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峰专利>正文

缠绕隐藏式传染病针头销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1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缠绕隐藏式传染病针头销毁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上钳杆和下钳杆,上钳杆和下钳杆前部铰接,上钳杆和下钳杆的夹持面位置对应,上钳杆和下钳杆夹持部分呈板状,上钳杆前部夹持面上设置沉孔,沉孔内设置翘板,翘板前端与沉孔前端铰接,翘板上表面不超出于上钳杆上表面,沉孔底部设置导向孔,导向孔内配合顶杆。将针尖隐藏在针梗缠绕形成的螺旋空间内,无外露尖锐部分,彻底杜绝了被针尖划伤的可能,避免了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方便。使用安全方便。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缠绕隐藏式传染病针头销毁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缠绕隐藏式传染病针头销毁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医用垃圾也日渐增多.对这些医用垃圾和废弃物品的合理,无害化处理也日趋严重和紧迫。对于患者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针头、注射用针头和采血针头等,以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放置在固定的医用垃圾回收箱中,由专人回收消毒后销毁。但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当操作者将这些针头放置在医用垃圾回收箱时有可能被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已经放置在垃圾箱中的针头摆放无序,即使用较厚的塑料袋盛放后也容易刺伤运输人员。
[0003]针头一般需要从用户或者各个医院手中收集起来集中销毁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转多次,存在回收人员被刺伤感染的风险。现在对于针头的处理包括放入回收容器、剪断或者折弯等方法,但是都无法完全杜绝被针尖刺伤的可能,尤其是剪断操作,同样在断面形成了尖锐边角,反而增加了回收人员被划伤的风险。换句话说,只要针头的针尖还处于暴露状态,那么就无法杜绝回收人员被针尖刺伤感染的可能。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隐藏式传染病针头销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钳杆(1)和下钳杆(2),上钳杆(1)和下钳杆(2)前部铰接,上钳杆(1)和下钳杆(2)的夹持面位置对应,上钳杆(1)和下钳杆(2)夹持部分呈板状,上钳杆(1)前部夹持面上设置沉孔(10),沉孔(10)内设置翘板(8),翘板(8)前端与沉孔(10)前端铰接,翘板(8)上表面不超出于上钳杆(1)上表面,沉孔(10)底部设置导向孔,导向孔内配合顶杆(18),顶杆(18)底部与下钳杆(2)的夹持面位置对应,上钳杆(1)前部上方设置圆筒形的缠绕筒(7),缠绕筒(7)底部设置插脚(11),插脚(11)不超出于缠绕筒(7)外表面,上钳杆(1)前部上表面设置插孔(12),插孔(12)的形状和位置与插脚(11)的形状和位置对应,缠绕筒(7)下端壁上设置缺口(15),缺口(15)的宽度与针梗(3)的直径对应,缺口(15)位于缠绕筒(7)前部并且与翘板(8)的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隐藏式传染病针头销毁器,其特征在于:a、将缠绕筒(7)的插脚(11)插入上钳杆(1)的插孔(12),进而将缠绕筒(7)的位置固定,然后将针头的针梗(3)从缺口(15)插入,并使得针梗(3)前端位于翘板(8)上;b、捏上钳杆(1)和下钳杆(2)尾部,上钳杆(1)和下钳杆(2)的夹持面相向移动,下钳杆(2)将顶杆(18)顶起,顶杆(18)将翘板(8)顶起,翘板(8)绕铰接点转动,翘板(8)托着针尖部分一起转动,进而将针尖部分弯折翘起,然后将针梗(3)绕着缠绕筒(7)缠绕若干圈,针梗(3)整体形成的螺旋空间上部高于翘起的针尖;c、缠绕结束后,拔出缠绕筒(7),将缠绕好的针梗(3)取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