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174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保护领域,具体是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包括拖链和数个去应力组件,拖链位于去应力组件内并与去应力组件相触,拖链由数个中空的链节依次连接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扎带、手糊等方式将线缆安装在拖链的内部,使得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避免破坏线缆,线缆在拖链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会卡死,能够解决线缆在相对扭动时外皮的磨损问题,线缆还能够将扭力传递给拖链,拖链将扭力传递给去应力组件,去应力组件能够卸去一部分扭力,从而削减线缆受到的扭力,从而消减了叶片变桨过程的扭绞伤害,减小变桨动作对线缆的影响。作对线缆的影响。作对线缆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防扭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保护领域,具体是线缆防扭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的除冰方案,无论是电热元件预埋到叶片本体的电热除冰方案,还是加热鼓风循环的气热除冰方案,叶片内部均会设置或为系统提供电源的电缆,或为系统提供控制的传感线缆,线缆需要从叶片内部开始布置经轮毂走线至滑环。通常叶片和轮毂间会产生相对转动以满足叶片变桨操作,在机组进行变桨动作时,叶片相对轮毂旋转0~90
°
,如果线缆采用固定铺设的方式,变桨动作会对线缆造成破坏,长期运行后线缆将会出现磨损破皮,甚至扭断后引发轮毂设备损坏,不仅影响除冰系统正常启动,同时也可能存在扭断的线缆引发轮毂内其他设备脱落的风险。因此必须设计可靠的防扭缆结构减小变桨动作对线缆的影响。如若线缆不通过相应的防扭装置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变桨动作会对线缆造成破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其能够减小变桨动作对线缆的影响。
[0004]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为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包括拖链和数个去应力组件,拖链位于去应力组件内并与去应力组件相触,拖链由数个中空的链节依次连接组成。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链节有安装板,安装板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能够与相邻的第二安装板插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板为两个,两个安装板为开口相对的弧形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链节内设置连接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架的一侧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连接槽,连接架的另一侧开设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连接块,连接板位于相邻的连接架的固定槽内,连接块位于相邻的连接架的连接槽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架的侧部开设避让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架上开设减重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去应力组件上开设通孔,拖链位于通孔内,有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的一侧和第二锁紧件的一侧铰接,第一锁紧件的另一侧和第二锁紧件的另一侧设置卡扣,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侧部均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位于通孔周圈,拖链与固定块相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去应力组件上开设连接孔。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数个去应力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扎带、手糊等方式将线缆安装在拖链的内部,使得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避免破坏线缆,线缆在拖链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会卡
死,能够解决线缆在相对扭动时外皮的磨损问题,线缆还能够将扭力传递给拖链,拖链将扭力传递给去应力组件,去应力组件能够卸去一部分扭力,从而削减线缆受到的扭力,从而消减了叶片变桨过程的扭绞伤害,减小变桨动作对线缆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8]附图4为沿图2的A

A线剖视图;
[0019]附图5为数个链节连接示意图;
[0020]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去应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去应力组件的主视图;
[0022]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在图中,1、拖链2、去应力组件3、第一安装架4、第二安装架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13、连接架14、连接板15、连接槽16、固定槽17、连接块18、避让槽19、减重孔21、第一锁紧件22、第二锁紧件23、固定块24、卡扣2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附图1所示,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包括拖链1和数个去应力组件2,拖链1位于去应力组件2内并与去应力组件2相触,拖链1由数个中空的链节依次连接组成。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叶片为满足发电或安全需求将会频繁重复开桨和收桨动作,叶片与轮毂发生相对运动时,假定轮毂为参照静止,叶片顺时针扭转同时线缆也受到扭力,线缆可通过扎带、手糊等方式安装在拖链1的内部,使得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避免破坏线缆,线缆在拖链1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会卡死,能够解决线缆在相对扭动时外皮的磨损问题,线缆还能够将扭力传递给拖链1,拖链1将扭力传递给去应力组件2,去应力组件2能够卸去一部分扭力,从而削减线缆受到的扭力,从而消减了叶片变桨过程的扭绞伤害,减小变桨动作对线缆的影响。去应力组件2为接头组件,可以设置于拖链1的行程两端,也可以沿拖链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能够实现极灵敏弯曲,一旦线缆扭转可自行卸力动作。
[0026]如附图2

5所示,所述的链节有安装板,安装板有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1能够与相邻的第二安装板12插接。这种结构使得数个链节能够通过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依次插接,使得数个链节连接后组成的拖链1长度可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调节,根据实际需求任意增减,减少了工程施工的难度,这种结构还便于相邻链节的连接,从而实现多规格尺寸管线的快速填充。
[0027]如附图2

5所示,所述的安装板为两个,两个安装板为开口相对的弧形板。弧形的安装板使得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能够相对转动,从而能够卸去一部分扭力。
[0028]如附图2

5所示,所述的链节内设置连接架13。连接架13不仅能够起到固定和支撑链节的作用,其还将链节的内部分隔为两部分,从而能够使得电缆和传感线缆同时安装在链节内时,避免两者缠绕打结。
[0029]如附图2

5所示,所述的连接架13的一侧设置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开设连接槽15,连接架13的另一侧开设固定槽16,固定槽16内设置连接块17,连接板14位于相邻的连接架13的固定槽16内,连接块17位于相邻的连接架13的连接槽15内。
[0030]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架13的侧部开设避让槽18。避让槽18能够避让连接块17,以及使得相邻链节的连接部分存在间隙,从而使得相邻链节能够相对转动,拖链1的扭转角度随链节增多而变大,拖链在200mm长度时扭转角度可达180
°
,从而能够卸去一部分扭力。
[0031]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架13上开设减重孔19。减重孔19能够有效降低自重,便于传递扭力。
[0032]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所述的去应力组件2上开设通孔,拖链1位于通孔内,有第一锁紧件21和第二锁紧件22,第一锁紧件21的一侧和第二锁紧件22的一侧铰接,第一锁紧件21的另一侧和第二锁紧件22的另一侧设置卡扣24,第一锁紧件21和第二锁紧件22的侧部均设置固定块23,固定块23位于通孔周圈,拖链1与固定块23相触。这种结构能够便于去应力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拖链(1)和数个去应力组件(2),拖链(1)位于去应力组件(2)内并与去应力组件(2)相触,拖链(1)由数个中空的链节依次连接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节有安装板,安装板有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1)能够与相邻的第二安装板(12)插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为两个,两个安装板为开口相对的弧形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节内设置连接架(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防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架(13)的一侧设置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开设连接槽(15),连接架(13)的另一侧开设固定槽(16),固定槽(16)内设置连接块(17),连接板(14)位于相邻的连接架(13)的固定槽(16)内,连接块(17)位于相邻的连接架(13)的连接槽(15)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彬彬谢明亮冯学斌彭超义姚运帅廖志勇严煜坤黎缘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