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及拍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29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罩,其中,该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内部形成第一腔室,云台相机置放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腔室中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第二罩体的一侧与第一罩体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罩体的另一侧与第一罩体的另一侧通过锁合组件相互扣接,第二罩体可将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封闭,以使云台相机处于封闭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防护罩的拍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云台组件可稳定地置放在防护罩内,且保证了相机组件的自由度,能够适应各种特殊场景的拍摄;同时,防护结构设计简洁,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方便收纳,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罩及拍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拍摄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罩及应用该防护罩的拍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手持云台相机的普及,用户对云台相机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这些需求包括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在水边、水下拍摄,或者在风沙、雨雪天气拍摄等。云台相机在特殊场景下使用时通常需增加防护结构,但由于云台相机包括云台组件和相机组件两部分,且相机组件需要有较大的自由度,传统的防护结构很难满足上述需求。目前也有一些专门用于云台相机的防护结构,但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困难、配件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及拍摄装置,以降低防护结构的复杂度,减少加工成本,同时还能保证拍摄装置较好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防护罩及拍摄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护罩,其中,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内部形成第一腔室,云台相机置放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腔室中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第二罩体的一侧与第一罩体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罩体的另一侧与第一罩体的另一侧通过锁合组件相互扣接,第二罩体可将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封闭,以使云台相机处于封闭空间中。进一步,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的形状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的形状相配合,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限位组件和第一腔室的内壁面共同限制了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进一步,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插槽和限位插块,限位插槽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限位插块与限位插槽可拆卸连接,限位插块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进一步,限位插块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块和限位块,连接块可插接在限位插槽中,以将限位插块与限位插槽连接,限位块可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进一步,限位组件位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和相机组件之间,限位组件与云台组件的顶部相互抵触。进一步,锁合组件包括锁扣和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罩体转动连接,连接架的另一端与锁扣转动连接,锁扣可与第一罩体相互扣接。进一步,第一罩体上设置有扣合凸起,锁扣包括连接端和扣合端,连接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扣合端与第一罩体上的扣合凸起相互扣接。进一步,第一罩体的边沿处形成有第一闭合平台,第二罩体的边沿处形成有第二闭合平台,锁扣上设置有锁合槽,锁合槽位于连接端和扣合端之间,锁扣上的扣合端与第一罩体上的扣合凸起相互扣接时,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闭合平台和第二罩体上的第二闭合平台相互贴合,锁扣上的锁合槽套接在第一闭合平台和第二闭合平台的外侧。进一步,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闭合平台的内侧形成有密封台阶,第二罩体上的第二闭合平台的内侧形成有密封凸缘,第一闭合平台和第二闭合平台相互贴合时,密封凸缘与密封台阶相互抵触,以提高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的封闭效果。进一步,第二罩体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和第二罩体内部的第二腔室共同形成容置云台相机的封闭空间。进一步,第二罩体的局部或整体为透明结构。一种拍摄装置,其中,包括云台相机和上述的防护罩,云台相机置放在防护罩中,云台相机中的相机组件可在防护罩中移动,限位组件限制了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在防护罩中的移动。本技术的防护罩及拍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云台组件可稳定地置放在防护罩内,且保证了相机组件的自由度,能够适应各种特殊场景的拍摄;2)防护结构设计简洁,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方便收纳,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防护罩的闭合状态图一;图2为本技术中的防护罩的闭合状态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的防护罩的打开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与防护罩的装配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与防护罩的装配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与防护罩的装配示意图三;图8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与防护罩的装配示意图四;图9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与防护罩的装配示意图五;图10为本技术中的云台相机与防护罩的装配示意图六;图11为本技术中的限位组件的立体图;图12为图11中的限位插槽的立体图;图13为图11中的限位插块的立体图一;图14为图11中的限位插块的立体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防护罩及拍摄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14所示,本技术的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100和第二罩体200,其中,第一罩体100内部形成第一腔室,第二罩体200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一罩体100和第二罩体200相互连接,可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空间,云台相机300可置放在该封闭空间中,以实现在各种特殊场景下的使用。具体来说,第一罩体100的形状与云台相机300的形状相匹配,尤其是第一罩体100内部的第一腔室的形状与云台相机300中的云台组件310的形状相匹配,云台相机300可置放在第一腔室中,云台相机300中的云台组件310全部插接在第一腔室中,相机组件320位于第一腔室的开口处,应注意的是,相机组件320可位于第一腔室的内部,也可从第一腔室中伸出,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第一腔室中设置有限位组件110,限位组件110可与云台相机300中的云台组件310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310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而云台相机300中的相机组件320则不受限制,可以自由移动,以便于多角度的拍摄。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10包括限位插槽111和限位插块112,限位插槽111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优选位于云台相机300中的云台组件310和相机组件320之间;限位插块112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块113和限位块114,连接块113可插接在限位插槽111中,以将限位插块112与限位插槽111连接,限位块114可与云台相机300中的云台组件310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310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由此,当限位插块112上的连接块113插接在限位插槽111中时,限位插块112上的限位块114位于云台相机300中的云台组件310和相机组件320之间,且与云台组件310的顶部相互抵触,具体为限位块114与云台组件310的肩部相互抵触,通过限位块114和第一腔室的内壁面的共同作用,限制了云台组件310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进一步,第二罩体200用于封闭第一罩体100内部的第一腔室,以使云台相机300处于封闭空间中。其中,第二罩体200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为云台相机300中的相机组件320提供了足够的移动空间,且第二罩体200的局部或整体为透明结构,以满足相机组件320的拍摄需求,本实施例中,第二罩体200的顶面为透明镜片结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罩体也可设置成板状结构等形式,只要是便于封闭第一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内部形成第一腔室,云台相机置放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腔室中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第二罩体的一侧与第一罩体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罩体的另一侧与第一罩体的另一侧通过锁合组件相互扣接,第二罩体可将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封闭,以使云台相机处于封闭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内部形成第一腔室,云台相机置放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腔室中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第二罩体的一侧与第一罩体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罩体的另一侧与第一罩体的另一侧通过锁合组件相互扣接,第二罩体可将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封闭,以使云台相机处于封闭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第一罩体内部的第一腔室的形状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的形状相配合,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限位组件和第一腔室的内壁面共同限制了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插槽和限位插块,限位插槽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限位插块与限位插槽可拆卸连接,限位插块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限位插块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块和限位块,连接块可插接在限位插槽中,以将限位插块与限位插槽连接,限位块可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相互抵触,以限制云台组件在第一腔室中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位于云台相机中的云台组件和相机组件之间,限位组件与云台组件的顶部相互抵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锁合组件包括锁扣和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罩体转动连接,连接架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锴元浦汉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