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塔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5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壶嘴,其外形同传统的水壶一致,壶体的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构成热源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用气、煤或柴作为热源,由于节能水壶的壶体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构成热源通道,烧水时,热源流经通道,从顶部排出,相应的增加了壶体的受热面积,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壶底为22公分的普通水壶为例,其受热面积为380cm↑[2],烧开一户水需10分钟,而壶底直径相同的节能水壶经计算(壶体内为锥形管)其受热面积为994cm↑[2],为普通水壶受热面积的2.62倍,烧开一壶水只需4分钟,与原用的普通水壶比较,既节约时间又节省燃料。(*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烧水用的器具,具体是一种节能水壶。二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虽然一些家庭已使用了瓶装矿泉水,但还有一部分家庭仍使用传统的水壶放置在热源上烧成开水饮用。这种水壶为有壶体、壶盖、壶嘴的腔体,烧水时需用气、煤、柴或电为热源,每烧开一壶水需消耗一定的能源,如能将这种传统的水壶设计成一种节能水壶,会相应的节省一部分能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能水壶,使用这种水壶烧水,节约烧水时间、节省能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水壶其外形同传统的水壶一致,壶体的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构成热源通道。壶体的底部和顶部有相通的锥形管构成热源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原用的普通水壶比较,由于节能水壶的壶体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构成热源通道,烧水时,热源流经通道,从顶部排出,相应的增加了壶体的受热面积,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壶底为22公分的普通水壶为例,其受热面积为380cm2,烧开一壶水需10分钟,而壶底直径相同的节能水壶经计算(壶体内为锥形管)其受热面积为994cm2,为普通水壶受热面积的2.62倍,烧开一壶水只需4分钟,既节约时间又节省燃料。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中1壶体2壶盖3管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根据图1、图2所示,图中提供的节能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壶嘴,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3构成热源通道,具体是在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对应开孔,然后用管3将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的孔对应焊接连通,构成热源通道,管3在壶体1内均匀分布。本技术适于用气、煤、柴或电作为热源,烧水时,壶体1装满水后盖上壶盖2放置在热源上,火燃即烧壶底又流经由壶体1的底部、顶部和管3构成的热源通道,然后从壶体1的顶部排出。为了使热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可将壶体底部和顶部采用锥形管连通,构成热源通道。具体是在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对应开孔,孔在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均匀分布为最好,然后用锥形管与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的孔对应焊接连通构成热源通道。锥形管均匀分布在壶体内,上口直径小于下口直径。当火燃流经热源通道时,可相应延长火燃在热源通道内的停留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壶嘴,其特征在于: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3)构成热源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壶嘴,其特征在于壶体(1)的底部和顶部周边有相通的管(3)构成热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塔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塔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