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林萍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70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输出端对待抛光筒状工件外表面进行同轴打磨,所述工作台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感应条,多个所述感应条沿固定槽径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进行打磨抛光时,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的自身重力对多个感应条上的压电片形成挤压,由于多个压电片等距分布在感应条上且关于抛光机构输出端同轴分布,控制电路接收并通过多个峰值压电信号的压电片所在位置确定工件是否在加工位置,避免工件与抛光机构不同轴影响打磨抛光效果。避免工件与抛光机构不同轴影响打磨抛光效果。避免工件与抛光机构不同轴影响打磨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抛光,提高其表面光滑程度,改善其性能和外观。筒状工件作为工件中的一种,在对其外表面进行抛光时,通常从其内部对其进行固定夹持,从而避免在抛光过程中工件发生偏移影响抛光效果。但是,对于部分具有内螺纹或其他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进行夹持时,现有的挤压式和负压吸附式效果均较差甚至无法形成有效固定夹持效果,影响对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外表面的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挤压式和负压吸附式的固定方式对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无法形成有效固定夹持效果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抛光机构(2),所述抛光机构(2)输出端对待抛光筒状工件外表面进行同轴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感应条(12),多个所述感应条(12)沿固定槽(11)径向设置,所述感应条(12)包括橡胶条和多个压电片(121),其中橡胶条与工作台(1)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电片(121);所述固定槽(11)内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电磁板(31)、磁流变液囊(32)、活塞盘(33)和控制气缸(34),所述电磁板(31)固定连接在固定槽(11)顶部和工作台(1)上表面之间的工作台(1)内,所述电磁板(31)同轴开设有通孔(311),所述通孔(311)两端分别贯穿工作台(1)连通固定槽(11)和外界,其中电磁板(31)与固定槽(11)同轴设置,所述通孔(311)内固定连接有磁流变液囊(32),所述磁流变液囊(32)内盛有磁流变液且底部填充在固定槽(11)内并抵靠有活塞盘(33),所述活塞盘(3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固定槽(11)内,所述固定槽(11)内底部安装有控制气缸(34),所述活塞盘(33)同轴固定连接在控制气缸(34)输出端上,所述工作台(1)内安装有控制电路(341),所述控制电路(341)与多个压电片(121)、电磁板(31)和控制气缸(3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筒状工件抛光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林萍
申请(专利权)人:章林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