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80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鼠标结构,其设有一配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壳体,该壳体下设有形状与之配合的底座,该底座上设有一活动的滚轮座,该滚轮座两端分别枢接在固定于底座的支架,且该滚轮座上枢设有一滚轮,该滚轮的部分凸露在壳体所预设的开槽中,另,该滚轮座周边并设有配合的编码器及按掣开关,以令使用者可藉滚动在滚轮座中的滚轮,而使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结的计算机上的显示画面向上或向下移动,且可通过手指左、右推移滚轮,使枢接于支架的滚轮座左、右摆动,而令显示画面可向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轻易简便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鼠标结构
本技术涉及鼠标,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滚轮及滚轮座的配合,而令使用者只要前、后滚动或左、右推移滚轮,即可使与之连接的计算机显示画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的鼠标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鼠标,其装置构造为一具圆弧隆起造型的外壳,该外壳下设有一形状与之配合的底座,且该外壳前端接设有一连接线,另,该外壳在邻近连接线处设有三个并排在一起的按键,这些按键下分别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微动开关,这些微动开关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各按键相邻处分别设有一开槽,各开槽中分别凸露有一滚轮,但由于此种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必需用一手指不断轮流按压两滚轮,才能使与之连接的计算机的显示画面上下或左右移动,在使用上非常不理想。为了改进上述的缺点,有如中国台湾第85208070号专利案,其中滚轮除具基本滚动功能(用以上下卷动的功能)外,也兼具上下向的“纵向摆动”功能(用以切换卷动模式);又如中国台湾第87208877号专利案,其中滚轮除了可被滚动而输出信号外,也通过一具挠性轴杆而穿挂于一组横向支柱间,而该具挠性轴杆的一端设一小轮并可呈如钓竿被下压而“侧向弯弧”或反弹回复,使滚轮因被施压稍呈侧向弯弧时其一端小轮即可同步侧向弯弧下压而触动其下方的电源开关而接通电源,换言之,该滚轮具有如钓竿般的“侧向摆动”功能,并藉以触动开关而输出信号。由上可知,将一般鼠标上的操作装置如滚轮或按键设计成具有“纵向摆动”-->或“侧向摆动”功能并藉以形成按键功能,已可视为鼠标
中一种泛知功效。但由于上述多件专利案间仍存有构成要件或组成型态诸多不同处,故可各自成为一专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鼠标结构,能达到操作轻易简便的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鼠标结构,其滚轮座可在按压后回复至原来的位置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鼠标结构,包含有:一壳体,其上设有一开槽;一底座,其配合壳体形状而安置在壳体下;一电路板,其设置在底座上,该电路板上设有相对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支架,该电路板在靠近支架处分别设有按掣开关;一滚轮座,其活动地枢设在支架上,该滚轮座可在底座上自由摆动,且该滚轮座上枢设有一与之平行的滚轮,该滚轮与滚轮座枢接方向与滚轮座枢接在底座的方向互相垂直,该滚轮部分凸露在壳体的开槽上。较佳地,滚轮座一侧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与滚轮相接,以感应滚轮的转动,而将讯息传达给电路板。较佳地,滚轮座在两侧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嵌孔,以供滚轮枢接用。较佳地,按掣开关上设有弹性件,该滚轮座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而在按压后回复至原来的位置上。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设有一配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壳体,该壳体下设有形状与之配合的底座,该底座上设有相对且有一定间距的支架,这些支架上枢设有活动的滚轮座,该滚轮座上枢设有滚轮,该滚轮的部分凸露在壳体所预设的开槽中,而该滚轮座周边并设有配合的编码器及按掣开关,藉上述构件的组合,以令使用时,仅需通过滚轮及滚轮座的配合,而让使用者仅需滚动在滚-->轮座中的滚轮,即可使与本技术连结的计算机的显示画面向上或向下移动,且更可通过手指推移滚轮,使滚轮下的滚轮座随之向左或右摆动,而令显示画面向左、右移动,操作轻易简便。进一步,按掣开关上设有弹性件,这样,令滚轮座可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而在按压后回复至原来的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除去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滚轮座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断面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前视断面动作示意图。主要组件的图号说明:壳体                    10开槽                    11按键                    12底座                    20电池容置空间            21电路板                  22支撑柱                  23枢孔                    231支架                    24开槽                    241嵌槽                    242按掣开关                28弹性件                  29-->滚轮座            30枢杆              31框体              32支杆              321开孔              322凹槽              33滚轮              34嵌孔              35容座              36感应器            37压杆              38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鼠标结构,其设有一配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壳体10,该壳体10下设有形状与之配合的底座20,该底座20上设有一电池容置空间21,以供电池放置其中,而供应其作动所需的电源,且该底座20上设有一电路板22,该电路板上设有感应器37,该感应器37一侧设有一发光二极管,通过感应器37及发光二极管的配合,将鼠标移动的位置讯号传达计算机,而显示出来(因与一般光学鼠标结构相同,且非本案创作重点,在此即不另赘述),再者,本技术也可为一机械鼠标,即在底座前端上设有一球座,该球座中设有一活动且凸露在底座外的轨迹球,该轨迹球周边设有两组不同方向且可转动的光栅,这些光栅两旁分别设有与之相对配合的感应器,且该轨迹球紧邻处设有一活动的滚轴,以令轨迹球在球座中转动时,可通过两组光栅及滚轴的配合,而使通过连接线与其连接的计算机的显示画面上的光标,可随轨迹球移动(至于相关电路因与一般现有的机械鼠标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另赘述)。另,请参照图2所示,该底座20在电路板22的前端设有相对且保持一定间距-->的支撑柱23,这些支撑柱23未与底座20相对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相对的枢孔231,以供壳体10与底座20结合用。该电路板22在靠近底座20前端设有两相对的支架24,其中一支架24设有一狭长形的开槽241,该开槽241开放端呈向内缩合状,而另一支架24则设有一圆形的嵌槽242,该嵌槽242开放端也呈向内缩合状,这些支架24并保持一定距离,且这些支架24上架设有一活动的滚轮座30,于本实施例为一呈半圆形的框体(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仍可以其它相同功能的组件加以取代),该滚轮座30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枢杆31,另一端则设有一框体32,该框体32中设有一支杆321,该支杆321两侧分别设开孔322,以令滚轮座30可通过枢杆31嵌套在开槽241中,而嵌槽242两侧分别穿过开孔322,使支杆321穿套在嵌槽242中,以使滚轮座30可通过枢杆31、支杆321枢接在相对的支架24间而在底座20上摆动,如图1所示。请参照图2所示,该滚轮座30上沿着其内壁所开设有凹槽33,该凹槽33中嵌设有一与之平行恰可嵌套其中的滚轮34,该滚轮34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轴341,这些凸轴341可分别穿套在滚轮座30两侧上分别与其相对的嵌孔35,以令滚轮34可通过凸轴341穿套在嵌孔35上,而枢接在滚轮座30上,并可顺着凹槽33开设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壳体,其上设有一开槽;    一底座,其配合壳体形状而安置在壳体下;    一电路板,其设置在底座上,该电路板上设有相对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支架,该电路板在靠近支架处分别设有按掣开关;    一滚轮座,其活动地枢设在支架上,该滚轮座在底座上自由摆动,且该滚轮座上枢设有一与之平行的滚轮,该滚轮与滚轮座枢接方向与滚轮座枢接在底座的方向互相垂直,该滚轮部分凸露在壳体的开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壳体,其上设有一开槽;一底座,其配合壳体形状而安置在壳体下;一电路板,其设置在底座上,该电路板上设有相对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支架,该电路板在靠近支架处分别设有按掣开关;一滚轮座,其活动地枢设在支架上,该滚轮座在底座上自由摆动,且该滚轮座上枢设有一与之平行的滚轮,该滚轮与滚轮座枢接方向与滚轮座枢接在底座的方向互相垂直,该滚轮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廷
申请(专利权)人: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