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18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涉及矢量变频器领域,针对现有小型矢量变频器不能够方便的对自身进行散热以及高效方便的清洁,严重影响散热的效果,同时不能有效的对自身进行降噪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主框,所述主框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座,所述主框内设置有变频器机壳,所述变频器机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每个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上、下两侧的所述侧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高效的对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低,同时可以方便的对装置进行清洁,同时在清洁时可以方便高效的对扬尘进行排除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矢量变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工作原理是先通过进行整流,然后再进行逆变,逆变之后得到自己所要的频率电压。矢量变频器技术是基于DQ轴理论而产生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把电机的电流分解为D轴电流和Q轴电流,其中D轴电流是励磁电流,Q轴电流是力矩电流,这样就可以把交流电机的励磁电流和力矩电流分开控制,使得交流电机具有和直流电机相似的控制特性,是为交流电机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控制理论,大大提高了交流电机的控制特性。不过目前这种控制理论已经不仅仅应用在交流异步电动机上了,直流变频电动机,也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也大量使用该控制理论。
[0003]但是在矢量变频器的具体运行时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同时矢量变频器还会产生一些噪声,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矢量变频器,虽然现有的一些矢量变频器设置有高效散热与降噪的装置,但是由于散热器在长期的工作中以聚灰,同时矢量变频器内的电子原器件的表面也易覆盖灰尘,这样在长期的工作中不仅仅影响散热,同时易造成矢量变频器内电子原器件的短路,使得装置不方便高效的进行散热,不方便清洁,同时在一些特殊环境箱可能会对矢量变频器的静音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解决了现有小型矢量变频器不能够方便的对自身进行散热以及高效方便的清洁,严重影响散热的效果,同时不能有效的对自身进行降噪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包括主框,所述主框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座,所述主框内设置有变频器机壳,所述变频器机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每个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上、下两侧的所述侧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转板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变频器机壳四角的上、下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电机互相一侧的输出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纹环,每个所述螺纹环均与各自一侧的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两侧的所述连接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齿条,所述变频器机壳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散热风扇,同一水平轴线的所述散热风扇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前、后两端阻尼转动连接在变频器机壳的前、后内壁,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各自一侧的齿条啮合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螺纹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变频器机壳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主框的上、下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每个所述第二螺杆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
套设有滑板,上、下两侧的所述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转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
[0007]优选的,所述变频器机壳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橡胶座互相靠近的一侧互相贴合抵触,每个所述限位块均滑动设置在各自一侧的限位槽内。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转板的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侧板与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外侧面的上、下两端的螺纹旋向设置相反。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螺纹环均螺纹套设在各自一侧的第一螺杆的表面,每个所述方形框上、下两端面设置的齿条分别与各自一侧上、下两端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左、右两侧的所述方形框设置在两侧的散热风扇互相靠近的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变频器机壳的前、后两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网,每个所述清洁刷均与各自一侧的过滤网在变频器机壳内的一侧面贴合连接。
[0012]优选的,每个所述滑板均螺纹套设在各自一侧的第二螺杆的表面,每个所述第二转板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滑板以及限位块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主框、橡胶座、变频器机壳、开口、侧板、第一转板、连接板、螺纹环、第一螺杆、转轴、散热风扇、第一齿轮、连接杆、方形框、齿条、清洁刷、限位槽、第二螺杆、滑板、第二转板、限位块,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在使用时将变频器机壳安插在上下两侧的橡胶座之间并通过橡胶座对变频器机壳上下两侧面的紧贴对变频器机壳的上下两侧面进行夹持,然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螺杆带动上下两侧的滑板互相靠近的移动,进而带动上下两侧的第二转板转动,并推动前后两侧的限位块互相靠近分别与变频器机壳前后两侧面开设的限位槽互相限位对变频器机壳进行固定的安装,而通过橡胶座的夹持有效的降低了变频器机壳在运行时因震动而发出的噪音;
[0015]同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螺杆外侧面上下两端螺纹套设的螺纹环互相靠近的移动,进而可以带动上下两侧的第一转板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连接板互相远离的移动,进而拉动两侧的方形框互相远离,使得每个方形框上下两侧的齿条通过啮合连接带动各自一侧的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散热风扇可以180度转向,进而可以方便的调节散热风扇吹风的方向,同时上下两侧侧板将会互相靠近的移动,进而开口的上下两侧将会打开,此时散热风扇也将会转动朝向外侧排风的吹风方向,而在正常的运行中散热风扇将会朝向变频器机壳内的设备进行吹风扇热,而上下两侧的螺纹环互相靠近的移动,将会带动上下两侧的清洁刷互相靠近的移动,进而可以对变频器机壳前后两侧的过滤网表面进行清刷,同时可以通过开口对变频器机壳内的设备进行清洁,使得装置可以方便的对变频器机壳的内部设备进行清洁,进而可以实时有效的保证装置的散热效率,使得装置的开口打开在清洁时,可以通过散热风扇朝向外侧的风向及时的对变频器机壳内的扬尘进行排出。
[0016]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高效的对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低,同时可以方便的对装置进行清洁,同时在清洁时可以方便高效的对扬尘进行排除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的侧视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的侧视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散热风扇在正常散热工作状态的朝向的剖视图。
[0021]图中标号:1主框、2橡胶座、3变频器机壳、4开口、5侧板、6第一转板、7连接板、8螺纹环、9第一螺杆、10转轴、11散热风扇、12第一齿轮、13连接杆、14方形框、15齿条、16清洁刷、17限位槽、18第二螺杆、19滑板、20第二转板、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包括主框1,主框1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包括主框(1),所述主框(1)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座(2),所述主框(1)内设置有变频器机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机壳(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4),每个所述开口(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上、下两侧的所述侧板(5)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6),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转板(6)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变频器机壳(3)四角的上、下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电机互相一侧的输出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9)且第一螺杆(9)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纹环(8),每个所述螺纹环(8)均与各自一侧的侧板(5)的内侧固定连接,两侧的所述连接板(7)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上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4),所述方形框(14)的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齿条(15),所述变频器机壳(3)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1),同一水平轴线的所述散热风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10)且转轴(10)的前、后两端阻尼转动连接在变频器机壳(3)的前、后内壁,所述转轴(10)的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与各自一侧的齿条(15)啮合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螺纹环(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6),所述变频器机壳(3)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主框(1)的上、下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8),每个所述第二螺杆(18)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朗格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