(301)外表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环绕布置于所述测试孔洞(303)外围的所述线圈单元,贴靠所述测试孔洞(303)洞壁的外表面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孔洞(303)共设置四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4)由: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405),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406),以及设于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之间、且自前而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线圈单元组、第二线圈单元组、第三线圈单元组和第四线圈单元组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通张怡高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