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66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由一本体及一设于本体上方的集气单元所组成,本体包括有一承载架及一盖设于承载架上的壳盖,使得本体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电解槽,电解槽内设有系列间隔排列的电极片,而该些电极片包括成对的阳极电极片及阴极电极片,其中该些电极片的排列为至少一组同极性相邻的二电极片及位于该组同极性电极片两侧的不同极性电极片,如此,电解槽内的阴极电极片被置于相邻隔板的同一空间内,使其在与间隔的阳极电极片进行电解反应时,可使得空间的氢气产生内集中,并加大其排出的压力,其能提高集气速度及集气量,并氢气与氧气能被分离导流,而能有效提升电解的反应效率。的反应效率。的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氧电解
,具体是指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用以能增加氢、氧气的生成量,以及氢、氧气的输出速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不断地开发及演进,能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目前燃煤、天然气、石油等可燃性能源逐渐减少已是不逆的事实,再加上这些可燃性能源燃烧后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因此替代能源需求殷切,使得再生能源的运用与发展呈现快速的成长。举凡太阳能、风能、氢氧能等绿色能源均为人们研究开发的对象,如何撷取低廉的自然界能量而有效转换成电力是人们首要追求的目标,其中以氢氧机进行电解以生成氢气来做为引擎或燃料电池等的燃料为较有经济效益的绿色能源。
[0003]而氢氧电解作用是指以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而传统上皆使用单独槽位的电解槽来进行氢氧电解作用,虽然单独槽位的电解槽具有制程简单、技术相对成熟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然而单独槽位的电解槽生产氢气与氧气的效率不高,需要大量的电能才能产出些许氢气与氧气,同时还可能存在着氢气与氧气共存所产生的爆炸风险。
[0004]为解决前述传统氢氧装置效能不佳的问题,业界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如中国专利号CN208933487U所公开的「氢氧机的电解槽取气结构」,其主要由一本体、一阳极板及一阴极板所构成,其中本体内部横向设置有一板件,令本体的内部分隔一液室及一位于液室上方的气室,并令气室分隔成彼此互不相通的一氢室与一氧室,而液室分隔成彼此部分相通的一设置有阳极板的阳极室与一设置有阴极板的阴极室,分隔板并设有一与阳极室相通的氧气孔及一与阴极室相通的氢气孔,以此令电解后的氢气与氧气可分别经由氢气孔与氧气孔流入氢气室与氧气室进行气体收集。
[0005]但前述液室中的阳极室与阴极室是分别利用一氧气孔与氢气孔与气室连通,且阵列化的电解槽的阳极室与阴极室是呈间隔交错排列〔即为十一十一十一〕,不仅使结构趋于复杂,且使电解液在电解槽内的流动性低,造成其集气速度因压力不足而降底,进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再者目前电解槽容易在两极之间产生极化作用,又电解水的过程中会产生温升现象,使电解槽内的温度升高,则极易影响电解效率。
[0006]简言之,现有的氢氧机效能仍有未臻完善之处,例如无法平衡液体中氢氧含量而降低反应效率,氢气与氧气的分离收取仍不理想,氢氧机内外部的压力不易平衡,无法扰动液体而影响反应效率,故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而如何解决此一问题,是目前业界的重要课题。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针对现有氢氧机在使用时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能克服现有因氢氧电解效率及集气不足所造成的不便与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能有效提升电解的反应效率,增加氢气的生成量。
[0009]又,本专利技术的次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能提高集气速度及集气量,以增加氢气的生成量。
[0010]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能降低电解温度,以确保电解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其可降低氢气的电解成本。
[0011]据此,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前述的目的与效能:其包括有:
[0012]一本体,其包括有一承载架及一盖设于该承载架上的壳盖,以使该本体内部形成一可供填充水或电解液的封闭状电解槽,又该承载架上设有偶数朝壳盖横向一侧延伸、且间隔排列的电极片,而该等电极片包括成对的阳极电极片及阴极电极片,又该些电极片的排列为至少一组同极性相邻的二电极片及位于该组同极性电极片两侧的不同极性电极片,该壳盖内具有系列向该承载架横向一侧延伸的隔板,且各该隔板是形成于不同极性的相邻电极片之间,各该电极片顶缘上方与隔板底缘下方分别形成有一令两侧空间相互连通的通道;
[0013]一集气单元,其设于该本体上方,该集气单元由一罩体及形成于该本体顶面连通该电解槽的至少一第一开孔与至少一第二开孔,其中该第一开孔与该第二开孔分别对应该电解槽中的阳极电极片空间与阴极电极片空间,再者前述的罩体具有开口向下、且分隔的一第一集气室及一第二集气室,而该罩体的第一集气室对应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一开孔,且该罩体的第二集气室对应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开孔,该罩体上具有分别连通该第一集气室与该第二集气室的一第一接管及一第二接管,使该集气单元的罩体可分别导流氧气及氢气。
[0014]优选地,该电极片是依序以一阳极电极片、二相邻阴极电极片及一阳极电极片的排列。
[0015]优选地,该电极片是依序以一阴极电极片、二相邻阳极电极片及一阴极电极片的排列。
[0016]优选地,该电极片是以一阳极电极片、二相邻的阴极电极片、二相邻的阳极电极片及一阴极电极片的连续线性排列。
[0017]优选地,该电极片是以一阴极电极片、二相邻的阳极电极片、二相邻的阴极电极片及一阳极电极片的连续线性排列。
[0018]优选地,该电极片邻近该承载架底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连通道,该连通道可提供尚未反应或尚未完全反应的水或电解液给各该电极片进行电解反应。
[0019]优选地,该本体的壳盖于对应最外一侧电极片的一侧形成有一挡片,供于该电解槽一侧形成一注液区。
[0020]优选地,该壳盖上具有一对应该电解槽的可选择性封闭的注液孔,该注液孔用以方便添加该液体。
[0021]优选地,该本体外侧具有一冷却回流装置,该冷却回流装置至少包括一冷却器、一流体管路及一帮浦,其中该流体管路一端连通该本体的电解槽一侧,而该流体管路另一端
连通该冷却器,且该帮浦设于该流体管路。
[0022]优选地,该帮浦输送方向为单方向。
[0023]优选地,该本体一侧设有一补液机构,该补液机构通过一导管连通该本体的注液孔,用以提供水或电解液。
[0024]优选地,该补液机构于该本体的电解槽内设有一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电性连接该补液机构,用以感测该电解槽内液体液面高度而传递讯息给该补液机构,供该液体液面低于设定值时可选择性进行补液。
[0025]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使本专利技术的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能利用本体电解槽内的阴极电极片被置于相邻隔板的同一空间内,使其在与间隔的阳极电极片进行电解反应时,可使得该空间的氢气产生内集中,并加大其排出的压力,其能提高集气速度及集气量,再配合该集气单元的设计,使氢气与氧气能被分离导流,进而能有效提升电解的反应效率,增加氢气的生成量,从而有效提升其附加价值,增进其经济效益。
[0026]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乃举本专利技术的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熟悉该项
的技术人员能够依据本说明书具体实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本体,其包括有一承载架及一盖设于该承载架上的壳盖,以使该本体内部形成一可供填充水或电解液的封闭状电解槽,该承载架上设有偶数朝壳盖横向一侧延伸、且间隔排列的电极片,而该些电极片包括成对的阳极电极片和阴极电极片,该些电极片的排列为至少一组同极性相邻的二电极片及位于该组同极性电极片两侧的不同极性电极片,该壳盖内具有系列向该承载架横向一侧延伸的隔板,且各该隔板是形成于不同极性的相邻电极片之间,各该电极片顶缘上方与隔板底缘下方分别形成有一令两侧空间相互连通的通道;一集气单元,其设于该本体上方,该集气单元是由一罩体及形成于该本体顶面连通该电解槽的至少一第一开孔与至少一第二开孔,其中该第一开孔与该第二开孔分别对应该电解槽中的阳极电极片空间与阴极电极片空间,所述罩体具有开口向下、且分隔的一第一集气室及一第二集气室,而该罩体的第一集气室对应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一开孔,且该罩体的第二集气室对应形成于该本体的第二开孔,该罩体上具有分别连通该第一集气室与该第二集气室的一第一接管及一第二接管,使该集气单元的罩体可分别导流氧气及氢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片是依序以一阳极电极片、二相邻阴极电极片及一阳极电极片的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片是依序以一阴极电极片、二相邻阳极电极片及一阴极电极片的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机电解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片是以一阳极电极片、二相邻的阴极电极片、二相邻的阳极电极片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罗弘岳朱宥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银盾节能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