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把脉问诊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25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把脉问诊仪,包括患者端设备、云端数据存储设备和诊疗端设备,患者端设备将采集的患者脉象信号传输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诊疗端设备从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脉象信号,并对脉象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给出脉诊结果和用药建议推送给对应的患者端设备,并在判定患者脉象异常达到报警条件时,控制患者端设备提示报警和/或呼叫救治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患者端设备体积小巧、方便佩戴且功能强大,脉动异常判断准确率高、实时性好,并且拥有人工复检机制,免去了到医院现场就诊的麻烦,同时提升了机器脉诊的可信度。另外,当患者因脉动严重异常失去报警能力时,问诊仪将主动联系救治中心前往现场,可避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把脉问诊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把脉问诊仪。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了打破看病的地域局限,互联网医院由此而诞生。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院作为强有力支撑,能够为病人提供咨询、视频诊疗、随访、慢病管理等功能,一些简单的医疗服务在线上就能完成,满足了病人多元化的就医需求,给病人就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由于中医主要通过诊脉来判断病情,而远程诊疗时医生无法触摸到病人的脉象,所以互联网医院无法实现对病人的把脉诊疗,成为互联网医院在中医领域普及的主要障碍。
[0003]另外,对于一些脉动严重异常的病人比如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需要24小时监控病人的脉动信息。当这些重病患者居家修养时,医院端便无法再实时了解病人的脉动情况,一旦脉动异常达到救治条件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时,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发死亡。虽然,目前市面上存在较多的自动把脉设备,但这些自动把脉设备体积庞大、功能单一,不便于随身佩戴,无法随时随地对病人脉动情况进行监测;而且这些设备对于判断脉动是否异常的算法要么过于简单,准确度不高,要么过于复杂,计算速度过慢,难以确保脉动异常判断的及时性;缺乏人工复检机制,在病人对脉动异常判断结果有疑虑时无法第一时间联系到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进行复检,降低了把脉设备的可信度;缺乏报警机制和定位功能,在病人因脉动严重异常而失去报警能力时,无法对病人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并主动报警,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把脉问诊仪,其体积小巧、方便佩戴且功能强大,对于判断脉动是否异常的算法相对简单但准确率较高,而且拥有人工复检机制,病人可主动联系中医专家对机器判定的脉动异常结果进行人工复检,有利于提升问诊仪对于脉象判断可信度。另外,在病人因脉动严重异常失去报警能力时,可主动报警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报警对象,避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智能把脉问诊仪,包括患者端设备、云端数据存储设备和诊疗端设备,所述患者端设备将采集的患者脉象信号传输到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诊疗端设备从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所述脉象信号,并对所述脉象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给出脉诊结果和用药建议推送给对应的所述患者端设备,并在判定患者脉象异常达到报警条件时,控制所述患者端设备提示报警和/或呼叫救治中心,
[0007]所述患者端设备包括:
[0008]佩戴于手腕的腕带以及设于所述腕带上的脉象信号采集装置、脉采控制装置、定位装置、报警装置、显示装置以及为所述患者端设备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脉采控制装置将
所述脉象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脉象信号和所述定位装置检测的定位信息与腕带ID形成关联关系后发送到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
[0009]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诊疗端设备推送的所述脉诊结果、所述用药建议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形成的报警提示信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复检请求发起界面,所述腕带的佩戴者可在所述复检请求发起界面向指定医生发起脉象复检请求;
[0010]所述诊疗端设备包括:
[0011]运行在远程端的脉象信号自动分析处理系统,所述脉象信号自动分析处理系统从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自动获取并分析处理所述脉象信号,给出所述脉诊结果和所述用药建议,并在判定患者脉象异常达到报警条件时,控制所述患者端设备提示报警和/或呼叫救治中心,
[0012]运行在本地端的脉象信号人工复检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患者发起的所述复检请求后自动从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关联该患者的所述脉象信号并推送给所述指定医生,医生通过登录脉象信号人工复检平台对推送的所述脉象信号进行人工复检,并形成复检结果后推送给对应的所述患者端设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脉象信号采集装置为由型号为HK2000C的脉象传感器提供的脉象传感探头,所述脉象传感探头的数量为若干个,多个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脉采控制装置包括气囊、压力传感器、第一A/D转换器、气泵、电磁阀、紧急按钮、微控制器、信号调理电路、第二A/D转换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0015]所述气囊设于各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的上方,用于控制采脉时各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与手腕的接触压力;
[0016]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并输出气压信号;
[0017]所述第一A/D转换器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为输入,用于对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所述气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
[0018]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气压信号作逻辑运算后生成气泵控制信号;
[0019]所述气泵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气泵控制信号启停,用于将所述气囊的气压稳定在需求值范围内;
[0020]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的管路连接路径上,所述电磁阀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开关信号连通或断开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的连接管路;
[0021]所述紧急按钮电连接所述气泵,用于提供给腕带佩戴者通过紧急按下所述紧急按钮以停止所述气泵工作;
[0022]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以各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的输出为输入,用于对各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采集的所述脉象信号经放大滤波去噪处理后输出;
[0023]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连接所述第二A/D转换器的输入,所述第二A/D转换器将输入的所述脉象信号作模数转换后输出给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将各所述脉象信号和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腕带ID形成关联关系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3C2440或TMS320F28035。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BP300T。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脉象信号自动分析处理系统判断患者脉象是否异常的方法包括:
[0027]步骤1),从获取的所述脉动信号中提取出单个脉动周期的脉搏波;
[0028]步骤2),计算所述脉搏波的波峰对应的收缩压F
s
和波谷对应的舒张压F
d
,并计算单个所述脉动周期内脉搏压力F
(t)
的平均值F
m

[0029]步骤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脉搏波的波形特征值X,
[0030][0031]步骤4)判断所述波形特征值X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
[0032]若是,则判定患者脉象异常;
[0033]若否,则判定患者脉象正常。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阈值为0.5,所述第二阈值为0.3。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波形特征值X≥0.8或者≤0.1时,所述脉象信号自动分析处理系统判定患者处于危急时刻,将主动呼叫救治中心,并从所述云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把脉问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端设备、云端数据存储设备和诊疗端设备,所述患者端设备将采集的患者脉象信号传输到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诊疗端设备从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所述脉象信号,并对所述脉象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给出脉诊结果和用药建议推送给对应的所述患者端设备,并在判定患者脉象异常达到报警条件时,控制所述患者端设备提示报警和/或呼叫救治中心,所述患者端设备包括:佩戴于手腕的腕带以及设于所述腕带上的脉象信号采集装置、脉采控制装置、定位装置、报警装置、显示装置以及为所述患者端设备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脉采控制装置将所述脉象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脉象信号和所述定位装置检测的定位信息与腕带ID形成关联关系后发送到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诊疗端设备推送的所述脉诊结果、所述用药建议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形成的报警提示信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复检请求发起界面,所述腕带的佩戴者可在所述复检请求发起界面向指定医生发起脉象复检请求;所述诊疗端设备包括:运行在远程端的脉象信号自动分析处理系统,所述脉象信号自动分析处理系统从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自动获取并分析处理所述脉象信号,给出所述脉诊结果和所述用药建议,并在判定患者脉象异常达到报警条件时,控制所述患者端设备提示报警和/或呼叫救治中心,运行在本地端的脉象信号人工复检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患者发起的所述复检请求后自动从所述云端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关联该患者的所述脉象信号并推送给所述指定医生,医生通过登录脉象信号人工复检平台对推送的所述脉象信号进行人工复检,并形成复检结果后推送给对应的所述患者端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把脉问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信号采集装置为由型号为HK2000C的脉象传感器提供的脉象传感探头,所述脉象传感探头的数量为若干个,多个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把脉问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采控制装置包括气囊、压力传感器、第一A/D转换器、气泵、电磁阀、紧急按钮、微控制器、信号调理电路、第二A/D转换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气囊设于各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的上方,用于控制采脉时各所述脉象传感器探头与手腕的接触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并输出气压信号;所述第一A/D转换器以所述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望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