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20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均流变阻控制机构和均流保护机构,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均流变阻控制机构,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流保护机构,装置主体的前面嵌入连接有内嵌可视玻璃,均流保护机构的前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收束缠绕柱,装置主体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推杆,受力推杆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受力便捷性,收束缠绕柱很好的防止了管线发生缠绕,转运保护活动轮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活动性,均流变阻控制机构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均流控制调节一体性和独立性,均流保护机构从多个方面对装置电源起到了高效的保护作用,适用于电源控制技术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
本实用涉及电源控制
,具体为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功率供电系统中,为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经常采用较小功率的模块化电源并联输出组成大功率供电系统,为保证各电源模块输出功率相当,需要采取均流控制方式。由于电源模块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影响容易产生电流变化,需要经常进行均流控制,现有的均流装置只具备简单的均流控制功能,无法减少电流受到的影响,为保证各电源模块输出功率相当,需要采取均流控制方式,现有的均流控制机构无法根据各个电源模块进行独立和一体控制,均流控制全面性不足。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源保护性不足和均流控制全面性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均流变阻控制机构和均流保护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均流变阻控制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均流变阻控制机构(2)和均流保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均流变阻控制机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流保护机构(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组合电源(7),所述组合电源(7)的内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电源均流导杆(8),所述电源均流导杆(8)的顶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均流控制电阻杆(9),所述均流控制电阻杆(9)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一体变阻旋钮(10),所述均流控制电阻杆(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电流独立显示表(11),所述电源电流独立显示表(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独立变阻杆(1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均流变阻控制机构(2)和均流保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均流变阻控制机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流保护机构(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组合电源(7),所述组合电源(7)的内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电源均流导杆(8),所述电源均流导杆(8)的顶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均流控制电阻杆(9),所述均流控制电阻杆(9)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一体变阻旋钮(10),所述均流控制电阻杆(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电流独立显示表(11),所述电源电流独立显示表(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独立变阻杆(12),所述独立变阻杆(1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独立变阻旋钮(13),所述均流保护机构(3)的内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层(301),所述吸水海绵层(301)的内部顶部嵌入连接有内置散热涡轮(302),所述内置散热涡轮(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通管(303),所述散热通管(303)的一侧外围嵌套连接有消磁封合层(304),所述均流保护机构(3)的内部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缓冲保护阻尼器(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面嵌入连接有内嵌可视玻璃(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电源模块自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张楚雄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午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