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26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属于波纹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波纹管管坯在切换工位时定位方式不佳且运作的流程复杂的问题。本装置包括架体、固定设置在架体上的若干限位杆、升降设置在限位杆上的上基座、固定设置在架体上并与上基座上下对齐的下基座、转动设置在上基座上的转盘、等间隔圆周分部在转盘下方的8个芯杆、等间隔圆周设置在下基座上方的8个压型模具,压型模具与芯杆数量在工作过程中上下一一对齐,压型模具用于对管坯进行拉伸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定位方式迅速、准确,而且整套设备只需要一个驱动元件就能完成工件的移动和切换工位,过程连贯无需任何控制器的介入。何控制器的介入。何控制器的介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波纹管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波纹管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波纹管在仪器仪表中应用广泛,主要用途是作为压力测量仪表的测量元件,将压力转换成位移或力。
[0003]目前的无缝薄壁管坯的生产制造主要是通过多道拉伸来完成,每道拉伸后都要进行清洗、热处理等辅助工序,再进行下一道的拉伸工序,经过多道拉伸后,才制得无缝薄壁管坯。因为涉及高精密的仪器仪表测量领域,所以波纹管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也具有相当高的精度要求。
[0004]申请人于2017年9月13日时曾提交了一份申请号为:CN201710821499.6,名称为:一种波纹管管坯的复合拉伸成型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在专利技术人后续的研究探索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了该申请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0005]首先,该申请中具有8个圆周周期等间隔分部的工位,分别用于实现管坯的8道拉伸工序,上一道拉伸工序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它包括架体(1)、固定设置在架体(1)上的若干限位杆(2)、升降设置在限位杆(2)上的上基座(3)、固定设置在架体(1)上并与上基座(3)上下对齐的下基座(4)、转动设置在上基座(3)上的转盘(5)、等间隔圆周分部在转盘(5)下方的8个芯杆(6)、等间隔圆周设置在下基座(4)上方的8个压型模具(7),压型模具(7)与芯杆(6)数量在工作过程中上下一一对齐,压型模具(7)用于对管坯进行拉伸作业,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还对称固定设有两个立架(8),立架(8)上设有磁性定位体(9),两个磁性定位体(9)对称面向设置,转盘(5)的周壁等间隔圆周设置有8个吸磁定位体(10),当磁性定位体(9)与吸磁定位体(10)处于同一高度下时磁性定位体(9)会与邻近的吸磁定位体(10)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还固定设有一侧架(11),侧架(11)上设有周期运转部件(12)、升降变速箱(13)、旋转变速箱(14),升降变速箱(13)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丝杆(15),丝杆(15)与上基座(3)以螺纹形式连接,丝杆(15)正反转动后用以驱动上基座(3)的升降,旋转变速箱(14)的输出轴连接有一旋转驱动齿轮(24),转盘(5)与上基座(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的底部固定设置在转盘(5)上,上基座(3)上开设有一穿孔,且转盘(5)穿过穿孔且其顶端设有一旋转从动齿轮(16),穿孔内设有一圈环槽,转轴上设有一圈外环,外环处于环槽内以实现上基座(3)与转盘(5)之间相对高度固定,当上基座(3)移动到最高位置处时旋转驱动齿轮(24)与旋转从动齿轮(16)对接啮合,侧架(11)上还设置有一周期运转部件(12),该周期运转部件(12)在一个驱动周期内能实现丝杆(15)正转、旋转驱动齿轮(24)转动、丝杆(15)反转、空挡这四道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缝薄壁管坯自动旋转式复合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变速箱(13)具有两根输入轴和一根输出轴,升降变速箱(13)的两根输入轴输入正转动力时输出轴分别输出正转、反转两种形式,所述的周期运转部件(12)包括固定设置的驱动元件(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寿民徐立新沈丁风张敬安吴钧烽张雪峰欧阳曜林苏光
申请(专利权)人:花园金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