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泛区耕地节水节肥保墒的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地治理与农业利用
,涉及黄泛区耕地节水节肥保墒的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河下游流域土层呈现层状分布的特点,土质以粉土和粉砂为主,渗透系数大,毛细作用旺盛,地下的粉土和粉砂层犹如一个地下沙漠,既不利于保水,又造成顶部耕种层水和肥料的流失,造成该区域耕地易干旱、盐碱化、土质差、肥力低的特点及地下水污染的弊端,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弱,进而使得该区域的作物产量难以保障。因此,依据黄河下游流域土层和耕地实际情况,研发有助于节水稳产和肥料保持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持续不断对耕地进行改良,是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农业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需求,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0003]耕地节水节肥备受关注,也有很多文献报道,如CN103374904B提出了农田排灌模式转换节地节水方法,以控制灌溉水用量为核心,通过增加灌溉水设施或者保水材料或者覆盖地膜等方法,来减少灌溉水量,但这些方法,实际实施时,存在投入大、维护费用高、使用麻烦、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泛区耕地隔水层外加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粘土150~300份,脲酶5~30份,尿素20~80份,钙盐10~90份和水500~100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泛区耕地隔水层外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脲酶为巴氏芽孢杆菌超声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上清液中脲酶活性≥5μmol urea/min;钙盐为无水氯化钙或氢氧化钙;粘土50%以上的颗粒<0.074mm。3.一种黄泛区耕地节水节肥保墒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土层分布和性质及气候条件和主要耕种作物,确定耕地隔水层的深度、厚度;S2、根据地貌特征,确定隔水层处理的范围;S3、采用带搅拌器的旋耕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水层外加材料以地下搅拌方式,在土壤中形成隔水层;S4、静养隔水层;静停6个小时以上,静养期间不浇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泛区耕地节水节肥保墒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根据土的变水头渗透系数公式进行隔水层深度和厚度的设计:其中,k为隔水层的渗透系数,H为隔水层的厚度,h1为隔水层的深度,h2为植物根系到隔水层的距离,t为降雨后完全饱和耕地水位从h1下渗至植物根系h2的时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泛区耕地节水节肥保墒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隔水层深度为30
‑
50cm,厚度为10
‑
20cm,隔水层的渗透系数k<2
×
10
‑5cm/s。6.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歌,岳建伟,王道杰,杨中领,张海燕,张大乐,张建伟,张丽,李锁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