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9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包括底座、足部组件、驱动装置和投射装置;所述足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底座的移动,所述足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足部组件的运动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安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投射装置用于投射箭体,所述投射装置安设于所述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且可玩性高的优点。多样化且可玩性高的优点。多样化且可玩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投箭最初用于打猎和战争,后转变为游戏和比赛项目;近几年,由于投箭运动“新奇好玩”,打算“尝鲜”的人越来越多,投箭完成了从传统军事技能向现代休闲大众运动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投箭由于技术单一、技术含量差且可玩性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人工投箭由于技术单一、技术含量差且可玩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包括
[0005]底座;
[0006]足部组件,所述足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底座的移动,所述足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0007]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足部组件的运动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安设于所述底座上;
[0008]投射装置,所述投射装置用于投射箭体,所述投射装置安设于所述底座上。
[0009]上述多足投箭机器人,通过设置有底座,保证了足部组件、驱动装置和投射装置的安装;通过设置有足部组件,利用足部组件来控制底座的移动,从而实现该多足投箭机器人的运动,提高了该多足投箭机器人的机动性和可玩性;通过设置有驱动装置,从而为足部组件提供动力支持;通过设置有投射装置,实现箭体的投射,从而增加了该多足投箭机器人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根据功能划分为驱动区和发射区,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区内,所述投射装置位于所述发射区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组件和用于控制所述足部组件运动状态的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啮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与所述足部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插接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和所述第三轴承座内;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0015]进一步地,所述足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第二连接组、第一摆臂结构和第二摆臂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组均安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组呈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摆臂结构与第一连接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结构和所述第二摆臂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臂结构和第二摆臂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包括多个第四轴承座和多个第五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间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包括多个第六轴承座和多个第七轴承座,所述第六轴承座和第七轴承座间隔交错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投射装置包括推送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箭体与所述动力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推送机构通入气体并利用气压将所述箭体射出。
附图说明
[0019]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的投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的投射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底座;2

驱动装置;21

第一轴承座;22

第一传动轴;23

第一齿轮;24

驱动电机;25

第二齿轮;26

第二轴承座;27

第三轴承座;28

第二传动轴;3

投射装置;4

第一连接组;41

第四轴承座;42

第五轴承座;5

第二连接组;6

第一摆臂结构;61

第一支撑杆;62

第二支撑杆;63

驱动杆;64

连接杆;7

第二摆臂结构;8

推送机构;81

导向管;82

控制块;83

对接口;84

防滑圈;9

动力机构;91

单向进气阀;92

气管;10

箭体;101

箭身;102

箭头;103

箭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包括底座1、足部组件、驱动装置2和投射装置3;所述足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底座1的移动,所述足部组件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控制所述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足投箭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足部组件,所述足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底座的移动,所述足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足部组件的运动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安设于所述底座上;投射装置,所述投射装置用于投射箭体,所述投射装置安设于所述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根据功能划分为驱动区和发射区,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驱动区内,所述投射装置位于所述发射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组件和用于控制所述足部组件运动状态的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足投箭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与所述足部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插接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和所述第三轴承座内;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桂英宋露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