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鸡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63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鸡笼,包括笼体、盒体以及横断面为“口”字型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镶嵌于笼体的侧壁,通过固定框架中部的开口进而使笼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以及与盒体开口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壁分别设有沿着长边方向的限位条,所述固定框架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条一一对应的滑槽,两个滑槽向笼体的内部延伸进而形成两个滑轨;所述盒体的两个限位条分别沿着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插入,进而使盒体从固定框架的开口滑入笼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饲养过程中因投食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减轻饲养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鸡笼
本技术涉及养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养鸡笼。
技术介绍
养鸡笼是养鸡场中最为常见的设备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养鸡笼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体积可以分为大型养鸡笼、中型养鸡笼、小型养鸡笼。其中大型养鸡笼和中型养鸡笼的结构比较完善,设有专门的喂食槽和喂水槽。小型养鸡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例如超市的生鲜销售区,菜市场的鸡、鸭销售区等,将活鸡关在小型养鸡笼中以供挑选。为了降低设备成本,现有的小型养鸡笼的结构非常简单,仅仅是由铁栅栏焊接形成的矩形体结构,并在一侧开设活动门。由于活鸡会在笼子中饲养一段时间,直至被人购买,但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定时喂养。一般是单独放置一个喂食器皿或者喂水器皿,但活鸡很容易将这些器皿“打翻”,为工作人员增清理的作量。另外,每次都要添加食物或者水均需要打开活动门,活鸡可能趁机逃出来,因此投食的操作较为麻烦。除此之外,这种小型养鸡笼也多见于家庭饲养,为了避免活鸡四处乱跑,也会将其关于鸡笼中,但鸡笼仍然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鸡笼,以减少饲养过程中因投食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减轻饲养工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鸡笼,包括笼体、盒体以及横断面为“口”字型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镶嵌于笼体的侧壁,通过固定框架中部的开口进而使笼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以及与盒体开口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壁分别设有沿着长边方向的限位条,所述固定框架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条一一对应的滑槽,两个滑槽向笼体的内部延伸进而形成两个滑轨;所述盒体的两个限位条分别沿着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插入,进而使盒体从固定框架的开口滑入笼体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盒体与固定框架形成滑动连接关系,即盒体可插入固定框架,也可以从固定框架拉出。而固定框架与笼体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盒体可以快速插入笼体或者从笼体中抽出。盒体插入笼体中后,由于限位条始终卡在滑槽中,使得盒体是固定无法移动的,而盒体上端的开口可以将食物或者水露出。盒体固定后,既不影响活鸡取食,又可以避免出现盒体被活鸡“打翻”问题。盒体可以从笼体的外部拉出进行清洗或者添加食物,无需打开笼体的活动门,避免了活鸡意外逃出,减少了饲养过程中因投食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减轻饲养工作优选地,每个所述滑槽的一端贯穿固定框架,以及每个滑槽的另外一端封闭于对应滑轨的末端。滑槽不贯穿滑轨的末端,盒体完成插入后将触碰滑轨末端进行限位,避免盒体从滑轨上脱落。优选地,每个滑槽和每个限位条的横断面均为矩形,且滑槽和限位条均位于盒体的下部。优选地,所述盒体位于笼体外部的前侧面设有把手。优选地,每个限位条与笼体的前侧面之间均设有缺口;每个所述限位条的长度均小于滑槽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设有竖直的盲孔;所述盲孔垂直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滑槽以及盲孔设有适配的直杆,通过直杆插入盲孔中且直杆位于所述缺口,进而使盒体锁紧于笼体中。盒体完全插入后,缺口位于盲孔的正下方,直杆插到盲孔的底部后,直杆将挡在限位条的前端,使得限位条卡在限位孔中,盒体无法拉出实现锁紧。反之,拔出直杆,盒体可插入或者拉出,解锁和上锁均十分方便,不繁琐。优选地,所述盒体设有用于密封盒体开口的插板。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插板适配的插孔,所述插孔沿盒体的长边方向延伸至盒体的后侧面,进而在盒体的两个长边侧壁的内表面形成两条相对的插槽。根据实际需要,可实现盒体密封,比如用于定时定量喂食,或者移动笼体避免食物倒出,插板的设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插板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插板通过插孔完全插入插槽中,进而使密封垫夹紧于插板和盒体上端之间。如果需要搬动笼体,并且盒体中盛放水,为了避免水在运输过程中被洒出,可通过插入插板的方式将盒体密封,到达目的地后再将插板抽出以供活鸡饮用。优选地,所述插板设有外露于插孔的把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盒体和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隐藏插板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笼体1、盒体2、固定框架3、限位条4、滑槽5、滑轨6、把手7、缺口8、盲孔9、直杆10、横杆11、插板12、插孔13、密封垫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鸡笼,包括笼体1、盒体2以及横断面为“口”字型的固定框架3。所述固定框架3镶嵌于笼体1的侧壁,通过固定框架3中部的开口进而使笼体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盒体2的上端设有开口,而盒体2的形状为矩形体并且盒体2的横断面与固定框架3的中部的开口适配。盒体2开口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壁,即盒体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设有沿着长边方向的限位条4,限位条4位于盒体2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框架3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条4一一对应的滑槽5,两个滑槽5向笼体1的内部延伸进而形成两个滑轨6。其中每个滑槽5和每个限位条4的横断面均为矩形,且滑槽5和限位条4均位于盒体2的下部。所述盒体2的两个限位条4分别沿着两个滑槽5一一对应插入,进而使盒体2从固定框架3的开口滑入笼体1中,避免避免出现盒体2被活鸡“打翻”问题。为了避免盒体2从滑轨6上脱落,对盒体2插入的最大深度进行限制,每个所述滑槽5的一端贯穿固定框架3,以及每个滑槽5的另外一端封闭于对应滑轨6的末端。滑槽5不贯穿滑轨6的末端,盒体2完成插入后将触碰滑轨6末端进行限位,避免盒体2从滑轨6上脱落。另外,为了方便抽出盒体2,盒体2位于笼体1外部的前侧面设有把手7。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防止盒体2滑出,比如在移动笼体1的过程中盒体2因笼体1的倾斜而滑出,本实施例中对结构进行了改进:每个限位条4与笼体1的前侧面之间均设有缺口8;每个所述限位条4的长度均小于滑槽5的长度。所述固定框架3的上端设有竖直的盲孔9;所述盲孔9垂直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滑槽5以及盲孔9设有适配的直杆10,通过直杆10插入盲孔9中且直杆10位于所述缺口8,进而使盒体2锁紧于笼体1中。盒体2完全插入后,缺口8位于盲孔9的正下方,直杆10插到盲孔9的底部后,直杆10将挡在限位条4的前端,使得限位条4卡在限位孔中,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鸡笼,包括笼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以及横断面为“口”字型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镶嵌于笼体的侧壁,通过固定框架中部的开口进而使笼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n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以及与盒体开口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壁分别设有沿着长边方向的限位条,所述固定框架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条一一对应的滑槽,两个滑槽向笼体的内部延伸进而形成两个滑轨;/n所述盒体的两个限位条分别沿着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插入,进而使盒体从固定框架的开口滑入笼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鸡笼,包括笼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以及横断面为“口”字型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镶嵌于笼体的侧壁,通过固定框架中部的开口进而使笼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以及与盒体开口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壁分别设有沿着长边方向的限位条,所述固定框架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条一一对应的滑槽,两个滑槽向笼体的内部延伸进而形成两个滑轨;
所述盒体的两个限位条分别沿着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插入,进而使盒体从固定框架的开口滑入笼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鸡笼,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槽的一端贯穿固定框架,以及每个滑槽的另外一端封闭于对应滑轨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鸡笼,其特征在于:每个滑槽和每个限位条的横断面均为矩形,且滑槽和限位条均位于盒体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位于笼体外部的前侧面设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中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