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焱楠专利>正文

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5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涉及浇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推车与蓄水罐,蓄水罐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端推车的上表面,蓄水罐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组件,推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罐连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有喷头,蓄水罐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洁组件,加药组件包括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药罐,储药罐的顶端连通有进药口,储药罐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蓄水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重复加药,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可以对附着在蓄水罐内壁的杂物与药液残留物进行清洁,避免了人工清洁的时间,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浇灌装置
,尤其涉及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林业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环境状态的林业,它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成分、多层次组合,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分、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所以就有了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的诞生。传统的生态林业在浇灌时往往需要喷洒农药,而每次喷洒之前需要将药液与水充分混合,随后进行喷洒,但是传统的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加药不便,每次混合都需要重复加药,费时费力,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包括推车与蓄水罐,所述蓄水罐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端推车的上表面,所述蓄水罐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组件,所述推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罐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有喷头,所述蓄水罐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加药组件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的顶端连通有进药口,所述储药罐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蓄水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块,所述隔块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隙,所述隔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挤压柱,所述储药罐的顶端连通有出药管。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蓄水罐的顶端,所述一号固定块的一侧侧壁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贯穿蓄水罐并延伸至蓄水罐的内部,所述转动轴位于蓄水罐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清洁刷毛。优选的,所述挤压柱的顶端依次贯穿蓄水罐与储药罐并延伸至储药罐的内部,所述挤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活塞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与蓄水罐连通,所述储药罐通过出药管与蓄水罐连通。优选的,所述推车握把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蓄水罐的顶端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罐的底端开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远离蓄水罐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塞。优选的,所述二号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卡板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水管的外表面与限位孔的内壁大小相适配,水管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壁大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将需要混合的药液通过进药口倒入储药罐内部,随后将进药口塞住,通过进水管往蓄水罐内部加水,水通过进水隙流到隔块内部,通过水的浮力将浮块向上浮起,浮块浮起时带动挤压柱向上挤压,挤压柱带动活塞,活塞在挤压柱的带动下沿着储药罐的内壁向上挤压,将储药罐内部的药液通过出药管流入蓄水罐的内部,随后启动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将蓄水罐内部已经混合好的水抽出,通过水泵的出水口从水管流入喷头内部,随后水流从喷头喷出,通过设置加药组件,可以避免重复加药,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在使用本装置时,随着使用的时间增加,蓄水罐的内壁难免会产生附着物,而随着药液的使用,蓄水罐的内壁难免会有药液残留,当需要清洁蓄水罐内壁时,启动电机,电机运行带动转动轴与刷毛进行转动,刷毛转动时对蓄水罐的内壁进行清洁,随后通过出水管将清洁后的污水放出即可,通过设置清洁组件,可以对附着在蓄水罐内壁的杂物与药液残留物进行清洁,避免了人工清洁的时间,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加药组件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清洁组件剖视图。图例说明:1、推车;2、蓄水罐;3、加药组件;31、固定柱;32、储药罐;33、进药口;34、活塞;35、隔块;36、进水隙;37、浮块;38、挤压柱;39、出药管;4、水泵;5、喷头;6、清洁组件;61、一号固定块;62、二号固定块;63、卡板;64、电机;65、转动轴;66、清洁刷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包括推车1与蓄水罐2,推车1握把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垫,蓄水罐2的顶端开设有进水管,蓄水罐2的底端开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远离蓄水罐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塞,蓄水罐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端推车1的上表面,蓄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组件3,推车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4,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罐2连通,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有喷头5,蓄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洁组件6。下面具体说一下清洁组件6和加药组件3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加药组件3包括固定柱31,固定柱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药罐32,储药罐32的顶端连通有进药口33,储药罐3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4,蓄水罐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块35,隔块35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隙36,隔块3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块37,浮块3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挤压柱38,挤压柱38的顶端依次贯穿蓄水罐2与储药罐32并延伸至储药罐32的内部,挤压柱3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活塞34的下表面,储药罐32的顶端连通有出药管39,出药管39的另一端与蓄水罐2连通,储药罐32通过出药管39与蓄水罐2连通,在使用本装置时,将需要混合的药液通过进药口33倒入储药罐32内部,随后将进药口33塞住,通过进水管往蓄水罐2内部加水,水通过进水隙36流到隔块35内部,通过水的浮力将浮块37向上浮起,浮块37浮起时带动挤压柱38向上挤压,挤压柱38带动活塞34,活塞34在挤压柱38的带动下沿着储药罐32的内壁向上挤压,将储药罐32内部的药液通过出药管39流入蓄水罐2的内部,随后启动水泵4,水泵4通过水管将蓄水罐2内部已经混合好的水抽出,通过水泵4的出水口从水管流入喷头5内部,随后水流从喷头5喷出。其整个加药组件3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时,将需要混合的药液通过进药口33倒入储药罐32内部,随后将进药口33塞住,通过进水管往蓄水罐2内部加水,水通过进水隙36流到隔块35内部,通过水的浮力将浮块37向上浮起,浮块37浮起时带动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包括推车(1)与蓄水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端推车(1)的上表面,所述蓄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组件(3),所述推车(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罐(2)连通,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有喷头(5),所述蓄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洁组件(6);/n所述加药组件(3)包括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药罐(32),所述储药罐(32)的顶端连通有进药口(33),所述储药罐(3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4),所述蓄水罐(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块(35),所述隔块(35)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隙(36),所述隔块(3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块(37),所述浮块(3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挤压柱(38),所述储药罐(32)的顶端连通有出药管(39)。/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包括推车(1)与蓄水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端推车(1)的上表面,所述蓄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组件(3),所述推车(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罐(2)连通,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有喷头(5),所述蓄水罐(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洁组件(6);
所述加药组件(3)包括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药罐(32),所述储药罐(32)的顶端连通有进药口(33),所述储药罐(3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4),所述蓄水罐(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块(35),所述隔块(35)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隙(36),所述隔块(3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块(37),所述浮块(3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挤压柱(38),所述储药罐(32)的顶端连通有出药管(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林业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一号固定块(61),所述一号固定块(6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蓄水罐(2)的顶端,所述一号固定块(61)的一侧侧壁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62),所述一号固定块(6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卡板(63),所述一号固定块(61)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焱楠
申请(专利权)人:王焱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