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切换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贴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切换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贴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譬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所需要的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多。充电设备通常是由外部电能输入(譬如市电)然后转换成适合智能设备的电压电流并向智能设备输出。为了提高使用方便性,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是在无线发射线圈形成电磁波,用无线接收线圈接收电磁波并且转化成电能输入到被充电终端中。对于一些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可以固定一个无线感应接收贴来实现无线充电。无线感应接收贴通常由无线接收线圈、电路板、带插头的FPC组成。无线接收线圈产生电能,电路板将电能进行转换,再从FPC、插头有线地传输到智能终端中。现有的不同品牌的智能终端(譬如手机、平板电脑)采用不同的充电协议,不同协议主要区别是信号线电压的区别。譬如苹果5W充电设备的D+、D-信号线均需要2.0伏电压,苹果10W充电设备的D+、D-信号线分别需要2.0伏和2.7伏电压,苹果12W充电 ...
【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切换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贴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接收线圈电路、连接器以及识别芯片,所述接收线圈电路用于产生电能,所述连接器用于通过FPC和插头连接待充电终端接口,所述连接器至少设有VBUS端、D-端、D+端及ID端,所述连接器的VBUS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电路,所述连接器的D-端、D+端分别对应连接待充电终端接口的D-端、D+端;所述识别芯片设有识别控制端,所述识别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器的D-端、D+端,所述识别芯片用于识别所插接的待充电终端支持的充电协议并且按照对应充电协议输出控制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切换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贴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接收线圈电路、连接器以及识别芯片,所述接收线圈电路用于产生电能,所述连接器用于通过FPC和插头连接待充电终端接口,所述连接器至少设有VBUS端、D-端、D+端及ID端,所述连接器的VBUS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电路,所述连接器的D-端、D+端分别对应连接待充电终端接口的D-端、D+端;所述识别芯片设有识别控制端,所述识别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器的D-端、D+端,所述识别芯片用于识别所插接的待充电终端支持的充电协议并且按照对应充电协议输出控制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切换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贴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芯片的型号为UC2633,所述识别控制端为DP1端和DM1端,所述DP1端连接所述连接器的D+端,所述DM1端连接所述连接器的D-端,所述识别芯片的VCC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切换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贴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插头为USBType-C插头时,所述连接器的ID端用于连接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嘉数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