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23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驱动机构、减震机构、输氧机构、加热机构以及PLC控制箱。该输氧装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医护人员通过推动该输氧装置,能够通过中心支撑轮,减小该输氧装置在狭窄的走廊,或者病房转弯的半径,避免转弯半径过大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固定使用时发生的侧滑;该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能够通过PLC控制箱与输氧机构的相互配合,充分的利用的医院内网的大数据,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差异化设置,优化了患者的输氧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便利性;通过加热机构能够对输氧管内的氧气进行加热,避免了氧气过凉而导致患者不适的问题。避免了氧气过凉而导致患者不适的问题。避免了氧气过凉而导致患者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0003]而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时,心内科医生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手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心脏除颤器移植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0004]患者在经过心血管内科手术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不仅需要护士悉心照料,同时也需要输氧进行辅助治疗,使患者能够尽快的康复。
[0005]然而,现有的一些输氧装置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一、输氧设备体积较大,医护人员在移动输氧设备时常常将输氧设备放置在小推车上,医院人流量大,小推车在狭小的走廊内,或者在病房内需要较大的转弯半径,狭小的走廊,或者病房会影响小推车的转弯,若小推车使用万向轮,虽然能够解决转弯半径过大的问题,但是在固定使用时会发生侧滑;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现有的输氧设备难以与医院内网相互配合,难以实现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差异化的输氧;三、医护人员通过输氧机制取的氧气输向患者时,制取的氧气因过凉,而易导致患者的不适。
[0006]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医护人员通过推动该输氧装置,能够通过中心支撑轮,减小该输氧装置在狭窄的走廊,或者病房转弯的半径,避免转弯半径过大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固定使用时发生的侧滑;该输氧装置能够通过PLC控制箱与输氧机构的相互配合,充分的利用的医院内网的大数据,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差异化设置,优化了患者的输氧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便利性;通过加热机构能够对输氧管内的氧气进行加热,避免了氧气过凉而导致患者不适的问题;通过减震机构的缓冲作用,能够避免输氧机构在移动过程中因颠簸,而导致输氧机构损坏的问题,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第一轮子、第二轮子、第三轮子、第四轮子、中心支撑轮以及手推杆,所述底座的底部前侧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轮子,所述底座远离第一轮子的底部一端焊接有第三轮子,所述底座底部后侧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轮子,所述底座远离第二轮子的底部后侧一端焊接有第四轮子,所述第二轮子与第一轮子相对应,所述第四轮子与第三轮子相对应,所述第一轮子与第三轮子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轮子与第四轮子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轮子与第一轮子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轮子与第三轮子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轮子、第二轮子、第三轮子以及第四轮子的高度相同,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对角线中部焊接有中心支撑轮,所述中心支撑轮的高度高于第一轮子、第二轮子、第三轮子以及第四轮子的高度,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手推杆;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箱体、缓冲结构以及横板,所述箱体焊接于底座的顶部一侧,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矩阵式等距固定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箱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横板,且所述横板的底部与缓冲结构的顶部相连接;输氧机构,所述输氧机构包括医用制氧机本体、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显示面板以及操作板,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安装于箱体内,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朝向手推杆的外壁上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镶嵌有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凹槽内镶嵌有操作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长和槽宽均与显示面板的长和宽相匹配,所述第二凹槽的槽长和槽宽均与操作板的长和宽相匹配;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水箱、箱盖、气嘴、第一电加热棒、第二电加热棒、第三电加热棒以及第四电加热棒,所述水箱焊接于底座远离减震机构的顶部一侧,所述水箱背向输氧机构的侧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所述第一电加热棒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所述水箱远离第一电加热棒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第四电加热棒,所述第四电加热棒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加热棒,所述第一电加热棒与第四电加热棒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电加热棒与第三电加热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加热棒、第二电加热棒、第三电加热棒以及第四电加热棒的铜管均贯穿于水箱的外壁,并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内腔,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矩阵式连通有若干气嘴,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贯穿于水箱背向医用制氧机本体一侧的外壁,且所述输氧管的一段位于水箱的内腔;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输氧机构和加热机构之间还固定有PLC控制箱,所述PLC控制箱的电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医用制氧机本体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第一圆形底座、套筒、套杆、第二圆形底座以及弹簧,所述第一圆形底座焊接于箱体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圆形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圆形底座,所述第一圆形底座与第二圆形底座之间安装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接于套筒和套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圆形底座的顶部与横板的底部相焊接,且若干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不少于35个。
[0010]作为优选,所述PLC控制箱内还安装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PLC控制箱的电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加热棒、第二电加热棒、第三电加热棒以及第四电加热棒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2]作为优选,若干所述气嘴的数量至少为54个,且若干所述气嘴的内径为5mm

10mm。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水箱朝向医用制氧机本体的侧壁上部连通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外壁安装有注水阀门。
[0014]作为优选,所述输氧管位于水箱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氧气管连接头,所述氧气管连接头的内径与输氧管的外径相匹配。
[0015]作为优选,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的外壁与所述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6]作为优选,所述手推杆的外表面棱角处均成型有圆角,所述水箱的外表面棱角处均成型有圆角。
[0017]作为优选,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控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医用制氧机本体的电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板的电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医用制氧机本体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方案中,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医护人员通过推动该输氧装置,能够通过中心支撑轮,减小该输氧装置在狭窄的走廊,或者病房转弯的半径,避免转弯半径过大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底座(11)、第一轮子(12)、第二轮子(13)、第三轮子(14)、第四轮子(15)、中心支撑轮(16)以及手推杆(17)。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心内科护理用的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底部前侧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轮子(12),所述底座(11)远离第一轮子(12)的底部一端焊接有第三轮子(14),所述底座(11)底部后侧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轮子(13),所述底座(11)远离第二轮子(13)的底部后侧一端焊接有第四轮子(15),所述第二轮子(13)与第一轮子(12)相对应,所述第四轮子(15)与第三轮子(14)相对应,所述第一轮子(12)与第三轮子(14)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轮子(13)与第四轮子(15)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轮子(13)与第一轮子(12)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轮子(15)与第三轮子(1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轮子(12)、第二轮子(13)、第三轮子(14)以及第四轮子(15)的高度相同,所述底座(11)的底部的对角线中部焊接有中心支撑轮(16),所述中心支撑轮(16)的高度高于第一轮子(12)、第二轮子(13)、第三轮子(14)以及第四轮子(15)的高度,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手推杆(17);还包括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箱体(21)、缓冲结构(22)以及横板(23),所述箱体(21)焊接于底座(11)的顶部一侧,所述箱体(21)的内腔底部矩阵式等距固定有若干缓冲结构(22),所述箱体(2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横板(23),且所述横板(23)的底部与缓冲结构(22)的顶部相连接;输氧机构(3),所述输氧机构(3)包括医用制氧机本体(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显示面板(34)以及操作板(35),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31)安装于箱体(21)内,所述医用制氧机本体(31)朝向手推杆(17)的外壁上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3),所述第一凹槽(32)内镶嵌有显示面板(34),所述第二凹槽(33)内镶嵌有操作板(35),所述第一凹槽(32)的槽长和槽宽均与显示面板(34)的长和宽相匹配,所述第二凹槽(33)的槽长和槽宽均与操作板(35)的长和宽相匹配;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水箱(41)、箱盖(42)、气嘴(43)、第一电加热棒(44)、第二电加热棒(45)、第三电加热棒(46)以及第四电加热棒(47),所述水箱(41)焊接于底座(11)远离减震机构(2)的顶部一侧,所述水箱(41)背向输氧机构(3)的侧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44),所述第一电加热棒(4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45),所述水箱(41)远离第一电加热棒(44)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第四电加热棒(47),所述第四电加热棒(47)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加热棒(46),所述第一电加热棒(44)与第四电加热棒(47)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电加热棒(45)与第三电加热棒(46)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加热棒(44)、第二电加热棒(45)、第三电加热棒(46)以及第四电加热棒(47)的铜管均贯穿于水箱(41)的外壁,并延伸至所述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贺变刘志坤杨巧芳张林虹于漫程兆云罗婉丽王嘉茜常晓玲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