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属于实验工具技术领域,解决实验过程中小鼠夹取、固定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手柄组、导杆、导套、固定夹和推板,导杆设置为方形杆,导杆安装于导套中,推板固定安装于导杆首端的端面上;在导套的首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夹铰接,固定夹自由端的内壁上设置魔术贴,在导套尾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侧手柄组,导套尾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侧手柄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原理,手柄通过导杆驱动推板收回,使固定夹夹住实验小鼠,并且采用魔术贴粘紧实验小鼠的皮毛,实现实验小鼠的稳定固定;当小鼠转移至实验位置处后,固定夹打开,同时通过推板将粘在魔术贴上的小鼠推出,方便对小鼠进行后续的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研发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实验都需要利用到活体动物来进行实验研究,小鼠是实验室经常会用到的动物之一。然而,一方面,小鼠的动作轻便灵活,不易抓住;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如需徒手抓鼠,小鼠受到惊吓,更容易将操作人员抓伤咬伤,因此需要用到钳子、固定夹等辅助工具,方便将小鼠抓住。现有的实验室抓小鼠的装置与普通钳子并无多大差异,在抓小鼠时,对于小鼠固定不变,若用力过猛则会伤到小鼠,且抓捕过程中,有时会触碰到实验台,造成实验台的损伤,因此,亟需一种实验室中夹取小鼠用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实验过程中小鼠夹取、固定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为:使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推板收回,通过固定夹夹取小鼠并稳定固定;当小鼠转移至实验位置处后,固定夹打开,同时通过推板将粘在固定夹上的小鼠推出,方便对小鼠进行后续的实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它包括手柄组、导杆、导套、固定夹和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的轴线位置处设置有方形通孔,导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槽;所述导杆设置为方形杆,导杆贯穿方形通孔安装于导套中,导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在导向限位槽中往复滑动,推板固定安装于导杆首端的端面上;在所述导套的首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夹铰接,两个固定夹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固定夹自由端的内壁上设置魔术贴,固定夹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导杆的首端铰接;在所述导套尾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侧手柄组,导套尾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侧手柄组,前侧手柄组与后侧手柄组平行设置,前侧手柄组与后侧手柄组相对面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导杆的尾端铰接;所述前侧手柄组和后侧手柄组均包括上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手柄,手柄的一端铰接于导套尾部的外壁上,手柄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上下两个手柄相对开合运动驱动第二连杆带动导杆沿方形通孔伸出或者缩回,导杆伸出驱动第一连杆带动固定夹打开,导杆缩回驱动第一连杆带动固定夹夹紧实验小鼠。进一步地,所述导套设置为长方体形状、正六棱柱形状或者正八棱柱形状,手握导套操作时避免手部打滑。进一步地,所述方形通孔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应的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缩回至导套中的喇叭形状的导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实验小鼠夹取过程中,通过巧妙地设计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使固定夹夹住实验小鼠,并且采用魔术贴粘紧实验小鼠的皮毛,实现实验小鼠的稳定固定;当小鼠转移至实验位置处后,固定夹打开,同时通过推板将粘在魔术贴上的小鼠推出,方便对小鼠进行后续的实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夹处于打开状态时的运动原理图;图4为固定夹处于夹取状态时的运动原理图;图5为导套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固定夹,2为魔术贴,3为第一连杆,4为推板,5为导杆,6为导套,7为导向限位槽,8为限位柱,9为手柄,10为第二连杆,11为弹簧,12为前侧手柄组,13为后侧手柄组,14为固定杆,15为方形通孔,16为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它包括手柄组、导杆5、导套6、固定夹1和推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6的轴线位置处设置有方形通孔15,导套6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槽7;所述导杆5设置为方形杆,导杆5贯穿方形通孔15安装于导套6中,导杆5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8,限位柱8在导向限位槽7中往复滑动,推板4固定安装于导杆5首端的端面上;在所述导套6的首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夹1铰接,两个固定夹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固定夹1自由端的内壁上设置魔术贴2,固定夹1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导杆5的首端铰接;在所述导套6尾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侧手柄组12,导套6尾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侧手柄组13,前侧手柄组12与后侧手柄组13平行设置,前侧手柄组12与后侧手柄组13相对面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杆14固定连接,固定杆14与第二连杆10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与导杆5的尾端铰接;所述前侧手柄组12和后侧手柄组13均包括上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手柄9,手柄9的一端铰接于导套6尾部的外壁上,手柄9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手柄9之间设置有弹簧11;上下两个手柄9相对开合运动驱动第二连杆10带动导杆5沿方形通孔15伸出或者缩回,导杆5伸出驱动第一连杆3带动固定夹1打开,导杆5缩回驱动第一连杆3带动固定夹1夹紧实验小鼠。进一步地,所述导套6设置为长方体形状、正六棱柱形状或者正八棱柱形状,手握导套操作时避免手部打滑。进一步地,所述方形通孔15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应的第一连杆3或者第二连杆10缩回至导套6中的喇叭形状的导向槽16。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S1、将固定夹1部分伸入饲养实验小鼠的笼子中,手动驱动手柄9相对靠拢,手柄9通过第二连杆10驱动导杆5沿方形通孔15伸出导套6,通过导杆5端部伸出的推板4将实验小鼠逼至笼子的角落,直至限位柱8沿导向限位槽7的运动至行程终止位置处,导杆5通过第一连杆3驱动固定夹1打开,实验小鼠进入固定夹1夹取的范围;S2、在弹簧11的辅助作用下手动松开手柄9,第一连杆3带动导杆5与第二连杆10反向运动,导杆5带动推板4一起缩回导套6中,第一连杆3驱动固定夹1闭合、夹紧实验小鼠,魔术贴2粘紧实验小鼠的皮毛,实验小鼠稳定夹取;S3、当小鼠转移至实验位置处后,重复执行步骤S1,手动通过手柄9驱动固定夹1打开,同时导杆5驱动推板4伸出将粘在魔术贴2上的小鼠推出,小鼠从本夹取装置上脱离,方便对小鼠进行后续的实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它包括手柄组、导杆(5)、导套(6)、固定夹(1)和推板(4),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套(6)的轴线位置处设置有方形通孔(15),导套(6)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槽(7);所述导杆(5)设置为方形杆,导杆(5)贯穿方形通孔(15)安装于导套(6)中,导杆(5)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8),限位柱(8)在导向限位槽(7)中往复滑动,推板(4)固定安装于导杆(5)首端的端面上;/n在所述导套(6)的首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夹(1)铰接,两个固定夹(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固定夹(1)自由端的内壁上设置魔术贴(2),固定夹(1)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导杆(5)的首端铰接;/n在所述导套(6)尾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侧手柄组(12),导套(6)尾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侧手柄组(13),前侧手柄组(12)与后侧手柄组(13)平行设置,前侧手柄组(12)与后侧手柄组(13)相对面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杆(14)固定连接,固定杆(14)与第二连杆(10)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与导杆(5)的尾端铰接;/n所述前侧手柄组(12)和后侧手柄组(13)均包括上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手柄(9),手柄(9)的一端铰接于导套(6)尾部的外壁上,手柄(9)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手柄(9)之间设置有弹簧(11);上下两个手柄(9)相对开合运动驱动第二连杆(10)带动导杆(5)沿方形通孔(15)伸出或者缩回,导杆(5)伸出驱动第一连杆(3)带动固定夹(1)打开,导杆(5)缩回驱动第一连杆(3)带动固定夹(1)夹紧实验小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小鼠夹取装置,它包括手柄组、导杆(5)、导套(6)、固定夹(1)和推板(4),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套(6)的轴线位置处设置有方形通孔(15),导套(6)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槽(7);所述导杆(5)设置为方形杆,导杆(5)贯穿方形通孔(15)安装于导套(6)中,导杆(5)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8),限位柱(8)在导向限位槽(7)中往复滑动,推板(4)固定安装于导杆(5)首端的端面上;
在所述导套(6)的首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夹(1)铰接,两个固定夹(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固定夹(1)自由端的内壁上设置魔术贴(2),固定夹(1)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导杆(5)的首端铰接;
在所述导套(6)尾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侧手柄组(12),导套(6)尾部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侧手柄组(13),前侧手柄组(12)与后侧手柄组(13)平行设置,前侧手柄组(12)与后侧手柄组(13)相对面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郑鹏豆暴洁尹建军张媛文卫晶郑斌成嵘张晨陈瑶单嘉威孔维杰刘志宏李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