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翠红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33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和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方的天线,天线采用螺纹旋合安装,装置主体的背面卡合安装有后盖,后盖的外表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C型扣,天线可以卡合在C型扣上,装置主体内部还设置有集热板,集热板表面等距布置有多个导热翅片,后盖表面嵌设有散热板,导热翅片的顶部与散热板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该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效率高,且该装置中集热板的两端卡合在装置主体内壁预留的滑槽内,而滑槽中部设置滑槽口,这样在装置主体内部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滑动将集热板由滑槽口位置取下,方便对装置的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无线电监测
,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无线电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在3THz(太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在各种射频规范书,常见的有3KHz~3T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9KHz~3THz,10KHz~3THz;而无线电监测设备即是一种用于对无线电进行监测的装置,然而现有的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散热效果较差,且监测装置在内部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时维修起来不够方便,同时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方的天线,所述天线采用螺纹旋合安装,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卡合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的外表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C型扣,所述天线可以卡合在所述C型扣上;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还设置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表面等距布置有多个导热翅片,所述后盖表面嵌设有散热板,所述导热翅片的顶部与所述散热板接触,所述后盖表面位于所述散热板处安装有防护网罩。优选的,所述后盖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对接插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接插槽,所述对接插板插接在所述对接插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集热板的两端卡合在所述滑槽内并且可以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位于所述滑槽的中部开设有滑槽口,所述集热板滑动至所述滑槽口位置处时可以由所述滑槽内取出。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内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的凹槽,所述导热翅片的顶端卡合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后盖的内壁位于所述散热板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楔形件,所述楔形件的底部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楔形件的底部插合顶压在所述集热板的边缘。优选的,所述后盖的内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环垫,所述密封环垫卡合在所述密封环槽内部。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垫的截面呈“M”型结构,所述密封环垫具有弹性可以在外力挤压下产生形变。本技术中,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集热板,集热板内表面与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接触,收集电子元件上的热量再通过导热翅片传导至散热板上,由散热板散发至外部空气中,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效率高,且集热板的两端卡合在装置主体内壁预留的滑槽内,而滑槽中部设置滑槽口,这样在装置主体内部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滑动将集热板由滑槽口位置取下,方便对装置的维修;本技术中,后盖的内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密封环槽,装置主体的背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环垫,密封环垫的截面呈“M”型结构,当后盖卡合固定在装置主体的背面后,密封环垫卡合在密封环槽的内部,并且密封环垫在后盖的挤压力下产生形变充满整个密封环槽,这样的结构设置极大地提升了该装置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后盖取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后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密封环垫竖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装置主体;2、天线;3、C型扣;4、后盖;5、防护网罩;6、导热翅片;7、集热板;8、密封环垫;9、对接插槽;10、滑槽口;11、密封环槽;12、楔形件;13、对接插板;14、散热板;1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和安装在装置主体1上方的天线2,天线2采用螺纹旋合安装,装置主体1的背面卡合安装有后盖4,后盖4的外表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C型扣3,天线2可以卡合在C型扣3上;装置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集热板7,集热板7表面等距布置有多个导热翅片6,后盖4表面嵌设有散热板14,导热翅片6的顶部与散热板14接触,后盖4外表面位于散热板14处安装有防护网罩5。后盖4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对接插板13,装置主体1的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接插槽9,对接插板13插接在对接插槽9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装置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集热板7的两端卡合在滑槽内并且可以在滑槽内进行滑动,装置主体1内壁位于滑槽的中部开设有滑槽口10,集热板7滑动至滑槽口10位置处时可以由滑槽内取出。散热板14的内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的凹槽15,导热翅片6的顶端卡合在凹槽内15,使散热板14与导热翅片6的接触效果更好,保证导热效果。后盖4的内壁位于散热板14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楔形件12,楔形件12的底部呈三角形结构,楔形件12的底部插合顶压在集热板7的边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天线2采用螺纹旋合安装,而后盖4的外表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C型扣3,这样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天线2旋下,卡合在C型扣3上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再重新安装,方便进行携带;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集热板7,集热板7内表面与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接触,收集电子元件上的热量再通过导热翅片6传导至散热板14上,由散热板14散发至外部空气中,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效率高,且集热板7的两端卡合在装置主体1内壁预留的滑槽内,而滑槽中部设置滑槽口10,这样在装置主体1内部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滑动将集热板7由滑槽口10位置取下,方便对装置的维修。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后盖4的内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密封环槽11,装置主体1的背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环垫8,密封环垫8卡合在密封环槽11内部。密封环垫8的截面呈“M”型结构,密封环垫8具有弹性可以在外力挤压下产生形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后盖4卡合固定在装置主体1的背面后,密封环垫8卡合在密封环槽11的内部,并且密封环垫8在后盖4的挤压力下产生形变充满整个密封环槽11,这样的结构设置极大地提升了该装置的防水效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和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1)上方的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采用螺纹旋合安装,所述装置主体(1)的背面卡合安装有后盖(4),所述后盖(4)的外表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C型扣(3),所述天线(2)可以卡合在所述C型扣(3)上;/n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集热板(7),所述集热板(7)表面等距布置有多个导热翅片(6),所述后盖(4)表面嵌设有散热板(14),所述导热翅片(6)的顶部与所述散热板(14)接触,所述后盖(4)外表面位于所述散热板(14)处安装有防护网罩(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和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1)上方的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采用螺纹旋合安装,所述装置主体(1)的背面卡合安装有后盖(4),所述后盖(4)的外表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C型扣(3),所述天线(2)可以卡合在所述C型扣(3)上;
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集热板(7),所述集热板(7)表面等距布置有多个导热翅片(6),所述后盖(4)表面嵌设有散热板(14),所述导热翅片(6)的顶部与所述散热板(14)接触,所述后盖(4)外表面位于所述散热板(14)处安装有防护网罩(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4)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对接插板(13),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边缘处焊接有对接插槽(9),所述对接插板(13)插接在所述对接插槽(9)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集热板(7)的两端卡合在所述滑槽内并且可以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装置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翠红
申请(专利权)人:井翠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