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球形编织支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35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球形编织支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半球形编织支架包括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近端显影结构(2)、回撤熔断点(3)、导向金属丝(4)、微导管(5)和推送器(6);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自膨展开,近端显影结构(2)约束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所述导向金属丝(4)装配在微导管(5)内;所述近端显影结构(2)和导向金属丝(4)远端之间设有回撤熔断点(3);所述导向金属丝(4)近端和推送器(6)互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及其制作方法,能够适用于脑内复杂形状动脉瘤,能够迅速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促进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进而实现导流介入治愈动脉瘤的作用。进而实现导流介入治愈动脉瘤的作用。进而实现导流介入治愈动脉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球形编织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介入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半球形编织支架及其制作方法,是一种通过介入方式对复杂形状脑内动脉瘤进行瘤内导流的编织结构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病理性变形,其在一般民众中的发病率约为6%。虽然只有万分之九的患者会发生动脉瘤破裂,但是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在脑动脉瘤患者中,50%的动脉瘤位于分叉血管处,如前颈内动脉分叉处、交通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分叉处以及基底动脉分叉处。许多动脉瘤形状复杂,进而导致瘤内血流流动不稳定,这些特性会导致动脉瘤发展为为巨大动脉瘤。巨型动脉瘤有占位效应,破裂出血可能性高,容易导致患者特定部位的神经症状,会对患者产生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0003]对于易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较早使用治疗动脉瘤的方法为开颅手术、弹簧栓塞等。但开颅手术有一定的限制并会产生副作用。例如,高血压患者、身体状况比较虚弱患者并不适合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可能使患者感染病菌,导致嗅觉缺失、出血或者脑水肿;开颅手术所需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球形编织支架,包括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近端显影结构(2)、回撤熔断点(3)、导向金属丝(4)、微导管(5)和推送器(6);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自膨展开,近端显影结构(2)约束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所述导向金属丝(4)装配在微导管(5)内;所述近端显影结构(2)和导向金属丝(4)远端之间设有回撤熔断点(3);所述导向金属丝(4)近端和推送器(6)互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由圆柱形金属编织结构通过成型、定型模具制作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由镍钛超弹性合金丝编织而成,其先由多根超弹性镍钛合金丝以逆时针、顺时针交叉编织而成为圆柱形,随后经模具成型为半球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一端为密集编织金属丝,另一端为开放式圆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自膨展开后,近端显影结构(2)约束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近端镍钛超弹性合金丝。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编织支架通过回撤熔断点(3)断开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和导向金属丝(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编织支架通过推送器(6)辅助导向金属丝(4)和微导管(5)将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植入动脉瘤腔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半球型编织本体(1)由推送杆(9)、外成型模具(10)、过渡态编织支架(11)、内成型模具(12)将镍钛超弹性合金丝成型及定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球形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