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摄像头模组安装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留设有镜头开口,镜头开口的两侧内部为向外突起的弧形平滑曲面,摄像头模组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伸出镜头开口外部;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两侧的凸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穿过固定板并与之固定,固定板两侧的凸台与前视模块壳体上的弧形平滑曲面相适配并与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件与前视模块上壳体之间的接触面设为弧形平滑曲面,可以通过调节固定件与前视模块上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摄像头模组中镜头的装配角度,以实现摄像头模组的多角度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
本技术属于摄像头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应用于高级辅助驾驶(ADAS)的前视模块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前视模块是一种安装在前挡风玻璃的电子装置,主要包括摄像头模组、处理主板、上下机壳等结构;其中前视模块通过支架固定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由于装配ADAS功能的车型前挡风玻璃设计不尽相同,其倾角也不同,而前视模块在使用时,需要将摄像头的视角按设计方向安装,而一般摄像头的视角均是固定的,需要重新进行设计装配,浪费生产成本和时间,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模组与前视模块壳体之间调节装配角度存在的缺陷,是亟需进行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摄像头模组安装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留设有镜头开口,所述镜头开口的两侧内部为向外突起的弧形平滑曲面,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伸出镜头开口外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两侧的凸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穿过固定板并与之固定,所述固定板两侧的凸台与前视模块壳体上的弧形平滑曲面相适配并与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的镜头开口为竖向的呈长条形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两侧边的边沿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本技术中镜头开口设为呈长条形的腰型孔,更加利于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实现不同装配角度的转换。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凸台上对称设有定位孔,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将前视模组上壳体和固定件连接。本技术通过将多组定位孔设定在凸台曲面上不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装配需求,有效地调节摄像头模组的装配角度。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镜头底座和成像芯片电路板;所述镜头底座包括限位板和固定筒,所述镜头设于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固定于限位板一面,所述限位板的另一面固定成像芯片电路板,所述镜头底座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本技术将镜头底座与固定件连接,可以使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跟随固定件不同安装位置,来转换其装配角度。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固定筒外径相适配的圆孔,所述镜头底座的固定筒穿过固定件的固定板上的圆孔,并通过紧固件穿过固定孔,使镜头底座与固定件相对固定。本技术中的紧固件可采用螺钉或其他配件将镜头底座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使用螺钉安装简单方便。优选地,与固定孔对应的固定筒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穿过固定孔的紧固件抵接至凹槽处,使镜头底座与固定件相对固定。通过设置凹槽,可以使镜头底座和固定件更好地相对固定,使摄像头模组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晃动。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销,与限位销对应的固定板上设有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销和限位孔与固定件上的固定板连接。通过限位销和限位孔的设定对固定件与镜头底座的连接进行双重固定,保持摄像头模组的稳定。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通过在前视模块上壳体的镜头开口的侧边设置弧形平滑曲面,并在与摄像头模组连接的固定件上设有与弧形平滑曲面相适配的凸台来安装固定件,本实施例中的凸台与弧形平滑曲面的相对安装角度,可根据旋转凸台进行调整,来实现摄像头模组中镜头的多角度安装,避免发生因前视模块中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角度不适用的情况发生,节约了重新设计前视模块的时间和成本。(2)本技术通过将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的镜头开口设成腰型孔,并在腰型孔两侧边的边沿上对称设置安装孔,凸台曲面上对称设置定位孔,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将前视模组上壳体和固定件连接;本技术中的腰型孔的设计,能够便于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在多角度装配时,具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来安装;又通过在凸台曲面上设置多组定位孔来与安装孔定位组装,通过调节不同位置的定位孔与安装孔定位连接,以实现摄像头模组中镜头的多角度装配。(3)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摄像头模组与固定件的连接,通过设计镜头底座来与固定件固定连接,通过镜头底座上的固定孔和凹槽的结构相配合,通过紧固件将镜头底座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保证摄像头模组的稳定,防止发生晃动。(4)本技术中为了对摄像头模组进一步限位,在镜头底座上设置限位销,与限位销对应的固定件上设有相适配的限位孔,通过限位销和限位孔的设计,可以在安装摄像头模组时,对摄像头模组和固定件通过限位销和限位孔先进行限位,再通过紧固件穿过固定孔与凹槽抵接,将镜头底座与固定件固定连接组装,使摄像头模组的组装过程更为便捷,快速。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装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镜头底座固定件的前视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镜头底座固定件的后视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镜头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所述装配机构的安装结构图;图9为实施例2中所述镜头底座固定件中定位孔不同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中所述装配机构的安装结构图。图中,1-前视模块上壳体,11-镜头开口,12-安装孔,2-摄像头模组,21-镜头,22-镜头底座,221-限位销,23-成像芯片电路板,3-固定件,31-固定孔,32-定位孔,33-限位孔,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如附图1和2所示,摄像头模组2安装于前视模块上壳体1上,前视模块上壳体1上留设有镜头开口11,镜头开口11的两侧内部为向外突起的弧形平滑曲面,摄像头模组2通过固定件3固定于前视模块上壳体1上,摄像头模组2的镜头伸出镜头开口11外部;固定件3包括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两侧的凸台,摄像头模组2的镜头穿过固定板并与之固定,固定板两侧的凸台与前视模块壳体上的弧形平滑曲面相适配并与其固定连接。如附图3所示,前视模块上壳体1上的镜头开口11为竖向的呈长条形的腰型孔,为了便于摄像头模组的安装在腰型孔两侧边的边沿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的留设位置位于腰型孔两侧边沿的中部,结合附图2可知,为了方便摄像头模组2中安装角度的调整,将位于腰型孔两侧边内部的边沿设为弧形平滑曲面,该弧形平滑曲面优选地对称设于腰型孔的中上部位置,可采用四分之一圆环的曲面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镜头开口1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摄像头模组安装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留设有镜头开口,所述镜头开口的两侧内部为向外突起的弧形平滑曲面,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伸出镜头开口外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两侧的凸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穿过固定板并与之固定,所述固定板两侧的凸台与前视模块壳体上的弧形平滑曲面相适配并与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摄像头模组安装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留设有镜头开口,所述镜头开口的两侧内部为向外突起的弧形平滑曲面,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前视模块上壳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伸出镜头开口外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位于固定板两侧的凸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穿过固定板并与之固定,所述固定板两侧的凸台与前视模块壳体上的弧形平滑曲面相适配并与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上的镜头开口为竖向的呈长条形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两侧边的边沿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凸台上对称设有定位孔,所述前视模块上壳体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将前视模组上壳体和固定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种安装角度的摄像头模组装配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来业,李静,李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领目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