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负载型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29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3
提供了混杂负载型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含两种以上具有特定化学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从而制备聚烯烃,特别是具有经优化以提高氯化聚烯烃混配料的拉伸强度的分子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配料的拉伸强度的分子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混杂负载型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9月27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19

0120102和10

2019

0120103号和2020年9月24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0

0124243号,并要求其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完整并入。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混杂负载型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4]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可分为Ziegler

Natta和茂金属催化剂,并且已经根据它们的特性开发了这些高活性催化剂体系。Ziegler

Natta催化剂自1950年代开发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工艺。然而,由于Ziegler

Natta催化剂是其中混合有多个活性位点的多活性位点催化剂,因此其具有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宽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混杂负载型催化剂,其包括: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一种或多种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负载所述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载体:[化学式1](Cp1R
11
)
m
(Cp2R
12
)M1(Z1)3‑
m
在化学式1中,M1是第4族的过渡金属;Cp1和Cp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环戊二烯基、茚基、4,5,6,7

四氢
‑1‑
茚基和芴基,它们不具有取代基或取代有C1‑
20
烃;R
11
和R
12
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C1‑
20
烷基、C1‑
20
烷氧基、C2‑
20
烷氧基烷基、C6‑
20
芳基、C6‑
20
芳氧基、C2‑
20
烯基、C7‑
40
烷基芳基、C7‑
40
芳基烷基、C8‑
40
芳基烯基、C2‑
20
炔基或包含选自由N、O和S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C2‑
20
杂芳基;Z1是卤素、C1‑
20
烷基、C2‑
20
烯基、C7‑
40
烷基芳基、C7‑
40
芳基烷基、C6‑
20
芳基、C1‑
20
次烷基、氨基、C2‑
20
烷基烷氧基或C7‑
40
芳基烷氧基;并且m为1或0;[化学式2]在化学式2中,A为碳或硅,M2为第4族的过渡金属,R
21
为取代有C1‑
20
烷基的C6‑
20
芳基,R
22
为C3‑
20
支化烷基,R
23
至R
25
各自独立地为C1‑
20
烷基,Z
21
和Z
22
各自独立地为卤素或C1‑
10
烷基,并且n为1至10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负载型催化剂,其中,M1为Ti、Zr或Hf;C
p1
和C
p2
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环戊二烯基、茚基、4,5,6,7

四氢
‑1‑
茚基和芴基,它们不具有取代基或取代有C1‑
10
烷基;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C1‑
20
烷基、C2‑
20
烷氧基烷基、C6‑
20
芳基、C7‑
20
芳基烷基、呋喃基或噻吩基,其中,R
11
和R
12
中的至少一个是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善美徐宜伶洪福基宋慇擎洪大植李始贞丁澈焕严基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