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563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包括饲料传输带、若干个沿输料方向相拼接的支撑板和若干个用于支撑支撑板的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饲料传输带移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支撑板位于饲料传输带的内侧并支撑在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下方,饲料传输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家畜进入饲料传输带上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家畜头部进出的喂料口,位于饲料传输带两侧的喂料口对称设置,那么家畜在进食过程中即使向前拱料也会直接推给对面的家畜,无需再利用人工进行推料,有效避免了损耗人工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
本技术涉及畜牧业饲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养羊的饲喂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饲喂槽饲喂,人工将饲草料放入饲喂槽中,另一种是将饲喂槽建设的和地面平行,然后用撒料车将饲草撒在地面上。这两种方式都需要要人进入到羊舍里面去把饲草投放到羊槽中去。第一种饲喂方式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工,效率比较低。第二种饲喂方式的缺点是:为了饲喂车能进入羊舍撒料,饲喂通道需要建设的比较宽,这种饲喂通道因为与地面平行,所以羊只吃草时容易把草料推到饲喂道中,这就又需要人工去将饲草及时推到羊的跟前,这样又需要消耗大量人工。专利文件CN204957706U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料饲喂皮带机,其通过设置输送皮带运输家畜所吃的草料,草料随着输送皮带的运行,站在输送皮带边缘的家畜就可以吃到饲料,但其没有遮挡装置,势必容易造成家畜在输送皮带上的践踏,而且也并不能解决耗费人工去将饲草及时推到羊的跟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且饲料传输带两侧的喂料口对称设置,家畜在进食过程中即使向前推料也会直接推给对面的家畜,无需再利用人工进行推料,有效避免了损耗人工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提供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包括饲料传输带、若干个沿输料方向相拼接的支撑板和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饲料传输带移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饲料传输带的内侧并支撑在所述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下方,所述饲料传输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家畜进入所述饲料传输带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家畜头部进出的喂料口,位于所述饲料传输带两侧的所述喂料口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进料端和收料端的主支架、位于两所述主支架之间的副支架,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分别安装在各所述主支架上,各所述副支架连接并支撑两相邻所述支撑板。优选的,各所述副支架上分别对应设有的支撑转辊,各所述支撑转辊支撑在所述饲料传输带回传部分的底面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顶端高于所述饲料传输带的送料面。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开闭所述喂料口的翻转板。优选的,各所述支撑板包括若干个沿饲料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分板,相邻两所述分板之间的间隙中对应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条上。优选的,所述饲料传输带的末端下方设有顶端开口的集料箱,所述开口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饲料传输带的宽度,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清料的毛刷刮板,所述毛刷刮板位于落料处的后侧并抵触在所述饲料传输带回传部分的底面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设置位置距离家畜站立的地面为45cm。优选的,所述饲料传输带的宽度为1米。优选的,所述饲料传输带的起始端上方设有布料器,所述布料器沿所述饲料传输带的宽度方向上均设有若干个出料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沿输送方向设有若干个相拼接在一起的支撑板,而且支撑板位于饲料传输带的内侧并支撑在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下方,在输送饲料的过程中由于饲料传输带始终受到支撑板的支撑作用,使得位于饲料传输带上的饲料整体保持在恒定的高度,避免饲料挤压饲料传输带后,无支撑作用容易导致饲料传输带高度不均,影响家畜进食。2、本技术中饲料传输带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挡板能够防止家畜进入饲料传输带上,避免家畜在进食过程中踩踏饲料传输带,导致饲料传输带损坏。3、本技术中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家畜头部进出的喂料口,位于饲料传输带两侧的喂料口对称设置,家畜在进食过程中即使向前推料也会直接推给对面的家畜,无需再利用人工进行推料,有效避免了损耗人工的情况。4、本技术中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条,限位条的顶端高于饲料传输带的送料面,不仅能够限制饲料传输带的移动方向,避免饲料传输带跑偏,而且能够限制饲料位于两限位条之间,避免饲料脱离饲料传输带。5、本技术中的挡板上设有用于开闭喂料口的翻转板,以在送料结束后开启翻转板使得家畜能够同时进食,避免发生拥挤。6、本技术中支撑板包括若干个沿饲料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分板,相邻两分板之间的间隙中对应设有用于支撑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传动辊,传动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条上,使得饲料传输带能够受到传动辊的带动作用,同时减小饲料传输带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7、本技术中支撑板的设置位置距离家畜站立的地面为45cm,方便家畜进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副支架结构示意图;其中,1-挡板、2-喂料口、3-饲料传输带、4-主支架、5-间隙、6-分板、7-限位条、8-传动辊、9-连接板、10-支撑转辊、11-副支架、12-支撑板、13-从动辊、14-导向转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且饲料传输带3两侧的喂料口2对称设置,家畜在进食过程中即使向前推料也会直接推给对面的家畜,无需再利用人工进行推料,有效避免了损耗人工的情况。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包括饲料传输带3、若干个沿输料方向相拼接的支撑板12和若干个用于支撑支撑板12的支架,其中饲料传输带3为环形带,各支撑板12之间拼接后形成所需要的长度,例如整个传输带饲喂系统设置在羊舍的饲喂通道上,那么需要将各支撑板12拼接后的长度不短于饲喂通道的长度;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饲料传输带3移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13,主动辊和从动辊13的直径优选为50cm,以增加对饲料传输带3的拉动效果,在主动辊和从动辊13的牵引下饲料传输带3形成循环往复移动,优选在主动辊和从动辊13的表面上设置花纹,加大了与饲料传输带3的摩擦力度。其中,为保证方便家畜进食,支撑板12位于饲料传输带3的内侧并支撑在饲料传输带3送料部分的下方,在输送饲料的过程中由于饲料传输带3始终受到支撑板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传输带、若干个沿输料方向相拼接的支撑板和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饲料传输带移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饲料传输带的内侧并支撑在所述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下方,所述饲料传输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家畜进入所述饲料传输带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家畜头部进出的喂料口,位于所述饲料传输带两侧的所述喂料口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带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传输带、若干个沿输料方向相拼接的支撑板和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饲料传输带移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饲料传输带的内侧并支撑在所述饲料传输带送料部分的下方,所述饲料传输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家畜进入所述饲料传输带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家畜头部进出的喂料口,位于所述饲料传输带两侧的所述喂料口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带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进料端和收料端的主支架、位于两所述主支架之间的副支架,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分别安装在各所述主支架上,各所述副支架连接并支撑两相邻所述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带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副支架上分别对应设有支撑转辊,各所述支撑转辊支撑在所述饲料传输带回传部分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传输带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顶端高于所述饲料传输带的送料面。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飞李国智李伟李世恩施海娜田永强卢小鹏王永博周少鹏常魁杨秀和张占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