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矢量变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工作原理是先通过进行整流,然后再进行逆变,逆变之后得到自己所要的频率电压。矢量变频器技术是基于DQ轴理论而产生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把电机的电流分解为D轴电流和Q轴电流,其中D轴电流是励磁电流,Q轴电流是力矩电流,这样就可以把交流电机的励磁电流和力矩电流分开控制,使得交流电机具有和直流电机相似的控制特性,是为交流电机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控制理论,大大提高了交流电机的控制特性。不过目前这种控制理论已经不仅仅应用在交流异步电动机上了,直流变频电动机,也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也大量使用该控制理论。
[0003]但是在矢量变频器的具体运行时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同时矢量变频器还会产生一些噪声,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矢量变频器,虽然现有的一些矢量变频器设置有高效散热与降噪的装置,但是由于散热器在长期的工作中以聚灰,同时矢量变频器内的电子原器件的表面也易覆盖灰尘,这样在长期的工作中不仅仅影响散热,同时易造成矢量变频器内电子原器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矢量变频器,包括主框(1),所述主框(1)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座(2),所述主框(1)内设置有变频器机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机壳(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4),每个所述开口(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上、下两侧的所述侧板(5)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6),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转板(6)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变频器机壳(3)四角的上、下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电机互相一侧的输出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9)且第一螺杆(9)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纹环(8),每个所述螺纹环(8)均与各自一侧的侧板(5)的内侧固定连接,两侧的所述连接板(7)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上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4),所述方形框(14)的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齿条(15),所述变频器机壳(3)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1),同一水平轴线的所述散热风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10)且转轴(10)的前、后两端阻尼转动连接在变频器机壳(3)的前、后内壁,所述转轴(10)的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与各自一侧的齿条(15)啮合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螺纹环(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6),所述变频器机壳(3)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主框(1)的上、下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8),每个所述第二螺杆(18)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朗格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