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3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包括上下分别设置的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套筒,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活动插设在同一根泵柱的两端,所述第一分配环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N个供料孔,所述犊牛饲喂装置内设置有射频阅读器,所述射频阅读器与射频标签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射频阅读器能够对不同牛犊携带的射频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从而为其调配对应的母牛初乳,保证了犊牛初乳期及日后的哺乳期均能获得母体乳源供应,大大促进牛犊正常发育,并能够对牛犊的每日采食量进行监测,通过科学饲养的方式保证了牛犊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牛犊饲养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11009970.2”的一种奶牛场用能将牛犊分开的喂奶装置,包括底座、一根主支柱、若干根副支柱和牛奶桶,主支柱和副支柱均固定在底座上,主支柱顶端安装有承载盘,牛奶桶安装在承载盘上,沿着所述牛奶桶底面周向间隔设有多根出液管,出液管与牛奶桶的桶壁之间密封且与牛奶桶内部连通;位于承载盘边缘以及副支柱的顶面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面安装有四个水管连接头,四个水管连接头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五分水管接头;在两两挡板之间均设有吸奶装置,上述装置可将奶牛进行分开喂养,同时,牛奶桶盛奶量大,饲养人员一天只需添加一次,即可满足长时间喂养,省时省力,而且不会造成牛奶的浪费。但是上述该奶牛场用能将牛犊分开的喂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对于刚出生的牛犊而言,在其出生后的前5-7天内,必须饲喂母牛初乳,从而有利于犊牛获得母源抗体,母牛初乳的饲喂对于牛犊日后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及生长发育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上述装置是一个混合的饲喂罐,无法对不同的牛犊进行针对性的母乳饲喂;2、上述装置无法监控牛犊的进食状况,而传统的人工饲喂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包括上下分别设置的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套筒,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活动插设在同一根泵柱的两端,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上分别开设有与泵柱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分配环和第二分配环内,所述第一分配环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N个供料孔,所述第二分配环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与供料孔数量一致的补料孔,所述供料孔通过挠性管分别与供料槽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补料孔通过挠性管分别与犊牛饲喂装置一一对应连接,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轴上设置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犊牛饲喂装置内设置有射频阅读器,所述射频阅读器与射频标签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标签固定安装在犊牛鼻梁上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配环和第二分配环内侧上下均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供料孔的数量N大于等于6。优选的,所述犊牛饲喂装置分别设置于若干犊牛隔间或呈环形阵列式设置于饲喂转盘上。优选的,所述犊牛饲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活动铰接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臂远离支撑座一端活动铰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远离第一支撑臂一端活动安装有犊牛饲喂盆,所述犊牛饲喂盆底部通过挠性管与对应的补料孔连通,所述犊牛饲喂盆靠近第二支撑臂一侧设置有立架,所述射频阅读器安装于立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射频阅读器能够对不同牛犊携带的射频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从而为其调配对应的母牛初乳,无需母犊同栏饲养,减轻了人工负担,同时保证了犊牛初乳期及日后的哺乳期均能获得母体乳源供应,大大促进牛犊正常发育;2、本技术由于采用母体对应牛犊的乳源供应模式,从而能够对牛犊的每日采食量进行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态牛犊,通过科学饲养的方式保证了牛犊的健康。本技术通过射频阅读器能够对不同牛犊携带的射频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从而为其调配对应的母牛初乳,保证了犊牛初乳期及日后的哺乳期均能获得母体乳源供应,大大促进牛犊正常发育,并能够对牛犊的每日采食量进行监测,通过科学饲养的方式保证了牛犊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分配转盘和第二分配转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分配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供料槽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犊牛饲喂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犊牛饲喂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犊牛饲喂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分配转盘、2第二分配转盘、3齿轮套筒、4泵柱、5进液口、6出液口、7第一分配环、8第二分配环、9供料孔、10补料孔、11挠性管、12供料槽、13犊牛饲喂装置、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驱动齿轮、17射频阅读器、18射频标签、19密封圈、20饲喂室转盘、21第一支撑臂、22支撑座、23第二支撑臂、24犊牛饲喂盆、25立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包括上下分别设置的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上下的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套筒3,上下的齿轮套筒3活动插设在同一根泵柱4的两端,上下的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上分别开设有与泵柱4连通的进液口5和出液口6,上下的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分配环7和第二分配环8内,第一分配环7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N个供料孔9,第二分配环8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与供料孔9数量一致的补料孔10,供料孔9通过挠性管11分别与供料槽12一一对应连接,补料孔10通过挠性管11分别与犊牛饲喂装置13一一对应连接,上下的齿轮套筒3分别与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5驱动轴上设置的驱动齿轮16啮合,犊牛饲喂装置13内设置有射频阅读器17,射频阅读器17与射频标签18通信连接,射频标签18固定安装在犊牛鼻梁上部。泵柱4、第一分配环7和第二分配环8固定式安装,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5转动带动相应的驱动齿轮16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转动,泵柱4内部设置的泵机能够将供料槽12内的牛乳向犊牛饲喂装置13内进行双向输送,泵柱4每次定量向犊牛饲喂装置13内供应500ml的母体乳源,当犊牛在设定时间内没有离开,则再次向犊牛饲喂装置13内供应等量的奶源,当射频阅读器17检测到射频标签18移开一段时间后,通过泵柱4反向转动从而将犊牛饲喂装置13内剩余的奶源抽回对应的供料槽13内,通过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5的转动,从而通过泵柱4将不同母体的乳源向不同的犊牛饲喂装置13内进行供应,此操作方式需要射频阅读器17对不同的射频标签18进行识别,当犊牛饲喂装置13上有犊牛靠近哺乳时,安装在犊牛鼻梁上部的射频标签18被射频阅读器17读取,从而确定该牛犊的编号,系统通过将该编号与后台事先录入的编号进行匹配,从而确定该犊牛的母牛编号,从而确定需要供应的乳源对应的供料槽12,此时第一电机14转动带动第一分配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包括上下分别设置的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其特征在于: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套筒(3),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3)活动插设在同一根泵柱(4)的两端,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上分别开设有与泵柱(4)连通的进液口(5)和出液口(6),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分配环(7)和第二分配环(8)内,所述第一分配环(7)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N个供料孔(9),所述第二分配环(8)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与供料孔(9)数量一致的补料孔(10),所述供料孔(9)通过挠性管(11)分别与供料槽(1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补料孔(10)通过挠性管(11)分别与犊牛饲喂装置(13)一一对应连接,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3)分别与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5)驱动轴上设置的驱动齿轮(16)啮合,所述犊牛饲喂装置(13)内设置有射频阅读器(17),所述射频阅读器(17)与射频标签(18)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标签(18)固定安装在犊牛鼻梁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奶牛的供料装置,包括上下分别设置的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其特征在于: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套筒(3),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3)活动插设在同一根泵柱(4)的两端,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上分别开设有与泵柱(4)连通的进液口(5)和出液口(6),上下的所述第一分配转盘(1)和第二分配转盘(2)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分配环(7)和第二分配环(8)内,所述第一分配环(7)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N个供料孔(9),所述第二分配环(8)沿其中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有与供料孔(9)数量一致的补料孔(10),所述供料孔(9)通过挠性管(11)分别与供料槽(1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补料孔(10)通过挠性管(11)分别与犊牛饲喂装置(13)一一对应连接,上下的所述齿轮套筒(3)分别与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5)驱动轴上设置的驱动齿轮(16)啮合,所述犊牛饲喂装置(13)内设置有射频阅读器(17),所述射频阅读器(17)与射频标签(18)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标签(18)固定安装在犊牛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景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