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本利专利>正文

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13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右壁上端贯穿设有连通插口,所述收集筒的上沿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下端设有收集袋,所述盖体的上壁分别贯穿设有收集口及吸引口,所述连通插口的上端拼插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与所述吸引口之间拼插有吸引管,所述三通管的右端拼插有连接管,所述收集口的上端拼插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拼插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侧表面上端设有扩张板,所述扩张管的下端连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左端连通连接有扩张气囊,所述扩张气囊的侧壁均匀设有吸引槽,通过扩张板将患者的嘴巴扩张开张开,使得患者不会咬住吸痰管,不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不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不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内科吸痰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通气患者需要气道管理,气道管理的关键是及时抽吸气道中的分泌物,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其呼吸道内常常淤积有大量的痰,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清除的话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呼吸,严重者还会引发窒息从而造成生命危险,现有的除痰大多都是由医护人员将管子插入患者的呼吸道,然后通过管子将痰液吸出来,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当患者意识不清晰无法自主张嘴时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嘴撑开,不仅如此,在整个吸痰过程中,都需要其他人员将患者的嘴巴始终张开,否则患者会咬住吸痰管,因此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除痰大多都是由医护人员将管子插入患者的呼吸道,然后通过管子将痰液吸出来,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当患者意识不清晰无法自主张嘴时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嘴撑开,不仅如此,在整个吸痰过程中,都需要其他人员将患者的嘴巴始终张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包括收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1)的右壁上端贯穿设有连通插口(2),所述收集筒(1)的上沿通过螺纹连接有盖体(3),所述盖体(3)的下端且在所述收集筒(1)的内部设有收集袋(4),所述盖体(3)的上壁左右两端分别贯穿设有收集口(5)及吸引口(6),所述收集口(5)及所述吸引口(6)均与所述收集袋(4)连通连接,所述收集口(5)的下端且在收集袋(4)的内部设有收集管(7),所述连通插口(2)的上端拼插有三通管(8),所述三通管(8)的左端与所述吸引口(6)之间拼插有吸引管(9),所述三通管(8)的右端拼插有连接管(10),所述收集口(5)的上端拼插有软管(11)的右端,所述软管(11)的左端拼插有扩张管(12),所述扩张管(12)的侧表面上端设有扩张板(13),所述扩张板(13)的侧表面一周设有咬持槽(14),所述扩张管(12)的下端连通连接有波纹管(15),所述波纹管(15)的左端连通连接有吸引座(16),所述吸引座(16)的左端设有呼吸管(17),所述呼吸管(17)的外表面一周设有扩张气囊(18),所述吸引座(16)的左端且在所述扩张气囊(18)的右端设有呼吸通道(19),所述吸引座(16)的内部且在相邻所述呼吸通道(19)之间贯穿设有吸引分管(20)的右端,所述吸引分管(20)的左端贯穿所述扩张气囊(18)的右壁伸入到所述扩张气囊(18)的内部,所述扩张气囊(18)的上下及前后内表面均设有吸引槽(21),所述扩张气囊(18)的内部与所述吸引槽(21)对应的位置设有吸引头(22),所述吸引头(22)与所述吸引分管(20)连通连接,所述吸引头(22)与所述吸引槽(21)接触的表面均匀贯穿设有吸引口(23),所述吸引口(23)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利
申请(专利权)人:张本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