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65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具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包括把手、依次套装的竿节,所有竿节回缩后可以回缩到把手内部,在把手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尾丝,所述尾丝上带有与把手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丝安装在把手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丝顶端设有与尾丝同轴的涨紧柱,所述涨紧柱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涨紧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一竿节底端的直径。该鱼竿通过设置上述结构能够对长度进行三级调整,从而极大方便了垂钓人员的垂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
本技术涉及渔具用品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
技术介绍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市面上常见的鱼竿通常为整体式结构,在制造材质方面也较为单一,在垂钓者使用鱼竿进行钓鱼的时候,面对的场景也不同,所需要使用的鱼竿长度也不一样,这时就需要垂钓者带上不同长度的鱼竿进行垂钓,在出行以及携带方面也较为不便,垂钓时也需要根据垂钓的情况来回切换所需要使用长度的鱼竿,这样在使用时也就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具备可调节长度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调节长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包括把手、依次套装的竿节,所有竿节回缩后可以回缩到把手内部,在把手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尾丝,所述尾丝上带有与把手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丝安装在把手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丝顶端设有与尾丝同轴的涨紧柱,所述涨紧柱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涨紧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一竿节底端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涨紧柱成台阶状,涨紧柱分为一级涨紧柱及二级涨紧柱,所述一级涨紧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一竿节底端的直径,所述二级涨紧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二竿节底端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涨紧柱及二级涨紧柱的柱体上设有涨紧环。(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二级涨紧柱能够控制末一竿节、末二竿节的伸出,通过调整末一竿节、末二竿节的伸出达到鱼竿三种长度调整的目的,从而实现一竿多用的技术效果,极大适应了垂钓人员对竿节长度的调整要求,更加提升了垂钓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尾丝结构示意图;图2为尾丝与把手、末一竿节、末二竿节结合后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把手;2、尾丝;3、末一竿节;4、末二竿节;5、涨紧柱;51、一级涨紧柱;52、二级涨紧柱;6、涨紧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包括把手1,把手1底端内部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尾丝2,尾丝2上带有与把手内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尾丝2可安装在把手1的底端。该鱼竿还包括多节套装的竿节,各竿节带有一定的锥度收缩,从而使各竿节能够拉长后套紧或收缩后进行套装。结合附图2所示,在附图中示出了末一竿节3及末二竿节4套装后的结构图,竿节收缩后,末一竿节3及末二竿节4收缩后位于把手1内部。根据附图2所示,可以知道其他竿节收缩后同样能够收缩到把手的内部,当拉长后,由于各竿节带有一定的锥度,从而可使各竿节依次拉长套紧。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在尾丝2顶端设有与尾丝同轴的涨紧柱5,在本实施例中,涨紧柱5分为两级涨紧柱,分别为一级涨紧柱51和二级涨紧柱52。涨紧柱5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如橡胶材料,既可以具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其中,一级涨紧柱5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一竿节3底端的直径,二级涨紧柱5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二竿节4底端的直径,结合附图2所示,当所有竿节收纳于把手1内部后,末一竿节3的底端插在一级涨紧柱51上并由一级涨紧柱51牢固涨紧,末二竿节4的底端插在二级涨紧柱52上并由二级涨紧柱51牢固涨紧。当进行甩竿操作时,其它竿节依次甩出并相互套紧,而末一竿节3及末二竿节4由于一级涨紧柱51及二级涨紧柱52的作用不发生动作,此时鱼竿整体处于最短操作。垂钓时,即使有鱼上钩拉动竿稍,由于竿稍非常柔软且具弹性,竿稍向下弯折,鱼对竿稍形成的受力方向是向下倾斜施力,而分解到竿体轴向上的力并不大,该力不足以将末二竿节4及末一竿节3拔出,能够保证正常的垂钓操作。当需要加长鱼竿长度时,当其它竿节甩出后,人工把住末二竿节4的顶端施以轴向的拉力,将末二竿节4由二级涨紧柱52上拔出,使末二竿节4的底端与末一竿节3的顶端套紧,从而使鱼竿的长度得到延伸拉长。收纳时,其它竿节顺利回缩,人工对末二竿节4的顶端施力使末二竿节4的底端再次插到二级涨紧柱52上即可。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再进一步延长鱼竿的长度时,在末二竿节4已经拔出的状态下,再次对末一竿节3的顶端施加拉力,将末一竿节3由一级涨紧柱51上拔出,末一竿节3的底端与把手1的顶端形成套紧,从而使鱼竿达到最大的调整长度。回收鱼竿时,末一竿节3的回收与末二竿节4的回收动作一致,将末一竿节再次插到一级涨紧柱51上即可。该结构充分利用了鱼在对竿稍施力时其分解到竿体轴向上力较小的特点,保证在各个长度垂钓的情况下,鱼的拉钩操作不会导致末一竿节或末二竿节由涨紧柱上拔出,保证鱼竿调整长度保持稳定,只有人工对末一竿节或末二竿节施以较大的轴向力才能调整改变鱼竿的整体长度。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为进一步增加竿节与涨紧柱之间的摩擦力,在一级涨紧柱及二级涨紧柱的柱体上设有涨紧环6,该涨紧环6采用可变性的弹性材料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包括把手、依次套装的竿节,所有竿节回缩后可以回缩到把手内部,在把手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尾丝,所述尾丝上带有与把手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丝安装在把手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丝顶端设有与尾丝同轴的涨紧柱,所述涨紧柱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涨紧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一竿节底端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长度的鱼竿,包括把手、依次套装的竿节,所有竿节回缩后可以回缩到把手内部,在把手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尾丝,所述尾丝上带有与把手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丝安装在把手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丝顶端设有与尾丝同轴的涨紧柱,所述涨紧柱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涨紧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末一竿节底端的直径。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彦秋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迪威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