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骨骼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膝关节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行走是人体的主要活动之一,但长时间行走会大大增加人们的负载,并且在不平整路段、登山、爬楼梯等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人体的脚踝、膝盖等关节的负重感会更加明显,加剧磨损甚至会患关节疾病。传统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主要是通过驱动装置为下肢提供机械动力,其中主要以辅助脚踝为主,如果也辅助膝关节运动,驱动装置就会被设计的很笨重,给人行走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辅助膝关节运动,从而使得驱动装置被设计的很笨重,给人行走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膝关节辅助装置。
[0004]一种膝关节辅助装置,包括:
[0005]护膝,所述护膝套于膝盖;
[0006]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安装于所述护膝背离膝关节一侧,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前转轮、第一弹性件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护膝,所述前转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护膝,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辅助装置包括:护膝(410),所述护膝(410)套于膝盖;储能组件(500),所述储能组件(500)安装于所述护膝(410)背离膝关节一侧,所述储能组件(500)包括前转轮(510)、第一弹性件(420)和连接轴(580),所述连接轴(580)转动连接于所述护膝(410),所述前转轮(51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80),所述第一弹性件(4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护膝(410),所述第一弹性件(42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转轮(510);所述连接轴(580)绕自身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前转轮(510)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420)被拉伸以进行蓄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500)还包括棘轮(520)、棘爪(540)和解锁件;所述棘轮(520)和所述解锁件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80),所述棘轮(520)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20)背离所述护膝(410)的一端;所述前转轮(51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棘轮(520)与所述前转轮(510)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420)收缩时,所述棘爪(540)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棘轮(520),对所述棘轮(520)沿第二方向转动进行锁止限位,所述解锁件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能够拨开所述棘爪(540),所述棘轮(520)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回位;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500)还包括第一卡轮(521),第一卡轮(521)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80),所述棘轮(52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卡轮(521)与所述棘轮(520)卡接配合,且所述第一卡轮(521)与所述棘轮(520)同步转动;所述棘轮(52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卡轮(521)与所述棘轮(520)解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520)的内侧设有多个沿所述棘轮(52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齿牙(523),所述第一卡轮(521)的外侧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卡轮(52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凸棱(526);所述第一卡轮(5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凸棱(526)能够卡入所述第一齿牙(523),所述棘轮(520)与所述第一卡轮(521)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后转轮(570)和第二弹性件(530),所述后转轮(57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530)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80),所述第二弹性件(5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轴(580);所述前转轮(510)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