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43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所述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基料;基料预湿,对基料清洁处理,减少基料上的灰尘堆积;制备助剂,根据对PU基料改性的需求选择添加不同的功能助剂;助剂检测,对助剂进行抽样检测;基料整理,将PU基料经过多种工序处理,浸泡在功能性助剂内部,然后进行两次拉幅定型;后续处理,对整理后的基料表层涂覆防护涂料;打包存储,对处理后的PU功能材料打包和密封,放置在干燥通风处进行存储;PU基料经过各种功能助剂的浸泡,具备防紫外线和抗静电效果,两侧的拉幅定型,提高PU功能材料的整理效果;PU功能材料表面设置防水涂层,可进行防水保护,减少材料的损伤,利于材料的放置和存储。利于材料的放置和存储。利于材料的放置和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整理工艺,具体是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
·
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
[0003]PU基料在进行整理前未经过清洁处理,表面容易残留有杂质,影响PU材料加工后的质量,PU基料未经过功能性助剂的处理,不具备防紫外线和抗静电等效果,功能性有限,且PU材料经过整理后表面缺乏防护结构,不利于材料的防水保护以及存储放置,限制其使用范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所述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料,在进行整理前选择需要加工的PU基料,将PU基料按照一次加工的数量分组放置,划分放置区域,利于不同区域内的PU基料按照顺序依次加工;(2)基料预湿,采用清水对基料表面预湿,保持基料表面湿润,对基料清洁处理,减少基料上的灰尘堆积;(3)制备助剂,根据对PU基料改性的需求选择添加不同的功能助剂,制备不同浓度和种类的助剂;(4)助剂检测,对助剂进行抽样,检测助剂中的各类物质浓度,调配助剂的浓度配比,使助剂能达到预期效果;(5)基料整理,将PU基料经过摊布缝头

烧毛

退浆

丝光等工序处理后浸泡在功能性助剂内部,然后进行两次拉幅定型,实现对基料的多种工序整理;(6)后续处理,对整理后的基料表层涂覆防护涂料,利用高温加速表层的涂料烘干,进一步提高PU材料的功能性,扩展PU材料的应用范围;(7)打包存储,对处理后的PU功能材料裁切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利于材料的打包和密封,放置在干燥通风处进行存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挑选PU基料时,去除PU基料中表面经过磨损和老化且弹性较差的部分,提高PU基料的品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对PU基料进行喷水清理,水流沿着PU基料外表面流下,进而对经PU基料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处理后灰尘和杂质粘附在基料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将清洗后的PU基料经过风机风干,减少表面残留的水分,避免浸泡时影响助剂质量。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将抗静电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照3:1的配比混合制成功能助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范围为0.1%~1%,抗静电剂的浓度范围为0.3 %~3.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取出不同深度的定量功能助剂,利用精密的检测仪器,分别检测功能助剂内部的抗静电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若浓度不足或不同的深度浓度不同时,逐量添加助剂,并进行充分搅拌,直至助剂的浓度达到预定范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PU基料经过摊布缝头

烧毛

退浆

丝光处理后依次进行液氨和PH水洗加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将经过PH水洗的PU基料放置在功能性助剂内部浸泡,浸泡时间为3

5小时,间隔1小时对基料进行翻转,保证基料浸泡充分。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对浸泡后的基料进行拉幅处理,然后对加工后基料进行超柔软处理,然后再次拉幅定型,最后对基料进行预缩处理,完成基料的整理。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利用刷筒上的刷块对经过整理且干燥后的PU功能材料表面进行刷涂,对覆盖范围较小的区域进行多次刷涂,实现PU功能材料表面的全覆盖,经过刷涂后的防水涂层厚度范围为0.5

1mm,且采用温度为75
°
C的高温加速涂层的干燥,缩短PU功能材料的整体加工时间。
[00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水涂层的PU功能材料的整理工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3]实施例一: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所述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料,在进行整理前选择需要加工的PU基料,将PU基料按照一次加工的数量分组放置,划分放置区域,利于不同区域内的PU基料按照顺序依次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基料,在进行整理前选择需要加工的PU基料,将PU基料按照一次加工的数量分组放置,划分放置区域,利于不同区域内的PU基料按照顺序依次加工;(2)基料预湿,采用清水对基料表面预湿,保持基料表面湿润,对基料清洁处理,减少基料上的灰尘堆积;(3)制备助剂,根据对PU基料改性的需求选择添加不同的功能助剂,制备不同浓度和种类的助剂;(4)助剂检测,对助剂进行抽样,检测助剂中的各类物质浓度,调配助剂的浓度配比,使助剂能达到预期效果;(5)基料整理,将PU基料经过摊布缝头

烧毛

退浆

丝光等工序处理后浸泡在功能性助剂内部,然后进行两次拉幅定型,实现对基料的多种工序整理;(6)后续处理,对整理后的基料表层涂覆防护涂料,利用高温加速表层的涂料烘干,进一步提高PU材料的功能性,扩展PU材料的应用范围;(7)打包存储,对处理后的PU功能材料裁切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利于材料的打包和密封,放置在干燥通风处进行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挑选PU基料时,去除PU基料中表面经过磨损和老化且弹性较差的部分,提高PU基料的品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PU基料进行喷水清理,水流沿着PU基料外表面流下,进而对经PU基料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处理后灰尘和杂质粘附在基料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功能材料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清洗后的PU基料经过风机风干,减少表面残留的水分,避免浸泡时影响助剂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燕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