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860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包括采集转炉内终渣图像数据,提取特征元素;构建炉渣分析系统,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学习,分析图像特征,根据炉渣状态参数得出炉渣密度修正值;多角度采集炉体结构和留渣体影像,形成转炉内留渣体的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根据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构建留渣体三维模型,计算留渣体体积;通过炉渣分析系统与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计算转炉内留渣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根据图像信息,准确分析渣粒状态并计算出渣密度修正值,同时动态分析构建堆渣体三维模型,从而精确计算转炉留渣量。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手段,精确计算转炉留渣量,实现了溅渣护炉和炼钢过程高效稳定控制并降低了损耗。并降低了损耗。并降低了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留渣是指将上炉钢出钢后的终渣留一部分在炉内,一方面用于溅渣护炉,另一方面有利于下一炉钢初期渣的形成和前期脱磷。留渣量的准确计算有利于转炉炉况的高效维护、提高转炉吹炼效果和降低钢铁料消耗等,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留渣量的精确控制一直是本领域的一个难点。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3397134B以人工经验判断留渣量不准确以及渣罐称量增加设备投资、维护量大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根据转炉倾动角度计算倒渣后炉内剩余渣量的计算方法。该专利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转炉内炉形是不断变化,二是终渣渣粒状态不稳定。这导致了转炉倾动角度与炉内留渣量并无任何规律性的计算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转炉内终渣图像数据,提取特征元素;构建人工智能炉渣分析系统,进行自学习,分析图像特征,根据炉渣状态参数得出炉渣密度修正值;多角度采集炉体结构和留渣体影像,形成转炉内留渣体的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根据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构建留渣体三维模型,计算留渣体体积;通过炉渣分析系统与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计算转炉内留渣质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转炉内终渣图像数据,提取特征元素素体的步骤,具体为:转炉出钢结束至转炉倒渣

留渣全过程中,采集大量转炉炉内终渣的视频图像数据,提取图像中终渣渣粒的亮度、大小、形状、跳动频率的参数,根据各特征元素的不同程度分别进行人工定义并赋予图像特征值0、1、2、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人工智能炉渣分析系统,构建步骤为:使用视频图像数据及特征元素对应的特征值对系统进行训练优化,使得系统能够自动判定出每个图像的特征包括亮度、大小、形状、跳动频率,并且使得系统能够自动给出每项特征对应的特征值,并输出一个特征值字符串;对于不同图像特征对应的终渣状态包括发泡状态、渣流动性,人工定义出对应不同的炉渣状态参数,同样依照程度分为0、1、2、3,并形成炉渣状态参数的字符串;根据不同的图像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炉渣状态参数,人工定义一个渣密度修正值f,f的范围在(0,1);根据各值计算炉渣密度:其中为1400℃下碱性渣的密度值,取3.0g/cm3;T为转炉吹炼终点温度测量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步骤为:处理转炉出钢结束后倾炉角度β~α过程原始视频图像数据,形成转炉内壁第一立体覆盖影像以及留渣第一立体覆盖影像;处理转炉倒渣倾炉角度ω~δ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坚陈友操韦军尤覃锡年龚毅陆忠庆陈利杜国利黄瑞华丁进韦逊黄钰欣李剑唐荣琼宋艳珂黄庆陈天柱蒙振为何旭智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